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阿里巴巴2019“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線上消費呈現精致化、高效化、智能化趨勢,消費和旅游均有從境外向境內回流、一二線城市向低線城市下沉的趨勢。
食品生鮮“大行其道”,線上線下一榮俱榮
天貓超市的茅臺遭300萬+人次哄搶,白酒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速達12倍。根據盒馬鮮生數據,黃金周前三天的線下消費增幅近三成,買得最多的前十種商品全部是海鮮,帝王蟹同比上漲3000%,陽澄湖大閘蟹共賣出40000只。
餓了么數據顯示,在酒店叫外賣成為在外旅游“隨心吃”的好辦法。1日至3日,上海的生煎、武漢的熱干面、西安的肉夾饃銷量最高,其中上海的生煎三天內有超過11萬人次下單。
低線城市和縣城消費活力猛增
支付寶數據顯示,隨著移動支付普及,三線以下城市消費頻次增幅全部高于50%,縣城消費頻次猛增近90%。1日至3日,全國人均線下消費頻次增長近50%,通過刷臉、無人零售等智能售賣的商品交易金額猛增9成。
面對市場的新變化,各大平臺商家勢必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消費者對食品生鮮類商品表現出旺盛的需求,也體現了市場仍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商家開始思考如何將需求平常化,打造更多的爆品;表現出強勁消費活力的低線城市和縣城也將成為各大平臺瞄準的下一塊蛋糕。
在社區團購方面,早就有業內人士坦言,"在一二線城市里面機會并不是很大,即使有機會,可能付出的代價和履約成本非常高。但是在下沉市場,仍有大量的機會,這個市場成就了美團、拼多多、成就了‘快省’、未來也會成就社區團購。”
一二線城市依靠創新,實力留存用戶
的確,在一二線城市,盒馬的海鮮、永輝的蔬菜和每日優鮮的水果都已經被送上了人們的飯桌,便利店們也紛紛起勢,就著天時地利人和用同樣的方式做著同樣的生意,消費者在前仆后繼的平臺優惠和店鋪福利中輾轉,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留存消費者,確實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京東在上個月放出消息,計劃對供應鏈進行創新,增加了更多的合作實體店。計劃包括了遍及54個城市的2萬家線下零售店,其中包括175家沃爾瑪超市。
新方案不再讓所有產品在到達客戶手中之前都要經過傳統倉庫、配送中心和派送站,而是讓線下零售店直接按照京東在線平臺上處理的訂單發貨。通過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來確定線下零售店、京東倉庫和配送中心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如果實體店的商品距離較近,人工智能系統會要求實體店直接發貨,客戶最快可以在30分鐘內收到商品。
下沉市場潛力巨大,或將成為新戰場
而三四線城市還是一塊待開墾的荒原:“沒東西賣,沒好東西賣”,消費潛力被低估,就算看到市場空白又擔心消費者不愿買單而遲遲不敢涉足。這次黃金周的給力表現將刷新人們對下沉市場的認知——只要有一個完整的直采供應鏈,三四線城市社區團購的市場將不可估量。而且下沉市場的小區更適合做社區團購,因為鄰里的人群相互更加熟悉,加群拉人更加迅速。
寫在最后
不管市場在哪,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配送都是社區團購的制勝法寶。在消費者習慣于享受優惠和便利之后,要將買方市場轉換為賣方市場,唯有靠持續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HiShop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