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發表時間:2019/6/11 9:09:55??來源:紅杉匯??作者:aiyut??
職場 發表時間:2019/6/11 9:09:55??來源:紅杉匯??作者:aiyut??
人才對于初創企業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它是決定成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每個建設過團隊的創業者,每個見證了很多項目從0到1的投資者,每個經驗豐富的企業家,相比于在預算、市場、對手等方面的提醒,都更多地強調人才和團隊的重要性。
Joe Procopio 是汽車服務平臺Get Spiffy的首席產品官、數據公司Automated Insights前首席產品官。他認為,初創企業要想取得成功,不僅要有最優秀的人才,還要讓他們充分發揮價值。在今天的文章里,他介紹了如何定義“最佳員工”,如何留住他們并發揮他們的最大價值,以及當壞消息到來時如何讓“替補”繼續為成功保駕護航。
如何定義“最佳員工”?
“最佳員工”的定義一直被人誤解,很多人認為是“最聰明”或“最有經驗”的人,但事實并非如此。這些特質不是最重要的,甚至重要程度排不到前三位。定義“最佳員工”最重要的三點應該是:
? 熱愛問題,并熱衷于尋找解決方案
對于一份工作而言,最合適的人選往往對問題表現得最狂熱,能夠不斷思考,就算不是自己的工作他們也會作為興趣進行研究。他們也會非常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案。
? 愿意盡力實現解決方案
他們熬夜、在周末加班,不是因為問題沒有解決,而是因為問題可以解決。
? 讓周圍的人變得更好
他們不是為了名望或者榮譽,有時甚至都不是為了錢。他們不斷超越自我,總想做出一些事情。這讓周圍的人都會受到積極影響。
有一次,我在招聘時,遇到兩位面試者。一位有20年杰出的工作經驗,另一位則白天做一些簡單的數據整理,晚上當服務員。前者經常感到很疑惑,不知道我們為什么試圖要顛覆整個行業;而后者在面試后每隔幾天就給我發郵件,提出一些新的建議,試圖幫我們解決一些問題。最終我選擇了后者。
創業tip 1:
既然我們都知道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就要盡力尋找這樣的人才,并且發揮他們的價值。
價值勝過一切
一開始,Automated Insights是一家體育數據公司,我發現,在體育界一貫表現出色的隊在招募球員時,并非靠揮金如土來獲得優秀人才。他們會在中后期的選秀輪次中發現被埋沒的“鉆石”,簽下被忽視的但可以起到補充作用的老將,或是那些對于簽一份破紀錄合同不感興趣的超級巨星。
我們在尋找價值,特別是在創始團隊和執行團隊之外尋找價值。
創業tip 2:
不一定聘請前5%的人才。
一旦我們請了前5%的人才,收益就開始急劇下降。事實上,我從來沒有看到有哪個所謂的“夢之隊”的頂尖員工,是想通過努力節省預算和犧牲個人時間去完成項目的。
聘請前5%的人才不僅需要很高的費用,還存在被挖角的風險。當別人能付足夠多的報酬,他們會覺得再不辭職就很愚蠢了,這是人之常情。
對我們而言,理想的求職者總是在尋求某種職業上的躍遷。他們希望轉換行業、擺脫舊環境、承擔新責任,或者只想讓自己不再像一臺機器上的螺絲那么無足輕重就好。
吸引這些人的方法是誠實和直接??赡芩麄儾皇窃谡易罴压ぷ鳎蛘咴噲D迅速實現財務自由,而是在尋找改變、成長甚至是自己的終身事業。要向他們強調的應該是這些東西,而不是金錢報酬、晉升機會和其他享受。
把Automated Insights賣給一家私募股權公司三年后,我離開了。接下來,合乎邏輯的選擇似乎應該是擔任CEO來挽救一家苦苦掙扎的公司,或者再次重新開始屬于自己的事業。
后來,我選擇去Spiffy。在那幾個月里,我情不自禁地一直在思考,在汽車行業建立服務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他們讓我做出這樣的選擇,靠的不是金錢、榮譽或者自主權,而是給我帶來的挑戰、機遇與歸屬感。
成功的關鍵是“替補”
每個初創企業的員工最后都會分為A隊和B隊,不管我們把人才標準設立得如何,預算與所處階段是怎樣的,都會有最頂級的員工和表現中等的員工。
創業tip 3:
我們的成功取決于B隊,而不是A隊。在初創企業尤為如此,成功的關鍵是“替補”。
這樣的錯誤很常見:領導者關注的都是表現最出色的員工,而讓表現一般的員工“自生自滅”。盡管他們不一定會把每月最佳員工的照片掛出來,但卻會給優秀員工幾乎所有的機會。更糟糕的是,他們一般不理會表現普通的員工,對他們的期望值也很低。
讓最佳員工探索自己的成功方式,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培訓培養表現中等的人員上。因為當優秀員工被挖角的時候,留下來的是他們。
在Automated的時候,我更進一步,開創了Guide項目。每隔六個月,每位員工就會隨機與另一名員工打交道,并向對方學習。學的可能是管理知識、行業趨勢、技術創新或者任何能促進他們職業發展的東西。通過這個項目,企業獲得了驚人的回報。
一些壞消息
每個創始人、領導者、管理人員都會反復做同樣一個噩夢——早上來到辦公室的時候,我們收到優秀員工的信息,他們需要盡快進行五分鐘的會面。在關上會議室門之前,我們已經知道他們找到了其他工作。他們認為那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要離開了。
當這一切發生時,想要改變這一決定已經太晚了,可能在六個月前就已經晚了。
那么讓我們回到六個月前,看看我們哪里錯了。員工離開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可能是下面的這些:
? 我們聘用錯人了
我們沒有堅持最重要的價值,聘請到了一些我們認為可以改變、并喜歡我們的人,但事實并非如此。
? 他們的滿意度不再是公司的KPI
換句話說,我們對收入、利潤、渠道或者其他指標的重視程度勝過這些員工的滿意度。
? 被表現不佳的人員排擠
我們很容易忽視的是,如果不加控制,表現不佳的員工會排擠表現出色的團隊成員。
? 他們得到了其他公司提供的機會
最后這一條是最重要的原因。
創業tip 4:
大多數時候,我們最多只能和最優秀的人才共處三年。
無論他們來的時候就已經是最佳員工,還是經過培訓、培養成為最佳員工的,即使情況再好,三年后,雙方的回報都會開始下降。
和所有問題一樣,如果我們不制定計劃,就會造成嚴重后果,而制定計劃也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必須假定三年內最佳員工要么和我們一起創造不同,要么可能就要離開。我說的不只是崗位變動或者承擔更多責任,而是他們要徹底做出改變。
在80%的情況下,我們都需要制定計劃;在另外的10%情況下,這些優秀人才會繼續有突出表現,并且讓三年時間變成四年、六年甚至是十年;而在剩下10%的情況里,他們會安于現狀,從表現最優秀的員工名單中消失。
有時候我們需要放手,讓想離開的人離開。討價還價很難有真正的效果,要么我們會上當,要么這個人會在短期內再次為其他更好的條件離開。
提升或淘汰表現不佳的員工可能更難,但是我們還是要積極去做。每個公司都有A隊和B隊員工,但有的員工還會落到C隊。C隊是不應該存在的,因為它可能占用太多資源和管理注意力,所以我們需要設定時間、資源限制,讓他們快速重回B隊。但如果做不到,做出淘汰決定時就不要遲疑。
上一篇:服裝店銷售目標管理的意義
下一篇: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