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快消品行業來說,沖擊毫無疑問是巨大的,雖然到今天,快消品行業線上整體的滲透率還不高,但是,接下來幾年,隨著互聯網加速與線下的融合,快消品行業也即將面臨一次巨大的重構。
在方式上,我們認為,快消品行業原來的產品,傳播,組織,分銷和營銷,都要進行重構,我們可以稱之為:“五新”
新產品,新傳播,新組織,新通路,新營銷
(1)新組織:
是從管理轉變為賦能,從樹狀管理結構變為平臺型賦能結構。從員工到合伙人。
目前國內大多數品牌方內部的管理,都還是在沿用傳統的科層制的公司制度,由上而下、相對僵化、相對緩慢的決策和管理機制。
未來的組織會是怎樣一個形態?
過去的組織管理,強調的是執行,而在互聯網時代,大量的重復性的,標準化的工作,都被機器所替代掉,員工的職能,更強調的是非標準的專業技能和創造力,這就導致,傳統的以管理為核心的公司架構,肯定不適合于現有的人才的管理。
傳統企業將自己的公司變成一個互聯網公司的一個最重要的的改變,就是將以執行為核心的管理架構演變為以賦能為關鍵詞的創新平臺。 這種創新的組織架構在于提供平臺,讓一群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能夠在你創建的平臺上,利用平臺的資源和基礎設施,去撬動更大的市場和商業機會。
這里面不得不提出一個關鍵詞,合伙人模式,新經銷不止一次的建議經銷商,要將自身的組織快速的平臺化,讓員工變成合伙人,讓打工者變成小老板,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更多優秀的人,留在在你的平臺上去創造價值。
關鍵詞:賦能,平臺,阿米巴,合伙人
(2)新產品:
從大而全,變成小而美,從滿足細分人群,變為滿足顆粒化場景。
剛才已經說過,通過工業化生產,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大而全商品,已經不能夠適應用戶的需求,反而將用戶的場景不斷的切割細分,進行高度顆粒化后,去滿足用戶潛在需求的商品,會越來越受到歡迎。
新產品的特性:場景化(黑黑乳),情緒化(江小白),功能化(富硒大米),內容化(褚橙),IP 化(網紅),社交化(小米)
(3)新傳播:
中心化傳播,變為去中心化傳播,從廣而告之,變成精準觸達,從灌輸,到互動。
傳統的品牌做傳播,一定是先有產品,再有所謂的品牌定位、廣告規劃;再去中心化的媒體投放,對用戶進行廣而告之,通過不斷重復的品牌訴求,強化產品在用戶心智當中的定位,品牌是靜態的、固化的,消費者是被動接受的。
但是現在,用戶信息獲取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過去這種單向的,是灌輸式的廣告,已經很難影響到用戶的認知,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中心化的媒體,消費者的可選擇性已經大大增加,舉個例子,你拿著遙控器,在看電視的過程中,看到有廣告第一個反應是什么?一定換臺,而不是耐心的把廣告看完。
在互聯網上面做傳播,首先是去中心化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那就是:精準,你只要能夠清晰的描述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互聯網就可以幫你精準的觸達到。
而且傳播的方式,也已經從單向的,變成雙向的,互動的,甚至是多邊的傳播方式。
互聯網時代傳播的特性:精準,互動,溝通,矩陣,裂變,去中心化。
(4)新通路:
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銷通路都在發生改變,從單一渠道分銷,到全網分銷,從單一場景,變成全場景,從見面交易,變成7*24小時在線交易。
過去,消費者購物,只能去大賣場,超市,購物中心,可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讓消費者在購物方面變得極為方便,理論上講,只要有錢和手機,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買到全球的任何商品。這就導致,用戶在購買方式上,會傾向于全價成本最低的購物渠道,所以,線上和線下的流量入口,都變得非常的重要,當各種創新零售場景的出現,品牌商必須要有一個靈活的,高效的分銷模式,來時時的,高效的滿足用戶多元的,多邊的,在線的,實時的購物。
這就要求品牌商在產品分銷上,從過去的線下渠道,轉為線上渠道,從單一平臺,轉變成全網觸達,從一周拜訪一次,到天天在線。
關鍵詞:全網,全鏈路,全時段。
(5)新營銷:
不再是單純的交易關系,更強調運營,強調溝通,互動,參與
新營銷,或者叫做運營,我覺得品牌商一定要有一個叫做“溝通”的概念,互聯網時代,往往產品銷售結束之后才是服務的開始,才是你的商業真正能夠創造價值的時候。
因為用戶是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充分表達的,而且技術上,也是可以支持品牌商可以大規模的和用戶溝通與互動的,這就帶來了一個新的營銷或者運營的理念,即讓用戶深度的參與進來,企業和客戶之間建立一種長期動態的互動連續關系,你才有可能得到快速的反饋,才能夠提高你的服務能力。
產品在設計之初品牌商就可以讓用戶參與進來,而且在使用之后,品牌商可以根據用戶為產品反饋的建議,去迭代產品,這本身就是運營的一種形式,不過是用的一種互動的“溝通”形式,來完成了對產品/品牌的建設。
整個業務流程也變成了用戶→溝通→痛點→解決方案(產品)→體驗→傳播,閉環型的。
而且這個“產品”是品牌商和用戶共同運營、共同創造的,這是和傳統的廣告有很大的不同。消費者不需要被說服,因為他已經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