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的《范長君傳》中,范長君警戒后代“第為儒賈,毋為賈儒”,儒賈作為專有名詞出現。“賈”舊指商人,儒賈與儒商意義相同,現代人所認知的儒商,往往意指有儒風所強調的道德、才智的商人。
時代的車輪向前滾動,“儒商”的形象也在發生著改變。
企業家們逐漸意識到,儒學智慧在商場中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而擁有儒學智慧的企業家們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就在今天,在孔孟之鄉的山東,儒商大會拉開帷幕。人們發現,儒商的定義發生了新的改變。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在我看來就是四個字‘內圣外王’。‘內圣’是提高內在修養,‘外王’是國際市場一定要爭第一。這兩者是因果關系,沒有豐厚的內圣不可能爭外王,爭外王的基礎就是實現內圣。所以在新時代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我們新儒商一定能在新時代爭取到新愿景。”
這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儒商大會上的發言,他眼中的儒商,是能夠在新時代達到外王內圣的企業家。
“外王”立足全球
新舊動能轉換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創新新商業管理模式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制高點。在過去,中國企業沒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在今天,舊的管理模式失靈,中國企業在競爭中能否下好先手棋至關重要。
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率先起跑。以海爾的衣聯網為例:
衣聯生態從用戶需求出發,深耕用戶最直接的需求,并聯服裝品牌、洗滌劑品牌等資源方,共同滿足用戶對于衣物洗滌、購買、護理、穿搭的需求。
用戶的需求因時、因地的發生改變,海爾衣聯生態與英氏在交互中發現了對于兒童衣物護理的需求,于是,兒童衣物護理柜這一滿足新需求的產品便應運而生。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服裝行業的落地則能夠實現用戶對于服裝體驗的需求驅動服裝設計生產,實現服裝行業的大規模定制。
就這樣,海爾洗衣機打破了以往單個硬件產品的產出邏輯,而是圍繞用戶對一件干凈衣物的需求,將洗衣機、洗滌劑、服裝行業等都聯合到一起,構建衣聯生態,共同滿足用戶與衣物有關的各種需求。目前,海爾衣聯網生態已經聚集了超過2400家資源方。
就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管理學者共同探討企業管理模式。
INTERBTAND集團首席創新官克里斯托弗·努爾科評價海爾的創新就像樹林所在的生態,不斷進行變革與推進;動態能力提出者大衛·梯斯認為海爾的創新精神是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做到的;企業叛逆者網站創始人約斯特·米納和皮姆·莫瑞在其文章《人單合一:確定未來工作的組織模式?》中,評價人單合一是一個復雜的、不斷適應的模式,海爾在發展這個模式,且重新定義、挑戰和改進他們的工作方式,這是一項持續的探索。
海爾對商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不僅在于自我顛覆的勇氣,還在于一家1984年就創立的企業依然能夠保持持續的創新。這種壯士斷腕的決心,是海爾“外王”的根本。
“內圣”回歸本心
正如張首席所說,沒有豐厚的“內圣”無法實現“外王”,企業管理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修行。
作為山東人的張首席,很早就在儒家經典中尋找到企業管理的答案,他讀《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結合企業本身的實際,把企業變成新模式的試驗田。
以張首席為代表的儒商的回歸本心,這里的本心有兩層含義:一是驕傲,作為山東企業家的驕傲,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評選出的全世界9個燈塔工廠(指引方向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唯一入選的就是海爾。二是關注人的價值,互聯網時代,人成為數據的一部分;物聯網時代,人單合一模式正在重新定義人的價值,即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外王與內圣互相聯系,張首席立足于山東,卻看到了世界和未來。
正如他本人所說,在新時代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新儒商一定能在新時代爭取到新愿景。儒商的定義在刷新,儒商也在不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