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發表時間:2018/7/17 15:09:43??作者:fushi??
投資 發表時間:2018/7/17 15:09:43??作者:fushi??
編者按:在業內人士看來,體育類投資收縮仍將持續。
經過多輪角逐與廝殺,第21屆世界杯決賽在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終于決出勝負,法國4比2擊敗克羅地亞,第2次奪得大力神杯。
作為整個體育產業鏈的頂級IP資源,世界杯一舉行,全球的體育產業都跟著興奮了起來。經過十余年發展,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消費升級的重要一環。相較于歐美體育產業占GDP總額3%的比例,我國體育產業僅僅占GDP的0.6%,上升空間廣闊。
而在經歷了2016年體育產業投資的巔峰后,體育產業投資至今持續呈逐漸下滑的態勢,資本活躍度明顯下降。不過,2018年受世界杯影響,體育行業備受關注,從全行業角度進行分析,2018年上半年體育行業的融資金額占全行業的0.96%,比2017年上半年的0.33%增加了近3倍。
總體而言,在業內人士看來,體育類投資收縮仍將持續,對于初創企業而言,找準體育產業細分核心賽道,以模式創新構建用戶與服務壁壘方可從競爭中突圍,獲得資本青睞。
對于體育產業要坐得住
2013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2017年體育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超15%。據騰訊研究院預計,至2025年體育產業規模將達到7萬億元人民幣。體育產業增加值GDP占比也將從2015年的0.8%增至3.0%。
2016年是體育產業投資的巔峰時期,一方面受整體投資市場高活躍度的推動,另一方面,樂視體育等獲得大額投資也加劇了資本對于體育產業的關注度,2016年全年共計實現359起投資。但之后,體育產業投資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對于體育類創企來說,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目前,中國體育行業的創業和投資經過泡沫洗禮,正逐漸拉開健康成長的序幕。曾幾何時,砸重金收購歐美體育俱樂部是中國資本海外體育產業投資的重頭戲。截至2016年年底,中資收購的海外足球俱樂部就高達20多家。但隨著2017年政策監管趨緊,2018年的海外體育產業投資已經基本歸零。
經過前兩年的高歌猛進,中國資本在體育產業的布局已經逐步趨于冷靜。根據CVSource統計數據,2017年國內共發生191起體育相關創業公司投融資/并購事件,融資金額約為105.3億人民幣。與此相比,2015年體育類創業公司融資共計202起,融資金額約為123億元;2016年,該領域的創業公司融資有245起,融資金額約為202.1億元。可見,2017年體育產業整體資金收緊,較2016年投融資額下降了近50%。
不過有了“世界杯”這個超級IP后,2018年開始,國內體育產業投資又開始顯得熱鬧了起來。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93起體育行業投資事件共計獲得87.52億人民幣,投資金額同比增長106.68%,環比增長25.56%。體育產業投資更加趨于理性,平均單筆融資額為0.94億人民幣,同比增幅超過200%。
懶熊體育創始人韓牧在投中2 ? 沙龍第二期——“世界杯之夜”上表示,行業發展的快和慢都是相對的。從去年到今年,體育融資的額度是下降了,但是體育消費的數字是上升的,投資人看好體育行業的發展,只是發展比較慢。而發展慢的重要原因是人才,人才的成長比較難。創業本身不難,只是缺少真正做事的人。未來三到五年能沖到資本市場上市的,可能是在某個細分賽道里做的最深的。
鴻坤億潤投資投資部副總經理樊宏楠認為,創業者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要穩扎穩打,體育不是互聯網,不能像互聯網公司一樣去運作,快速的鋪開需要大量成本,但是收入并沒有跟上。對待體育行業要等,要坐著住,在行業里深耕。
思博銳體育聯合創始人&首席產品官嚴駿指出,同行越來越多,這反而讓他們覺得安心,有競爭者說明這個行業值得做。“而從人才的角度來說,我們走訪了很多企業和院校,發現體育管理還是個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預計針對企業的B端培訓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不論產業發展是高速還是慢速,都需要有針對性的人才。”
資本變冷對踏實的團隊有好處
隨著2018年資本荒進一步加劇,體育創投圈正發生著一幅“冰與火”交織的奇異圖景:一面是錢荒,募資難、機構缺錢,隨之而來的是小創業公司的融資難;另一面卻是項目荒,好標的太少,資本快速涌向頭部公司。
比如,在眾多小創業公司處于水深火熱之際,阿里體育在2018年4月宣布獲得12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超過80億元。可以說是飽的撐死,餓的餓死。在這寒冬和狂熱齊頭并進的趨勢中,我們無法忽略任何一方去理解眼下的體育產業資本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體育產業的創業和投資也有諸多現實問題:產業鏈條較長,變現不易;同時,產業的不同細分領域,比如體育賽事運營、體育裝備、滑雪產業、馬拉松產業、足球產業、體育旅游、戶外運動產業等的發展水平和商業化難度相差極大。對創業者或投資者來說,找到可商業化的賽道,更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豐厚資本董事總經理杜宗霖表示,投資方熱衷投資互聯網項目,因為體育行業投資回報比較慢,很多公司失敗了,這些導致投資比較謹慎。但是體育公司實際耗費的資金并沒有互聯網公司耗費的多。另外,投資人對體育行業不太了解,行業發展也慢,大概上市十到十五年。這個行業的投資人資金還是比較豐富,只是出手比較謹慎。
達晨財智高級投資經理范昊龍認為,體育行業并不復雜,我國的體育行業正處在一個早期階段,這個階段更看重的是哪個項目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從投資上來看,并沒有往下走的趨勢,對偏中后期投資的基金來說,整個市場往下走的時候其實是往前沖的機會。
賽客體育創始人CEO趙田力指出,整個體育產業正在一個巨大的洼地里。在體育產業里,之前沒有聰明人在玩,而今天,不是體育專業的人也可以在體育行業內創業。今年資本市場可能會規避一些長周期的項目,這對體育產業有不利的地方,但是并不會影響整個體育產業發展的趨勢。
XTRAIL創始人CEO馮哲則強調,體育是一個標準化全球通用產品,對于創業者來說,從一開始就要和全球頂級的公司競爭,難度很大。而資本投資考慮兩點,第一是變現能力,第二是團隊,不同的團隊來做,可能結果不一樣。資本變冷對踏踏實實做行業的團隊反而是好事。
上一篇:構建內容運營框架的三個步驟
下一篇:服裝產業自動化面臨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