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運營應該是每一個To C產品最看重的部分,因為它是產品與用戶之間有效的黏著劑。但又由于其繁瑣而厚重,很多人不知道從哪著手。分享構建內容運營框架的三個步驟,讓你不再迷茫啦~
Step1:內容生產者維系
維系內容生產者,相當于在維護產品的發動機,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內容消費者。而內容生產者維系主要是包括三個步驟來完成:給予環境促進生產—制定規則—獎懲制度持續生產。
首先,在產品內部應該營造氛圍促進生產,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了解本產品的生產動力是什么,簡單點說,就是為什么人們要到你的產品上生產內容。生產動力由天然存在的心理行為動因和平臺特殊的價值構成。就像抖音、小咖秀等,主要滿足了那些有小創意的年輕人的尊重與自我實現需求:我想像歌手一樣制作自己的MV,我想像各路明星一樣制作自己的VCR,快手調性太low,陌陌太不單純。
因此,運營本身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平臺想要得到的內容種類。
其次在具體執行方面,有兩個關鍵點。
一:參與門檻低、技術門檻低和思考門檻低
為內容生產者提供參與門檻/技術門檻/思考門檻三低的生產環境,我是來生產內容的,不是來學習怎么操作復雜技術的。就像微信公眾號后臺和企鵝號后臺,非常簡單明了,符合用戶的操作習慣。一般來說,產品在這些技術性操作上最好遵循市場上的一般規則,不要在這些方面想著創新,反而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成本,現在的人越來越沒耐心辣!
二:內容類型多、生產場景多、分發渠道多
這就涉及到激勵措施了。一般來說,對于內容生產者的激勵規則遵循著頂部人群匹配利益、中部人群匹配分發資源、底部人群匹配認可的規律。
簡單來說,就是平臺應該盡可能地討好個別優質內容生產者,他們就是能生產吸引消費者的供應商,再由優秀的供應商帶來消費者。
Step2:內容消費者激勵
在對內容消費者的激勵上,產品上的小功能比較有效些。例如,進度條、累計時長、勛章獎勵、暖心小提示(恭喜你又達成××成就)等等。
建議參考各種游戲的激勵方法。這也可以與產品本身的用戶成長體系相結合。關于用戶成長體系和用戶激勵體系,小喵想專門寫~
Step3:反饋機制與跟進策略
反饋機制對于用戶很重要。作為生產者來說,我很想知道我的文章/視頻等發布之后的用戶反饋是什么,有人評論/點贊/打賞/關注/私信,都最好能夠有提醒,以及能夠有比較完善的數據統計,給我下一次創造內容時一些參考;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我希望我對這篇文章點了反對/不喜歡/不感興趣之后,這類文章能夠不要再推薦給我了,或者,我希望我的評論/反饋都能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