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企業首席營銷官,負責市場運作的高級管理人員。
最近,這一職位頭銜火了,因可口可樂宣布取消首席營銷官,炒熱CMO“生存之戰”。
其實,不得不說CMO在一個公司里似乎“天然帶有原罪”,你花那么多錢,到底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效果? 正如沃納梅克表達的疑惑——“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被浪費掉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這被譽為廣告營銷界哥德巴赫猜想的問題至今還困擾著CMO們。
大數據顯示,大的互聯網公司,平均一任CEO大概能換3到4任的CMO,所以,可以說CMO是個非常短命的高危行業。CMO多從營銷副總裁而來,營銷人多是文科出身,甚至是創意出身,現在反而要走出藝術的象牙塔,承擔公司業績增長的任務,為海量的數據和公式背書,真的壓力好大。
頻遭下課的CMO: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不過,縱觀職場發展,CMO的命運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悲催。
20世紀90年代,B2B營銷高管出現,營銷部分開始制定結合公司職能與地區和事務部職能的矩陣結構,客戶關系管理成為主流,CMO職稱首次出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時可謂無限風光。
21世紀初10年,數字革命改變了公司與客戶的連接方式,人們對彼此之間分享產品信息的依賴性逐漸加強。營銷人員必須管理全渠道宣傳,以及關于自身品牌正面或負面的信息。這時CMO需要負責企業品牌和宣傳,也要負責整體市場戰略把控,職能壓力越來越大。
21世紀10年至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帶來大量信息,營銷關注點從信息輸出轉變為客戶參與度、對話、個性化宣傳和產品。CMO既要把控市場全局,又要隨著數字信息化的演變及時調整策略,使企業盈利,這讓營銷管理者疲于應對。CMO的未來何去何從?
根據Forrester公司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前,100強的企業里面有8家或8家以上的企業會把CMO的職位替代掉。
在CEO看來,一切不能為公司真正創造收入的部門及個人都將面臨被邊緣化的處境!CMO的工作效果達不到CEO的feel自然會被cut掉。
中國CEO對CMO的“重磅”定位:
泄露天機:數字時代,CEO會信任怎樣的CMO?
對很多企業的CMO而言,流量之觴、數據之變、售后之憂,共同切割成營銷當中莫可名狀的鈍痛,直擊銷量與未來。
CMO必須提升功力,將傳統營銷與全新營銷能力相結合,所需具備能力之秘籍如下:
1. 用戶識別能力
2. 資源調度與創意能力
3. 全時觸達與效果追蹤能力
4. 搞定核心圈層的能力
5. 團隊組建能力
6. 觀念輸出與影響力
CMO深知一切營銷行為都是圍繞客戶進行的,但更需要擁有讓團隊的其他人都接受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核心理念的能力。CMO日常不僅要會 Marketing,還要會 psychology,深度挖掘和了解客戶的需求。如此以身作則,久而久之,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CMO式營銷理念,此為抓住客戶心的必要殺手锏。
對能力的需求是無限的,但個人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于是諸如百度一樣的技術公司就悄然站到CMO身后,用技術、大數據甚至AI的營銷能力和工具來實現對CMO人群的賦能,為他們拓展上述識別用戶、個性化創意、全時覆蓋、實時效果追蹤等核心能力,以能力代替焦慮。而CMO能否用好這樣的技術和平臺,就成為了能否在新時代,并取得CMO信任的 關鍵。
綜上,通過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做一個有無限創意思維,利用洞見解決商業挑戰,用數據支撐決定,在媒體和收入渠道之間打造無縫客戶體驗,帶領公司將客戶放在第一位的CMO。CEO怎會不愛你?
下一篇:朋友圈廣告的一種新出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