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5G而生,小程序會迎來新的爆發增長嗎?
物聯網
2019/08/19 09:57:50 15520閱讀
物聯網
2019/08/19 09:57:50 15520閱讀
5G,已成為熱點話題。昨日,華為宣布首款5G手機預約量突破100萬臺,足見大家對5G的熱忱與期待。
盡管5G越來越近,但很多人對5G卻并不真正了解。無疑,5G會催生許多“高大上”的新事物,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如智能工廠、智慧城市等等。可是,對于普通大眾來說,5G會帶來哪些“更接地氣”的改變?對于小程序來說,5G究竟意味著機遇還是挑戰?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5G~。
5G,全稱為第5代無線通信技術。比起前四代技術,5G顯然獲得了更高的討論度和期待值。畢竟,得益于電頻、基站、芯片等相關技術發展,5G在多重性能上都有重大突破,能夠讓網絡傳輸速度和效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5G帶來的各項改變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以下三點:(1)更大帶寬
帶寬,就意味著傳輸速度。5G的平均下載速度為1GBps,最高可達20GBps,是4G的十倍甚至百倍。網速更快了,互聯網產品服務體驗顯然也會更高。(2)更低時延
5G的網絡時延是毫秒級的,是目前4G網絡時延的幾十分之一。在視頻直播、遠程操控等實時互動場景中,5G能夠大幅提高體驗。(3)超廣聯接
5G技術,將使得“萬物互聯”變成可能。根據理論計算,5G單通信小區可連接的終端設備將達到百萬級別,是4G的十倍以上。高速率、低延遲、連接萬物……那么,當5G的這些特性,和小程序結合到一起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眾所周知,小程序的最大特點,就是“無需下載”。恰好,這也正是5G的特點之一。5G超快的傳輸速度,讓“下載”將變得可有可無。5G能夠讓更多的數據在云端就能實現操作和存儲,能夠讓在線服務和本地服務一樣完整、順暢。以下的場景,想必不少人都經歷過吧:在餐廳里拿出手機掃碼點餐,或是掃碼領券,但是小程序卻半天都打不開;使用乘車碼搭乘地鐵,卻經常尷尬地在閘機口等上半天……這些“不愉快”的小程序體驗,并不是因為小程序不好用,而僅僅是網絡跟不上。如今的小程序,已經能完成許多事情,如購物、點餐、直播等等。但實事求是地說,在導航、直播這類較為復雜的功能上,小程序體驗依然遠不如App。而5G能夠帶來超級流暢、高速的上網體驗,能夠徹底幫助小程序解決“網速差、信號差”的問題。以直播為例,由于直播效果不穩定,目前小程序視頻直播依然主要應用于娛樂消費場景。屆時,直播體驗將變得更流暢、更穩定,小程序直播也能夠從生活場景衍生到遠程會議、移動辦公、賽事直播等更多元、更“嚴肅”的場景中去。在今年兩會期間,中興就已經與新華社合作,率先試水了手機5G+4K高清直播,出色地完成了實時高清直播,還彌補了固定機位拍攝的不足。未來,5G還將幫助小程序在更多方面提高服務質量、完善用戶體驗,消滅延遲卡頓、加載過慢等網速負面體驗。無論是在沒有WiFi的商場,還是在人潮擁擠的體育館,小程序都不再會因為“沒信號”、“網速慢”,而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如今,各大超級平臺都推出了小程序。雖然叫法不同,但實質類似。淘寶平臺的小程序叫作“輕店鋪”,QQ小程序也曾用過“輕應用”這個名字。“輕”,的確也是小程序的一大特點。小程序為什么“輕”?受制于4G的各項技術限制,小程序體積被限制在8M以內,這使得小程序的體驗度與App相差甚遠。盡管小程序的能力越來越強,但若要說用小程序代替App,依然只是不切實際的“空談”而已。但5G,能讓這一設想變為可能。突破了體積限制之后,小程序有望接入更多復雜功能,圍繞更多生活場景展開服務,讓小程序變成真正的“多面手”。小程序能夠取代一大批非必要、低頻次的App。屆時,小程序將變得越來越“重”,能夠實現更多復雜功能,譬如小程序AR。其實,小程序AR的體驗效果,也與網絡的傳輸效率有關。這就好比,在2G時代,用手機看視頻是不可想象的;在4G時代,想體驗流暢的在線AR,也比較勉為其難。5G技術的普及,能夠讓小程序能力再上一層樓。不止是AR,5G能給小程序帶來的想象空間還有很多。我們喜聞樂道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智能技術,也能與小程序更好地結合,為用戶提供貼心、智能的服務。5G與物聯網相輔相成。根據BusinessInsider的預測報告,截止2021年,將有225億個連接物聯網的設備誕生。物與物的連接、物與人的連接、各種線下場景……將是5G技術大展拳腳的天地。“萬物互聯互通”,是物聯網的終極目標。5G能夠以極低功耗接入大批量終端設備,是物聯網的“神級助攻”。物聯網的普及,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小至家用電器,大到公共設施,所有的設備都可以同時接入網絡,進行協同工作,真正變得“智能化”。這么多設備同時接入物聯網,必然需要有一個控制中樞,來進行指令的發布和協調。對于大型系統來說,當然有著相應的專業儀器。而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儀器來說,小程序可謂是絕佳的載體。其便捷、高效、易遷移等特點,使它能夠成為家用智慧物聯網系統的隨身終端。除了“電子設備”的互聯,產品和商品其實也能接入物聯網,實現互聯互通。這需要小程序和二維碼的同時發力了。在這一點上,微信已有先見之明,率先發布了“一物一碼”的小程序能力,并已經與蒙牛、王老吉等知名品牌實現了合作推廣。設想一下,在居家場景中,各類家用電器都能夠與小程序進行連接,實時對每一個設備的能耗、功率等進行監測控制;在零售物流中,商品從生產到售出的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倉庫管理、車輛管理、人員管理、貨品管理,都能夠通過小程序進行調度安排……這樣的未來,你期待嗎?億歐網CEO黃淵普曾有過預言:“在人工智能時代,所有東西進入物聯網后,都可能會用小程序進行連接。甚至,小程序會成為控制城市的開關。”如今看來,這條預言也許很快就能變成現實了。總的來說,5G給小程序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我們甚至可以說,小程序正是為5G時代而誕生的。不久前,中國電信已率先上線了5G體驗套餐,并表示,明年年底前,5G手機就將至2000元以內。如此看來,5G技術全面民用化已然不遠了。那么,小程序的下一個增長爆發點還會遠嗎?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xcxsu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