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為什么熱衷于化妝?很多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了變漂亮。但化妝品廠商會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是——害怕太丑。
看到別的女人名包名表、車接車送,自己一照鏡子:五官比三觀還歪,身材比iPad還平。心里還在安慰自己“笑起來好看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手指已經忍不住點開淘寶去惡補化妝品。
這一切,早已被化妝品廠商看在眼里,他們推出的大量廣告片看似溫情脈脈,實際上屢屢提醒女性“別人比你美,丑的后果很嚴重”,刺激她們狂買化妝品。
比如,“讓肌膚與年齡相關”,潛臺詞是年齡拖累了肌膚唄?翻譯成大實話就是——“歲數大了就別指望肌膚好到哪兒去,趕緊買買買”。
再比如,“眼部復活”,為啥要用“復活”這個字眼?是指現在的眼睛像死魚眼嗎?
這則廣告更直接,“再不買,要被人稱作丑女嘍”,就問你怕不怕?
如果你以為這種小伎倆只是小廠商在玩兒,那就讓你看看大廠商的套路有多深——
臺詞念到“即將不如30歲的我們”,鏡頭里出現短發女主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30歲有這么喪嗎?
當女主乘地鐵時,目光掃到一位大媽身上,大媽神色暗淡、衣著樸素,女主內心如同被貓爪撓了一般焦慮??墒牵l說大媽就是這幅模樣?廣場上一群群花枝招展的跳舞大媽視而不見嗎?
通過文字游戲和視頻手法,一遍遍暗示她們會變丑、變老、繼而失去一切,灌輸“不漂亮的后果很嚴重”的潛意識,制造女性的恐慌心理,然后迫切而盲目地購買化妝品。只要有銷量,至于她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化妝品,廣告主并不在意。
幸好,這種情況正在扭轉。近日,國內新銳護膚品品牌三草兩木發布了一組分齡水廣告片,內容樸實無華,畫面感性唯美,更重要的是三觀很正,鼓勵女性理性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化妝品。
第一組廣告片,講給20歲的女孩聽,“東西要找好吃的,戀愛得找喜歡的,氣色每天都要最好的”、“迷茫的時候,先做一件有把握的事”,簡簡單單幾句話,讀懂了年輕女生內心深處的苦惱,鼓勵她們不負青春、認真生活。
第二組廣告片是面向25歲左右的女性。初入職場的她們,有無數冷嘲熱諷逼她們妥協,有許多人好為人師地勸他們循規蹈矩;經濟尚未獨立,家人已經開始逼婚——差不多就得了,還挑什么挑??墒牵輧赡鞠敫嬖V她們幾個道理,“很多東西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在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情”,提醒她們勿忘初心、堅持做自己。
第三則廣告片,講的是35歲的道理。在即將步入中年的年紀,面對一片鼓吹中年危機的輿論,三草兩木告訴女性朋友“看別人的臉色,不如看自己的好氣色”,每個年齡段都有獨特的美麗,從容點,再從容點,活出你的優雅與成熟。
沒有綁架,沒有恐嚇,在舒緩的音樂和清新的畫面中,三草兩木系列廣告片只是樸素地講述那些女性應該懂得的道理,它甚至不鼓勵人們多買化妝品,而是根據年齡選擇適合的。
這種價值觀,源于三草兩木的品牌內核,從誕生之初,三草兩木就篤信“少就是多,自然就好”的道理,推出的一系列天然護膚品,幫助女性回歸真實、自然的狀態。這組廣告片所宣傳的三草兩木分齡水,也是率先提出“分齡護膚”理念的化妝品。
下一篇:創業不能違背的四點經濟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