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前的傳統實體零售已進入一個劣勢的局面,即營業成本激增、市場需求放緩,部分店鋪已出現“關門退租”現象。在互聯網時代,更應緊緊抓住互聯網新技術,打造新業態創造零售新模式。
目前的新零售業態只是零售進化的必經階段,共享零售模式將是零售創新的終結者。未來,零售業將通過三大層面體系,從上層體系(人、貨、場)、中層體系(資金、技術、物流)、下層體系數據等7大維度,全新升級融合形成零售創新升級的終極業態模式-共享零售。
大環境下的傳統零售業已然“潰不成軍”
跳脫零售行業的邏輯尋出路
談到傳統零售業為何在大環境下面臨舉步維艱的困局,這不得不回溯到傳統零售的核心三要素:人、貨、場。眾所周知,傳統零售中的人充當的僅僅是消費者,貨只是單純的產品,場也就是對外展示的賣場。
以上三者都是孤立存在,買家與買家的交易一旦結束,一切的購買關聯也就終止。這也是造成傳統零售經營差強人意的關鍵因素。基于傳統零售業背負著租金日益漲高、員工管理及開支、產品囤貨、渠道受限等頑疾的圍堵。
傳統零售的痛點是“成本高”+ “效率低”+“分流分散”,在人效坪效都超級雙高的經營情況下,同時,消費環境、產品和需求都在發生著變化,傳統零售行業的突破口是?
共享零售模式的7大創新進化關鍵體系
傳統零售核心“人、貨、場”將易位
零售業最終追求的戰略目標始終是低成本、高效率、體驗度好的零售模式。以共享的維度,運用全新技術推動傳統零售三大核心要素的變革。在共享零售的體系中,人不再只是消費者,同時還是投資人、合伙人。如名創優品實施的就是投資共享,將內部員工、店長、消費者成為企業的合伙人。如此,以人為核心的模式將人形成多維度的共享,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資源、人脈與客戶。
貨將不只是商品,拓寬為供應鏈、場景及流量思維。如名創優品正在研究搭建的設計師共享平臺,讓個人設計師變成名創的設計師。又如小米或者名創優品的生態供應鏈模式,這樣既能保證低價,又能保證優質。此外,產品將是圍繞用戶痛點所陳設的解決方案場景呈現。最后,可通過打造的爆品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自流量。
場不僅是體驗空間,更是融合平臺,未來的場是用來社交用的。場一定是成為一切共享的平臺。阿里、京東、騰訊是共享平臺,其實門店也是平臺。從前是商業推動技術,現如今是技術推動商業。未來技術將開放免費,商家可以通過購買SASS工具來布場。
和信聚贏商學院創始人戴安度:
共享零售思維:擁有是成本,共享是利潤
殊途同歸,阿里、京東、騰訊所推出的新零售解決方案,其實都是共享零售。包括數據共享、物流共享、技術共享,其實就是和信聚贏共享零售六大維度之三。
戴安度視“物流、技術、資金、數據”為共享零售的中、下層體系,物流共享不僅降低成本,更是提升利潤。未來的倉庫、包裝、人員都可以是被共享的。如京東將倉庫租售實現共享,幾乎九成模式都是倉庫租賃的,其他少量倉庫(包括亞洲一號)是10%自建的。
技術是開放平臺,是未來商業創新之源。縱觀當下市面上的主流技術,如百度、騰訊、阿里等平臺所開發的工具應用,小程序、百度云盤等都為大眾所青睞。而企業賴以生存的資金,以前都是匯總到賣家手上,但現在資金是做共享,資金的共享讓企業流動的效率越快,眾商家的成本就越低,毫無資金壓力。
數據共享,數據銀行。數據是動態營銷,也是挖掘再造價值。用戶、客戶數據(消費習慣、行為、營銷推廣渠道)實行共享。天貓年度雙11活動所給予的數據支撐,讓零售業看清當下市場趨勢及未來發展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