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源。在座各位都是碩士博士,學歷都比我高。但我認為,比學歷更重要的就是時間。
不管是本科還是博士,學霸還是學渣,進入工作后,所有人都會重新回到同一個起跑線。因為,讀大學也就四年,碩士博士多幾年,而你工作,可能要40年甚至更多。正是這40年,讓你們的成就,有了天壤之別。
我近距離接觸過很多大牛,他們風格迥異,各有不同。有的人特別聰明,比如周鴻祎,思維運轉極快;有的人跟你連續開會到凌晨還思維高速運轉,比如雷軍等等 他們有一些共同點,其中特別大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目標感。
這些人都是目標感極強的人。
我看過很多聰明人,最終成就一般。為什么呢?很重要一點,就是他們覺得生活就這么回事,活好當下就行了。其實不是這樣。很早去樹立一個目標,非常非常重要。這個目標不夠清晰,都沒關系,只要有一個大的方向,大概的愿景,它就會像燈塔一樣,在波濤洶涌又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告訴你要往哪兒走。
我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是在一家公司叫3721,筆試時有一道題問我,五年之內想成為什么人。我寫,我想成為CEO。HR看到這個回答時,就問我,你知道CEO是干嘛的嗎?我說我不知道。我就是覺得自己可以做管理。后來,雖然時間比五年長了一點,但今天,我也算是成了一個CEO。
說到夢想和目標,一定繞不開美國。回想,我這一代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可我第一次去美國,就覺得不是這樣。站在斯坦福的草坪前,我就想,他們環境又好,又可經常休假,每天都在跑步,最后天天說我們抄襲他,這不公平啊。可我又無從反駁。
因為,很多偉大的創新確實都從他們那里來的。后來我想,核心問題可能在目標。想象一下,一百多年前,自由女神像剛剛建好,如果你在船上遠遠望見一個巨大的象征著自由的雕像緩緩放大時,你一定能感受到這片土地對夢想的推崇。它是多么支持你去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前幾天,獵豹辦了一場日本網紅聚會。有兩個美國網紅專門趕來助陣。他們自己寫歌,彈奏,然后演唱。美國有大量這樣的人。他們連機票都買不起,但他們也不太在乎。他們只有一個追求,就是讓自己變得不一樣。
也是那一刻,所以我開始重新思考我們中國那套只強調勤奮和努力的思維體系。雖然當初獵豹也很小,沒有任何國際業務,我自己也毫無海外背景,但我們那時候就敢思考,能不能做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我想說明什么呢?一個人先要有一個大的目標,才有機會靠近這個目標。所謂,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我們整個教育特別缺的就是目標感和人生夢想的教育。我們所有的教育都是技能教育。發張答題卡,誰填得好,誰是優秀學生。從來沒人教過你,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怎么去給自己樹立目標感。技能教育是不會告訴你,如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去尋找自己,去給自己設定一個題目的能力。這跟答題的難度完全不一樣。
我們老是嘲笑美國人數學基本功那么差,但為什么最好的數學家誕生在美國呢?因為,他們沒把技能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興趣和目標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常說,全民基礎數學能力,中國人比美國人強。但我們忽略了,我們實行的是強化教育,而在美國,如果一個學生對數學很感興趣,中學就有可能接受比本科還要深得多的數學教育。如果這是他的目標。
我們雙方整個教育體系相差很大,核心就在于他們特別重視培養尋找目標的能力。我們經常說,扎克伯格大學輟學了,比爾蓋茨大學輟學了,喬布斯大學也輟學了,好像只有輟學的人才能創業成功。但你不知道的是,人家在中學接受的教育,可能很多層面上已經超越我們的本科教育了。
我想表達的是,今天我們接受的教育,本質都是技能教育,都是在封閉領域中完成一道題的解答的能力。但在一個開放的世界里,去找到自己的目標,才是真正能讓你受益一生的能力。
當然,也要相信時勢造英雄,機會很重要,沒有錯。但抓住機會的人,目標感一定特別強。
未完待續...
上一篇:“找到創業方向”的兩條捷徑
下一篇:從數據透視生活服務行業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