然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企業文化的發展并不健全,出現一系列影響企業員工凝聚力現象的出現。
(1)企業文化政治化?
在許多企業的走廊、辦公室、到各車間的墻上四處可見形形色色,措詞鏗鏘的標語口號,如“團結”、“求實”、“拼搏”、“奉獻”等。這些已經被濫用的詞匯無法真實地反映該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更遑論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了。
(2)企業文化口號化
把企業文化等同于空洞的口號,缺乏企業的個性特色,連企業的決策者本身都說不清楚其所代表的具象表現,對員工自然無法起到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3)企業文化文體化
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紛紛建立舞廳、成立音樂隊、球隊,并規定每月活動的次數,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硬性指標來完成,這是對企業文化的淺化。
(4)企業文化表象化
有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創造優美的企業環境,注重企業外觀色彩的統一協調,花草樹木的整齊茂盛,衣冠服飾的整潔大方,設備擺放的流線優美。但這種表面的繁榮并不能掩蓋企業精神內核的蒼白。
(5)企業文化僵化
基于上述現象的出現,企業文化的建設很容易走向形式化的道路。為此華恒智信分析員根據多年從事人力資源咨詢服務的經驗在如何促進企業文化落地的方面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1)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
根據華恒智信服務過的企業,我們將企業的發展歷程歸納為“一年的企業靠運氣,十年的企業靠技術,百年的企業靠文化。”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將企業理念轉化為制度建設和行為規范,使廣大員工能夠正確理解、真正認同并自覺踐行。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精心打造,各單位已經確立了企業文化和服務品牌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文化架構體系,之后的工作重點就是宣傳。要通過宣傳企業文化的內涵、意義、價值使廣大員工增強對于企業文化理念的認識和認可,進而轉化為自覺地行動,對企業文化的宣傳還能提升職工干部的企業責任感與榮譽感,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
(2)營造積極地氛圍,強化企業文化的感召力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運用內網、內刊、簡報等形式,進行引導,讓企業理念、文化內涵,植根于員工的腦海里,積極推進意志化工程。具體來說,把企業文化標識噴涂在各辦公場所的顯著位置,噴涂在門匾、車輛上,大力推進形象化工程,以行為文化提升士氣、樹立形象;繼續開展“兩個至上”在崗位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宣揚員工自己的事、身邊的事,使企業文化和企業文化服務品牌看得見、抓得住;要大力開展健康向上、喜聞樂見的各類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企業文化氣息滲透到每一個角落、融入進每一名員工。
(3)服務于企業戰略,看準企業文化的著陸點。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服從并服務于企業戰略。如果企業文化背離了企業戰略,那么企業文化將毫無意義。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緊迫的發展形勢,嚴峻的發展任務,企業戰略將是企業為之努力的前進方向,對于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因此,企業文化需要符合戰略戰略實現的要求,豐富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能夠正確指導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營。為此,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體現以人為本、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生態發展等先進思想,引領員工樹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4)貫穿于企業管理之中,增強企業文化的存在感。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文化需要融入管理之中。在企業管理的諸多要素中,人的因素超越了其他要素成為最為關鍵的因素。一方面,企業文化要體現在對于企業人才的選拔之上。只有認同企業文化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員工。另一方面,企業文化體現在管理的具體措施上。管理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我們不僅要扔企業員工認識企業文化,還必須讓員工意識到如何做才能符合企業文化的要求。企業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企業文化應該體現在管理制度的修訂完善過程中,形成具體、可執行、可衡量、可考核的具體措施上,成為員工行為的標尺。
(5)構建企業制度體系,與企業文化相適應。
綜上所述,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宣傳,增強運功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是企業文化落地的前提;營造積極的氛圍,強化企業文化的感召力是企業文化落地的有利條件;明確企業戰略,規劃企業前景,是企業文化落地的前景方向;優化企業管理,增強企業文化的存在感是企業文化改進完善的動力;構建與企業文化相適應的企業制度體系,有效檢驗企業文化是否真正落地。
上一篇:企業培訓需要以問題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