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創作平臺全新發布,這意味著歷經3年的原“淘寶達人平臺”正式升級,平臺鼓勵創作者通過這一新的平臺趨向內容IP化、專業化,未來三年共享100億內容傭金,共同繁榮內容電商新生態。
7月12日,在2017天下網商大會新生態分論壇上,淘寶產品和消費者平臺-內容生態總監陳鐳(花名:聞仲)宣布:阿里創作平臺全新發布,這意味著歷經3年的原“淘寶達人平臺”正式升級。同時,也為在平臺上進行內容創作的創作者賦予了全新的名字“微淘號”。鼓勵創作者通過這一新的平臺趨向內容IP化、專業化,未來三年共享100億內容傭金,共同繁榮內容電商新生態。
針對這些變化,聞仲進一步向《天下網商》解答了背后的邏輯。
在他看來,淘寶平臺上的創作者數量及內容消費數量,已足夠有力地證明了阿里系內容生態搭建的成效,“2016年,淘寶賣家有1000多萬,淘寶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已經達到115萬,這些新生態、新物種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整體內容的消費量同比增長300%,過去一年內容創作者共享18億內容傭金”在這個時間點上宣布阿里創作平臺發布是十分具有意義的。
淘寶內容生態走到今天,聞仲提到:平臺對于內容創作者的兩個核心訴求,其一是源源不斷地生產更多優質內容,其二是通過優質內容建立自己的IP。新生態分論壇現場,還請到了三位內容生態當中的IP代表:二更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明,時尚紅人兼宸帆電子商務CEO雪梨,全球購明星買手新西蘭泥泥。
作為人格化代表的紅人雪梨,通過感性的個人時尚經驗分享,解決了流量問題:“用這種方式獲得了800萬粉絲,相對來說更高效、成本也比較低,還更有粘性。”二更CEO李明則表示,真正走心的內容才有商業化更順暢的通路,“我們早期有一個欄目叫做《手藝人》,通過短視頻講工匠精神的,粉絲不會反感,實際上背后有商業支撐。”
淘寶全球購的新西蘭買手泥泥,則表達了自己的危機感:“最初我們是通過在新西蘭掃貨進行直播,現在發現已經漸漸無法滿足粉絲的需求。我覺得自己是生態圈的初學者,只有通過更有情懷更有爆點的內容策劃和升級,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有未來。”
對于立足于生態的創作者來說,專業化和人格化,也是聞仲一直在強調的關鍵詞——走心的內容才有可能走下去。他提到,在內容生態升級之前,很多創作者們一直局限于選品,這將很難形成自己的IP,沉淀忠實粉絲。 “我們希望淘寶生態的未來可以走到創作者自運營的陣地,能有潛在的粉絲和清晰的IP。”
聞仲進一步表示,未來選貨型達人甚至會被人工智能替代掉,只有內容型創作者是永遠不會被機器和算法取代的。創作者要往這個方向走,平臺更是希望與創作者一起產生更多優質內容。所有配套的策略、發布創作者平臺、優化個人主頁等,都是往前走的基礎。
在對內容生態思考之后,平臺也迎來了商業機制的變化。就在前一天,《阿里創作平臺資費說明(原淘寶達人平臺)》的調整對外公布。聞仲表示,淘寶內容生態的升級,勢必會需要調整商業化機制,“未來將不僅僅以單一的成交為維度來衡量創作者的收入(即CPS模式),而是通過內容質量、消費者體驗、內容的商業價值等維度綜合評估內容價值,再根據內容價值分配收入。一篇內容值多少錢,不應該僅僅是你賣了多少貨,而是這篇內容本身就該值多少錢。”
過去平臺上CPS為導向,那么許多內容就會圍繞商品能不能賣的好來生產,往往會偏向只追求數量,或者只選擇傭金高、客單價高的商品。而對于一直以來生產有創意、有趣味、消費者愛看內容的創造者來說,反而收獲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就違背了阿里搭建平臺的初衷了。
后續,平臺會加大對優質內容的獎勵力度,“針對實行彈性分傭的6大場景(淘寶頭條、有好貨、必買清單、愛逛街、淘寶短視頻、買遍全球),平臺將會把商家cps傭金和平臺其他補貼匯總成一個大獎金池,再根據內容價值(內容質量,消費者體驗,商業價值等緯度綜合評估)動態發放獎金給內容創作者。根據淘寶內容化深入,未來三年內容創作者會共享100億的內容傭金”。消費者對內容的需求會更多樣化,所以我們不光希望創作者依舊有選品能力,還要有生產好內容的能力。在過往的商業化改革試水中發現,多維度衡量內容效果不僅可以防止創作者聚集在爆款高傭金商品上,還能更好的鼓勵創作者圍繞自己擅長的角度發現商品、創造內容。
事實上,平臺從去年開始推出的“阿里V任務”(按內容任務付費),目的就是為了放大創作者的內容價值。今年,針對平臺品牌的全新發布,商業化改革將全面實行。
“任何規則都會帶來優勝劣汰。我不認為這一次改變都會皆大歡喜,但是優質內容創作者肯定會上漲,這已經在我們平臺得到驗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