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米粉用戶,6月16日這天,你肯定注意到了周杰倫的這條廣告。打開小米音樂、小米視頻或小米主題APP,周董會身著一襲華服閃亮登場,為你揭幕唯品會“驚喜三重奏”。最神奇的是:不管打開的是上述哪款APP、在何時打開,你看到的畫面不僅不重復,而且還是完全連貫的。比如,你已經看過驚喜1,那么下一次,無論哪款APP中,你都只會看到驚喜2。
周董唯品會616促銷廣告成功在小米手機刷屏,而助力其達成這一效果的,就是小米最新推出的廣告產品——小劇場。
周董刷屏背后,“小劇場”是神馬?
年中促銷歷來是各大電商的營銷戰場,伴隨著用戶時間碎片化,媒介愈加分散,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對于電商行業來說,如何應對這些趨勢,在營銷上創新突破是一大難題。
6月16日,知名電商唯品會聯手小米,在年中大促營銷中,推出由周杰倫代言的616促銷驚喜三重奏”系列廣告。小米營銷首次運用其獨創的“小劇場”廣告產品,實現跨媒體故事線播放,助力唯品會打造了一場叫好又叫座的電商創新營銷。
最新數據顯示,這次廣告投放在616當天觸達百萬級小米手機用戶,看完整個連續創意素材的用戶高達65%,且對于素材的點擊率高達25%,投放效果遠超預期。
唯品會商務合作總監張寧介紹,小米和唯品會一直保持著緊密合作,小米完整的營銷生態給唯品會推廣帶來了很好的效果,雙方合作也一直在探討如何提高營銷效果,做有智慧的營銷, “小劇場”正好符合了這種需求,能運用完善的技術對用戶依次展示開屏廣告,這是一種對傳統開屏廣告的新賦能。
跨媒體+故事線,這兩把刷子有點硬
光這么說可能還是有點繞,“小劇場”到底是什么東東?跨APP投放、不重復的瀏覽體驗、按順序的信息接收,這些看似簡單的廣告創意和形式背后,卻著實解決了廣告主的兩大痛點。
小米MIUI商業產品部負責人顧大偉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傳統投放,汽車客戶可能會直接做一段長視頻,但是用戶時間越來越碎片化,而且對汽車的關注先是外觀、再是內飾細節,有一個步驟和過程。這時候投放就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做內容原子化的傳播。那不可避免就會面對幾個難題:分步驟、碎片化展示如何按指定的邏輯順序觸達用戶?而且做到不重復?
小米“小劇場”解決的就是這些痛點。它的“故事線”功能可以智能追蹤用戶,實現精準投放,保證廣告素材以設定邏輯智能按序播放,而且不重復。
不僅如此,借助“小劇場”廣告,信息展示還能打通應用間的結界,實現了“跨媒體”傳播。讓廣告主不再為選擇媒體平臺而糾結。目前小米有21款月活躍用戶超過千萬的APP,用戶總體規模達到2.2億。小劇場讓這些應用打通整合,成為一個大的資源池,對廣告主來說,無論打開哪個APP,都能展示廣告。
小劇場背后,小米“智能營銷”
小劇場是國內營銷領域首個實現跨媒體+故事線的廣告產品,此次唯品會616大促,也是其首次落地實踐。它獨特的產品優勢背后,有著小米智能營銷理念和技術的支撐。
簡單來說,“小劇場”是通過小米設備號(或小米賬號),由后臺大數據系統自動跟蹤識別用戶行為,實現智能追蹤和投放,這是小米作為設備廠商,憑借硬件+軟件+原生APP矩陣的營銷生態所帶來的優勢。其他平臺或者沒有硬件、或者只有單個APP,或者賬號體系不夠強勢而且沒有打通,都很難實現對用戶的持續和精準追蹤及投放。
而且小米的大數據挖掘,也并沒有采用比較模糊的“興趣標簽“,而是通過“人口屬性、用戶行為、用戶場景“等更具確定性的標簽,挖掘用戶數據,進而把用戶數字化、標簽化,然后通過大數據預判用戶需求,實現精準高效投放。
顧大偉介紹,在用戶時間碎片化的時代,小劇場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幫助廣告主傳遞信息時更符合用戶瀏覽習慣,以內容原子化的方式,用原生的形式觸達用戶,進而影響用戶心智。
在小米營銷的“4M智能營銷”體系中(moment,media,matching,measurement),小米希望通過場景的感知捕獲用戶需求,以大數據實現精準的匹配,用最優的媒體表現,在最佳時刻觸達用戶,最后為廣告主帶來更可靠的實效衡量。
“小劇場產品就是希望在MEDIA這個層面,幫助廣告主實現最品效合一的投放。”顧大偉介紹,它打破了傳統以媒介為中心的模式,轉為以受眾為中心,讓廣告變成對用戶的服務,在對的時間、對的場景,影響對的人。
上一篇:“錢”并非萬能走出物質激勵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