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化的風刮到了微短劇
文化
2023/11/27 15:41:11 作者:陳霞 11231閱讀
文化
2023/11/27 15:41:11 作者:陳霞 11231閱讀
“現在微短劇團隊越來越看重豆瓣評分了,想沖一波高口碑。”
“不少知名演員都在接觸新的頭部微短劇項目。”
“很多影視公司也開始攢人入局微短劇了,制作水準一下子拉高了幾個維度。”
……
有不少從業者發現,行業越來越熱鬧的同時,也在隱隱呈現精品化趨勢。
一方面,這與用戶的需求變化有關。近年來大批同類型套路短劇,導致不少觀眾出現審美疲勞;這就倒逼想要脫穎而出的微短劇團隊升級劇本能力,或是展開更多元的類型探索。從今年完成備案的微短劇片單中來看,除了都市、古裝題材,懸疑題材占比提升顯著,且拓展到了鄉村、青春、職場等領域……
另一方面,傳統影視公司的批量入局也給行業帶來不小的“正規軍震撼”。華策影視、檸萌影視、長信傳媒、北京精彩等頭部影視公司的入局讓微短劇的制作水平有了全面提升。抖音過去一年來上線的《大唐來的蘇無名》、《二十九》、《全職主夫培養計劃》等項目,從演員陣容到拍攝水準、服化道,都可與長劇媲美。

但與此對應的卻是庫存不足的現狀。一線影視廠牌的入局讓整個短劇內容行業從原創故事到制作品質快速提升,用戶規模快速提升。但行業整體優質創作者和內容供給不足。微短劇制片人莉姐告訴小娛,“準確來說,是優質的頭部項目還不夠豐富。中腰部公司、小而美制作還遠遠不夠。”
小娛認為,隨著內容水準的提升,微短劇在營銷側、演員成長側和IP養成側,都有著進一步挖掘的空間。
“總局近年來對于網絡微短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已經對行業生態的重構起到了關鍵性的引領。而各家各家平臺的舉措也對于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擔負起了平臺的社會責任。未來,這個賽道可以期待出現更多的精品力作,一方面滿足人民群眾的網絡視聽文化需求,同時能夠更好的用新賽道的敘事方式、題材類型和傳播模式進行正向的、健康的生態探索。”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研究員、《傳媒藍皮書》副主編周逵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也向娛樂資本論表示:“從主管部門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的角度、到新媒體平臺創新轉型、再到市場用戶受眾需求,都需要微短劇這個賽道健康有序的發展。總局網絡司一方面持續加強價值導向及內容審核管理,另一方面也鼓勵微短劇形成良性市場循環。如此龐大的創作及受眾鏈條,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及堅守社會公序良俗的認知。
人物立體、情感真實、創意豐富,微短劇劇本升級進行中
此前數年,傳統影視公司的微短劇試水一度“水土不服”。“那會兒大家還是在遵循長劇邏輯來做項目,用的還是傳統的導演編劇,劇情上鋪墊很長,甚至會有一些特寫鏡頭,比如花一分鐘拍一個夕陽,用戶看不到劇情就會劃走,效果很差。”編劇落落告訴小娛。
近一年來,逐步摸到創作訣竅的傳統影視公司們,所出品的微短劇有越來越多開始獲得熱度、口碑兼收。陜文投的《大唐小吃貨》,長信傳媒的《女神酒店》系列,檸萌影視的《二十九》,完美世界影視的《全職主夫培養計劃》等項目,均獲得了用戶側的廣泛認可。
這也帶動整個行業跳出了飽受觀眾詬病的“贅婿升級”“婆媳吵架”“打臉綠茶”等套路化劇情。當下,微短劇的內容逐漸撕下了“抓馬”標簽,呈現出更立體的人物塑造、更豐富的細節鋪陳和更具時代價值的內核表達。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不少影視公司在項目籌備期對微短劇劇本的要求更為嚴格,其不再是邊寫邊拍或者邊拍邊改。“我們會參照長劇的流程,人物論證、大綱、分集都不會省略。比如現實題材內容,團隊在保證爽點和信息量的同時也會反復思考,生活中真的會有人說這樣的話嗎?會如此行事嗎?只有內部推導過了,才會進入下一環節。”落落表示。
這直接提升了微短劇中人物的多面性。例如,《全職主夫培養計劃》中的女主楊嘉因為家庭責任分配的原因與丈夫頻頻爭吵,于是夫妻職業身份互換,楊嘉重返職場,而丈夫學做全職爸爸。

類似的新鮮人設和不落俗套的劇情,不僅呈現了都市女性強大的內心、更成熟的處事能力,也體現了人性的復雜一面和沖破現實自我成長的不易,相比懸浮的“爽文流”,更能引發觀眾共鳴,且更具備現實關照價值。
同時,微短劇中的情感濃度正不斷提升。MCN機構、微短劇創作團隊憑借其對短視頻內容的熟悉,嘗試在劇本領域中加入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和表達,將情感和故事融合的更為自然。
典型如今年的爆款短劇作品《逃出大英博物館》,便是在短劇用戶熟悉的古風甜寵內容中,加入了濃烈的家國情懷,結合對“文物回歸”議題的關注,通過文物擬人的方式,將短劇的情感從小情變為大愛,也成功實現了全網走紅,收獲了人民日報、人民網、央視等多家官媒的稱贊。
“這是微短劇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成功示范,也是快節奏、時尚化敘事與國風國潮融合創新的典范,東方美學為肌理的微短劇氣質拉升了整體的品質。另一方面,故事情節的高度濃縮把戲曲張力和戲劇化矛盾沖突展示得十分充分,敘事的反轉合情,人設的反差合理,這都說明我們微短劇的編劇水平明顯提高。”冷凇告訴娛樂資本論。
抖音內的微短劇《承諾無聲》則將消防員題材與家庭情感題材疊加。這部講述消防員張子寒照顧犧牲戰友張大偉妻兒的故事改編自真實經歷,不僅呈現了消防員戰士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勇敢、戰士之間互相扶持的友情,也體現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面對愛人和孩子的“不得已缺位”,立體的描述和生動的消防員細節也收獲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這些不同題材短劇受到熱捧,正說明微短劇用戶對豐富題材的需求。也正因此,各大平臺儲備的微短劇項目內容也趨向多元。以抖音今年發布的短劇片單為例,致溫暖、致想象、致青春、致勇敢四大篇章中涵蓋了現實主義、都市情感、科幻、懸疑等多元類型題材。顯然,下一階段,不同內容偏好的用戶都有機會在平臺內尋覓到符合自身興趣的優質內容。
女主服裝高定,投入成本數百萬,微短劇迎來制作升級
與劇本能力同步進化的,還有微短劇的制作水準。長劇團隊的入局直接拉升了微短劇在演員陣容、拍攝特效和服化道上的投入,呈現出顯著的制作升級。
以演員陣容為例,《女神酒店》的主演岳麗娜、《大唐來的蘇無名》的主演楊志剛、《二十九》的主演楊蓉和《全職主夫培養計劃》的主演劉蕓,均為具備代表作的知名演員。同時,這些項目里的配角也大都是具備豐富劇集演出經驗的專業演員,如《大唐來的蘇無名》直接沿用了《唐朝詭事錄》的一眾配角陣容,讓評論區觀眾高呼“大制作”。
專業演員的加盟帶動了項目質感的提升。無論是臺詞功力還是鏡頭前的表演細節,都極大豐富了角色內核。《二十九》的評論區內,網友盛贊楊蓉演技“降維打擊”;《全職主夫》的討論區,劇粉則夸贊“劉蕓老師表演的真好”、“專業的確實不一樣”。
“以往微短劇選用相對草根的演員或新人,表演顆粒度不夠,我們就很難設計復雜的心理戲,因為寫了也呈現不出來,長此以往很多角色就很臉譜化。專業演員的下場會帶動角色設計的豐富,搭配演員的專業呈現,自然也更能讓觀眾共情。”落落說。
此外,傳統影視公司在拍攝上的長板再次凸顯,專業的鏡頭調度、攝像收音、后期特效為觀眾創造了更為沉浸的觀看體驗。以《二十九》為例,第一集短短4分鐘的時間里,就有八十多個鏡頭切換。現場收音、滑軌拍攝、Arri攝像機等專業制作也為整部劇的質量保駕護航。
作為奇幻題材《女神酒店》系列的出品方,長信傳媒也邀請到業內知名特效團隊參與后期,小到劇中鼠妖的皮膚特征、蝴蝶精的輕盈翅膀,大到巨大的白蛇幻身和人類對決、整個酒店的奇幻布景,制作都頗為精良,網友也紛紛在評論區感慨“終于看到不是五毛特效了”,此舉極大增強了看劇時的代入感。
專業團隊的介入也帶來了服化道的全面精品化。《女神酒店》中,女主服裝精致,為高級時裝設計師郭培定制,凸顯其酒店主人的氣場。《二十九》開篇置景在二手奢侈品店,一眾大牌包包看得人眼花繚亂,也讓女主的精英身份更具可信度。《全職主夫培養計劃》中女主妝造優越,兩集更換六套服裝,貼合不同年齡段和場景身份。
據悉,當前頭部微短劇的制作成本已達數百萬。微短劇不再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也可以精耕細作,從而帶給觀眾不亞于長劇的觀看體驗。
IP聯動、營銷升級,微短劇的下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下一階段更多影視公司的批量入局,未來一到兩年中,微短劇行業的精品化趨勢還將進一步提速。
影視公司微短劇項目不完全統計(根據各平臺片單及公開信息整理)
首先,從內容題材來看,IP聯動類作品將成為下一階段頗為值得關注的亮點。
梳理目前的頭部影視公司對外公布片單可以發現,影視公司與平臺合作的IP衍生項目正成為新的切入點。長信傳媒的微短劇《大唐來的蘇無名》為劇集《唐朝詭事錄》的番外篇、《女神酒店》則是《南洋女兒情》的衍生劇;華策影視的《有風》為《去有風的地方》衍生短劇;此外,包括《刺殺小說家》、《雄獅少年》等一系列熱門影視劇作的衍生短劇也正在籌備中。
這些影視作品播出時,已在抖音具備廣泛的影響力和用戶基礎。同世界觀微短劇的出現,不僅降低了IP角色認知和世界觀推廣的門檻,還能滿足很多劇粉的好奇心和意難平。
長信傳媒總裁助理伍德曾在受訪時表示:“影視公司入局短劇的最終目的是IP開發。”落落也告訴小娛:“從IP儲備來看,微短劇的打造可以幫助影視公司豐富自身的IP宇宙,維持廠牌的粉絲粘性,提升IP開發效能。有些作品可以和正式劇集同步制作,利用現成的拍攝資源,也會極大節省成本。”
第二,隨著用戶消費熱情、平臺和制作公司投入的增加,微短劇的營銷資源也有望進一步豐富,內容傳播打法也會更為系統化、規范化;優質作品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為更廣泛的觀眾帶來正向的價值引導。
當前,大量微短劇傳播還是主要依靠平臺劇場、廠牌宣傳。未來,更多精品微短劇也會更趨向長劇的傳播方式做融合。“我們希望嘗試更多硬廣資源和話題玩法。今年,《逃出大英博物館》的話題傳播已經印證了優質作品的自來水力量,實打實創造出了全民追劇的效果。未來在精品項目上,還有很多的營銷發力點。”微短劇制片人莉姐表示。
最后,微短劇的制作團隊或將實現進一步的能力融合。目前,微短劇精品項目背后的MCN機構和傳統影視公司正處于互相學習階段。MCN機構努力學習影視公司的人才儲備系統,宋平便向我們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批量培養編劇和導演這些幕后人才,打造更多強勢的短劇IP,同時降低對頭部達人的依賴。”
這些微短劇行業的內部培訓也打造了一條專業人才培養路徑,幫助更多影視行業從業者解決了就業問題,推動影視行業的復蘇與繁榮。典型例如麥芽傳媒,當前,其批量孵化的短劇IP超過百個,其中借助商單廣告實現商業化的將近半數。同時,麥芽也養成了較為完善的編劇、編導、IP開發等幕后人才的內部培訓流程。
長劇公司則看重MCN機構的故事能力、拍攝技法和平臺溝通能力,正著力于構建專業的微短劇團隊。長信傳媒明確進軍微短劇后,便投資了短劇團隊“風也傳媒”,解決長劇人創作微短劇水土不服的問題。完美世界副總裁、影視業務負責人曾映雪也表示,“微短劇對傳統影視創作者來說,具備一定的創作差異和壁壘,去年,完美組建了專門的微短劇團隊,并積極和微短劇導演、編劇、演員合作。”
“微短劇創作更像是集團軍作戰升級為特種部隊般的化整為零,他改變了以往傳統影視作品大陣仗、大隊伍、大消耗、大周期、大規模的創作方式,改善了過去資源、人力、精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損耗與消耗問題,恰恰符合此前主管部門提出的‘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 ”冷凇表示:“微短劇的橫空出世,在小大正之后,又補了一個高,也就是高效率。”
未來,隨著制作團隊間的“取長補短”、深入融合,也會促進更多優質作品的誕生。
當下,微短劇行業已走過初期的草莽時代,穿過良莠不齊的發展叢林,向精品化走去。正如人民文娛在提到《逃出大英博物館》時所說:“無論載體幾何,投資多少,篇幅大小,用心、用情、用功夫才是關鍵,更證明小短劇不只有搞笑,也可以充滿正能量,這是小短劇的突圍,也是我們給所有心懷山海,腳踏實地的創作者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