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性價比,一直是消費者的核心需求。作為淘寶旗下的性價比標志品牌,淘寶天天特價在近期將品牌名正式升級為淘寶天天特賣(以下稱天天特賣)。
從天天特價到天天特賣,一字之差,不變的是將繼續圍繞用戶需求,提供極致價格,變的是深挖商品“價值”,打造“更超值”的性價比商品。這一升級也給品牌傳播帶來一道題:在9.9包郵的性價比之外,天天特賣還如何向用戶傳遞價值?
作為性價比商品平臺,天天特賣深知,平臺商品的“性能”一直被低估,一味地向用戶傳遞9.9包郵已是過去式,需要結合用戶需求做營銷上的表達。
從品牌的全新slogan“你想要的,天天特賣”上可以看出,品牌希望在商品價值和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發聲,實現品牌對用戶的有效滲透,獲得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跟品哥來看看這個成熟的“新”品牌,如何打破圈層,洞察用戶需求,搶占關注,玩轉品牌差異化?
01
突破固有圈層
品牌聯合共掀升級高潮
基于信息碎片化、媒介多元化、用戶分散化的時代背景,品牌聯合營銷成為互動、拓圈層的慣用手法。作為一個“新生”品牌,天天特賣首先選擇跨品牌聯合,拓寬用戶圈層,讓更多用戶關注到這次品牌換新。
作為一個“天天都特賣,天天閉眼買”的品牌,天天特賣巧妙地運用了“天天”這個符號,將各個品牌的心智打入用戶的生活日常。
其聯合了20+藍V圍繞“天天 _____”在微博上發起跨品牌互動。海報內容直擊品牌核心、設計簡約年輕,契合雙方品牌特性,通過20多個不同的品牌,將品牌認知覆蓋到了更深、更廣的人群中。
藍V聯合集體搞事情,并非先例,但此次聯合通過一個瑯瑯上口、體感極強的詞“天天”,讓特賣品牌升級亮相,和跨界合作品牌之間形成了很好的融合。畢竟每個品牌都希望滲透用戶日常生活,天天都使用。
02
9.9特價之外的故事
洞察用戶需求和情感,玩轉文案
抓住聯合發聲的形勢,天天特賣趁熱打鐵,有節奏地推出幾組基于商品的系列海報,內容形式不走尋常路,讓人眼前一亮。
海報不以賣點、價格為焦點,而是聚焦人群和需求,圍繞用戶痛點傳播“你想要的”,從需求出發,用年輕化、趣味化的場景和文案來包裝商品,從情感角度吸引已然成為品牌核心人群的泛90后。
以「90后保暖哲學」為例,現在90后網友紛紛吐槽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90后老人保暖是:要溫度又要風度,最好別人看不出。
于是天天特賣通過對人群的洞察,將“毛絨鞋墊”“加絨背心”“護膝保暖褲”等特賣平臺上最收歡迎的熱賣商品進行包裝,構思出這樣一組幽默又真實的創意文案,直戳90后痛點,扎心又暖心。
相較于常規打折促銷信息這種體現在數字上的冰冷,這些或戲精或走心的文案,深挖傳播渠道核心人群的心理,將內容打造得有溫度與深度,將“品”或賦予了“情”,或賦予了“生活方式”,引發情感共鳴。
03
借熱點造話題搶關注
巧借吐槽深挖需求,建立共情以溝通
品牌聯合和創意文案之外,借勢營銷也是品牌以小博大的妙招。
商品力是天天特賣的核心競爭力,相較于傳統的熱點營銷,天天特賣將熱搜話題和自身的話題事件結合起來,深入結合用戶需求和核心價值,來制造反差話題以吸引眼球。嘗試圍繞用戶對商品吐槽,建立共情,順勢推出平臺上一款解決槽點的商品。
過冬必備神器打底褲,是每個女生的寶物。但傳統的打底褲槽點非常多,以至于#穿褲襪真的不容易#在寒潮普降全國的一天,上了微博熱搜,網友普遍熱議掉襠等褲襪的槽點。
如何在數萬討論中脫穎而出?面對女生對褲襪“容易掉襠、對粗腿不友好”的吐槽,天天特賣刻意制造「反差」,以“男生穿褲襪”的視角,結合平臺爆款,快速推出180男生穿褲襪的趣味視頻,在戲謔搞笑中表達該款商品的高彈性不掉襠的核心價值。
因其反差搞笑的創意,視頻內容在熱搜話題中脫穎而出,迅速占據熱門位置,為天天特賣帶來了近2000萬的話題曝光,視頻播放量突破50萬。
順勢這波熱議,延續網友對男生穿褲襪的好奇,天天特賣將「反差」進行到底,策劃#男生要穿打底褲攔都攔不住#的話題,與短視頻博主共創優質創意短視頻并進行互動,推出“男生都能穿”的打底褲。
基于平臺商家對于市場需求的極速反應與生產的能力,天天特賣化身為48小時給你想要商品的“神仙藍V”,傳遞出“你想要的,天天特賣”的品牌價值。
話題一出,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單個短視頻內容便累計高達2000萬的話題曝光量,視頻在微博、快手都引發了較大關注,播放量突破360萬,互動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