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認為只有擁有資本的人才能夠創業,常常放棄了自己的創業夢想。其實創業并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農村里都越來越多人民出來創業并且獲得了成功。只要肯努力,有靠譜的想法,都有可能成功收獲自己的一份事業。
小千整理了5種小本創業形式,分享給大家。
1網絡開店型創業
適合人群:大學生、寶媽、實體店店主
網絡開店主要有網絡拍賣、網絡店鋪兩種,此類創業方式除了對計算機、網絡運用有基本的認識之外,販賣的商品也要具有獨特性和吸引力。
目前服裝、用品及兒童用品在網絡上銷售成績最好。因此,對時尚具有敏感度的青年人、家庭主婦都可以選擇在網絡上開一家自己的店鋪。
2居家型創業
適合人群:手藝人、技術人
這種創業方式最主要的限制,就是一定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或技術,如從事文字翻譯者,其外語能力一定要好。另外,此種創業類型的工作地點就在自己家中,所以不會有人監督,也不易和人比較,因此對于本身的惰性要有足夠的克制力,避免被家中電視、家人的嘻笑玩鬧給誘惑而耽誤工作。
居家型的創業者,必須要自己去開拓客戶,隨時都會有碰壁或斷炊的情形出現,因此必須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3業務型創業
適合人群:人脈廣,銷售能力強的人
這一類型的創業方式,跟在公司上班一樣,所賣商品雖然不是自己批發或制作,但是客戶的來源卻是創業者自己可以掌握的。
此類型的創業者一般都是以加盟或代理的方式創業。創業者要投入此模式創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服務質量,因為創業者很難掌控商品的品質,相對地,服務品質就重要許多。
要注重附加服務。只有提升其他的附加值服務,才能吸引新客戶,才能讓客戶產生信賴感,建立忠誠度。除此之外,此類的創業者需要大量的客戶來源,因此創業者必須不怕生、善于溝通,還要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來擴大人脈。
4攤販型創業
適合人群:
大學生群體,下崗、失業人員,年輕的上班族
消費者對于攤販絕對不會陌生,此種經營模式通常會出沒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夜市、風景區、車站等等。
要加入攤販的行列,耳聰目明、身手敏捷是必備的條件。創業者如果還有口若蓮花的本事,相信業績絕對可以呱呱叫。不過攤販經營相當耗費體力,而且要注意流行性。
5加盟型創業
適合人群:
沒經驗、沒產品,想開實體店的初次創業者
加盟,實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巨人為自己效力。加盟方式有單品牌專賣加盟、多品牌組合店加盟。一個店鋪或專柜可以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品牌,這樣不但可以增加顧客的購買機率而且有助于降低企業風險。
這種方式對沒有創業經驗的創業者來說,可以省去個人創業時不得不經歷的一些曲線彎路。由于特許經營啟動的成本低于其他經營方式,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收回投資并贏利,所以不管創業者有無經驗及足夠的資金,都可以通過特許連鎖加入到一個知名成熟品牌的經營體系,從中學習這種商業模式并把握現有商機,從而擁有自己的公司。
概念創業:即憑借創意、點子、想法創業。當然,這些創業概念必須標新立異,至少在打算進入的行業或領域是個創舉,只有這樣,才能搶占市場先機,才能吸引風險投資商的眼球。同時,這些超常規的想法還必須具有可作性,而非天方夜譚。
團隊創業:具有互補性或者有共同興趣的成員組成團隊進行創業。如今,創業已非純粹追求個人英雄主義的行為,團隊創業成功的幾率要遠高于個人獨自創業。一個由研發、技術、市場融資等各方面組成,優勢互補的創業團隊,是創業成功的法寶,對高科技創業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大賽創業:利用各種商業創業大賽,獲得資金提供平臺,如Yahoo、Netscape等企業都是從商業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創業“孵化器”。
內部創業:指一些有創業意向的員工在企業的支持下,承擔企業內部某些業務或項目,并與企業分享成果的創業模式。創業者無需投資卻可獲得豐富的創業資源,內部創業由于具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優勢,因此也受到越來越多創業者的關注。
創業者選擇適合的創業形式非常重要,選擇錯了很容易導致失敗。除了選擇適合的創業形式,其實在創業前有個更重要的因素:創業者想創業的原因,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創業的成敗。
每一個創業人都背負著不同的初心奔波在創業的道路上,有的想要賺錢、有的想要證明自己、有的想要改變人生還有的是想擺脫枯燥的上班生活等等。不同的初心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摘自公眾號:一軍千享
下一篇:“找到創業方向”的兩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