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和投機,眾說紛壇,有必要扣這兩個字眼嗎?在我以前看來,想想純粹不值一曬。但是這幾年的經歷,讓我覺得搞清楚投資和投機的區別,確實是非常重要的,這影響了你的決策思路。
我不是學院派,就講自己關于兩者的定義。
投資就像巴菲特做股票,買入就是為了持有十年,重視的基本面,但根本不看k線,他能忍受二級市場50%的波動回撤而巋然不動,但是他注重基本面的跟蹤。
投資就像婚姻,雙方結合后,不會因為短期高低估而老是去離婚復婚(想法和行動不一樣),看重人品和未來,讓你們相伴到離開。
投機是漲停板敢死隊,只盯k線圖,今天打板明天出貨;投機是短線選手,今天買進,持有不到幾天就換手了;投機是老想著更有利的價位去買入,更高的價位去賣出;投機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意把握眼前。
投資和投機的特征和收益表現是非常不一樣的。
好的投資品種鳳毛麟角,大概5%的股票值得長線投資。你選對了這5%的股票,如果你用投資手法來交易,恭喜你,肯定會成功的,只是那些沒有選中的投資者會比較悲催。概括來說,只要選對了,做投資就很難長期虧錢,即時你一點不懂k線圖,其實適合絕大部分人,我覺得做投資是相對簡單的事,至少在操作層面。當然在認知層面,那就是另一回事。
那么你做價值投資的收益會怎樣?股神巴菲特已經做出了榜樣,長期年化20%。顯然我們很難超越,長線估計10%就很了不起了。
投機呢?投機捕捉過程,今天買入,過幾天賺了就走。我們經常說,每天賺1%,一年復利就有11倍了,兩年就144倍。當然這只是想想:),每天1%的模式基本不存在,或者說長期是不存在的。什么股神年化只有20%,我今天買的票漲個板就10%,買到泰禾集團,一個星期就50%,投機暴利啊。我們淘縣里,好多高手,確實也有這樣的收益,只是這個比例其實非常低。我常說萬里挑一算成熟。
投機就是交易風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么刺激的行為,必然是難度極大的,勾引了你的胃,但是往往虧了你的腎。投機的天敵太多了,但到最后,往往是敗給自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凡人,你沒有發現自己的魔鬼藏在哪里,怎么擺脫的了心魔的桎梏。
交易的魔鬼在細節,人會敗給自己,是因為太難建立自己的成熟交易系統(從長遠來說也許不會有),所以你發現心魔主導了你的投機行為。這一秒買入,1分鐘后就后悔,自己怎么就買了?發個紅包你猶豫半天,買票送錢是毫不后悔。明明看好,跌了就慌,怕了就割,一割就漲,漲了再追,追了又套,套了再割。買入獲利了,嗯,終于被老子看對了,哎呀,好像要跌,先落袋為安吧,nnd,怎么又拉了,連續幾個板,哭死在廁所。是你自己在交易嗎?不是,都是心魔主導了你的投機。
投機太難,生活中我遇到太多優秀的人,聰明,心態好,做自己的事業也很成功,一進入股市,各種虧損,就是投機太難了。
所以概括起來,投機賺錢快,但是盈虧同源,虧錢也快,如果你不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即使你買到貴州茅臺長期交易,也可能不賺錢。投機能長期賺錢的,只有萬里挑一!
這么難,那我們都去做投資好了?當然不是,我覺得,從結果上看,大部分人最好是做投資,或者不做交易是最好的。但是對于有夢想的人來說,對于散戶來說,如果你有信心,投機反而是最有利于實現財務自由的途徑。投機就像是創業,能成功的沒有幾個,但是你付出了,到一定程度,結出碩果,確實也非常可喜。投機是小資金成長為大資金最快的途徑,也是最確定的途徑,不然就沒有這些故事了。
投機到了一定程度,最終還是要做投資,因為投機的市場容量畢竟有限,聰明人太多,而投資賺大趨勢的錢,考驗的是眼光,容量并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