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獵豹移動CEO傅盛在朋友圈轉發的一篇名為《朱嘯虎:ChatGPT對創業公司很不友好》的文章,文章很快也引起了文中當事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的回應。
這場辯論,最終以兩人在「創業公司很難(借助大模型)獲得再造 BAT 的機會」這一點上取得共識而結束。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ChatGPT僅僅2個月的時間,月活用戶數達到1億。ChatGPT也是AI時代一個看的見的應用。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用過ChatGPT工具嗎?
一、AI時代到來
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開發的一種語言生成模型。說人話,ChatGPT就像你的小助手,有啥不清楚的可以問TA。以ChatGPT為代表的幾個應用(熟悉一兩款自己用的上的就行)確實能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在搜集自己不熟悉領域材料的時候,TA可以幫你快速搜集和整理一些信息。就像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非常的干凈,至少暫時還不會出現廣告的打擾。
正確理解和看待新工具的出現,不要給自己強加過多的焦慮。
二、如何運用ChatGPT工具
日常需求不同,使用ChatGPT類工具側重不同。這里以做內容為例,結合自己學習和實踐的部分,跟你分享。
(1)理解業務
為什么使用工具第一步是理解業務。不理解業務,很難通過工具真正解決問題。想必你也聽說過反AI工具,之所以能通過工具檢測出來,就是因為原創度不夠,沒有自己的思考。想想那些大學論文,抄襲嚴重的內容為什么專業導師一眼就能看出來。
現在的工具回答問題也有隨機性,即使你提問同一個問題2次,工具給出的答案都有可能是不一致的。需要你對所在行業、專業技能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2)創建提詞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提詞器的邏輯因人而異,主要看你思考問題的習慣。這里分享的提詞器創建方法是我學習到的其中一種,僅供參考。
① 重置模型
如果不是第一次打開ChatGPT,工具當中還保留之前的行為指令,那么重新使用工具的時候可以先補充上這句話,清除掉之前的命令。這時候工具就知道你要開啟新命令。就像平時你回答別人的問題,別人問你A問題,跟別人問你B問題,你也需要重新組織下自己的語言。
② 設定背景
表明身份。你是誰,擁有什么樣的專業背景,可以幫助別人解答什么問題。如果你是營銷專家,別人問你營銷問題,你給出相關答案。如果你是技術專家,能給到別人的專業指導,肯定偏向技術問題方向。
使用工具也是一樣的邏輯。創建提詞器,需要給到工具一個假設身份,接下來需要他給到相關專業解答。
③ 布置任務
來到關鍵部分了,你希望ChatGPT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在提詞器模版當中,這里就可以把你的需求整理出來了。比如你希望ChatGPT創作內容,提出指令,讓工具給出答復。
④ 詳細指示
基礎問題在“布置任務”環節已經列出來了。但是你還希望ChatGPT的回答,有更多的感情色彩,有更多額外修飾。可以在模板當中增加額外的補充命令。這樣給出來的答案不會顯得生硬乏味。
⑤ 確認任務
因為是工具,未必能完全理解你的需求,可以在命令最后環節做下確認。在工具給出答案之后,還需要做額外的補充說明,不斷的優化,直至出現最優解。
工具是輔助,不要期望ChatGPT能解決所有問題。
(3)工具適用場景
當下比較火的小紅書,需要大量的內容創作。朋友圈文案、長圖文撰寫都可以借助ChatGPT來提高效率。以下內容來自學習課件。
A、英語翻譯
英語學渣路過。曾經寫不順的英語,ChatGPT也許能幫下你。ChatGPT工具給出答案之后,最好檢查下。也許在專業人士眼中,語法句式是不嚴謹的。
B、自媒體運營
除了借助ChatGPT幫助你寫文案,出內容。還可以借助工具,做市場調研和分析。課件中的目標受眾分析還是蠻專業的,幾秒鐘就能給出答案,如果是一個一個字的碼,估計查資料還得不少時間。
借助ChatGPT工具,可以釋放自媒體從業者不少時間。
(4)注意事項
以內容創作來舉例,原創度非常重要。
ChatGPT工具作為你的得力助手,不可忽略的是TA暫時只是一款工具。更多的還是需要你提供具體的指令,一問一答的模式去解決問題。除了內容本身的問題,使用環境的不穩定也是一個問題。
三、重視思維訓練
“降本增效”是企業最關心的事情。對于大部分運營從業者來說,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很容易被ChatGPT工具替代掉的。
有個段子,我們希望AI機器人幫助人類洗碗拖地,因為人類想要去寫詩畫畫。現實是AI都去寫詩畫畫了,我們人類還在洗碗拖地。
反過來思考,AI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機械化、標準化的動作,機器肯定比人的效率要高。機器相比人,不足之處在于缺乏人的情感、創造力。
1、創造力
能夠創作出精美的作品,絕非一日之功。機器的數據模型也是基于問題投喂,不斷的優化得到的結果。人的大腦能夠集合感性和理性思維,碰撞出非常美妙的想象力。古往今來,名畫巨作,集合了人類的思想精華。
2、決斷力
選擇大于努力。說的就是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做的決斷對自己的影響。機器沒有辦法切身體會你的內在感受,只能基于數據去思考。現實中,數據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時候,直覺才是對的。
3、判斷力
對一個問題的判斷,需要基于經驗。沒有行業經驗、專業沉淀難下定論。小白和專家對同一個問題的把控差別是非常大的。機器給到的答案,更多的只是一個額外參考,最終行動還是靠你自己。
(以上是ChatGPT的回答)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工具本身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