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富士康分別以2億美元投資印度電商平臺Snapdeal。公司兩位創始人考察過阿里巴巴模式和京東模式,認為阿里巴巴模式很適合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
印度知名電商Snapdeal獲得了阿里巴巴和富士康的投資。其中,阿里巴巴以2億美元入股,獲得4.1%股份;富士康也通過旗下子公司富智康以2億美元入股。
Snapdeal表示,新的投資將有助于將其平臺上的商家數量從今天的約15萬家增加到100萬家。阿里巴巴則表示,Snapdeal是印度電子商務領頭羊,同時在移動電子商務表現優異,會長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此次投資將增強阿里巴巴在印度高速增長電子商務市場的布局。
去年10月,日本軟銀曾向Snapdeal投資約6億多美元,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將這家正在印度市場快速壯大的電商公司視為下一個阿里巴巴。
Snapdeal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竟被孫正義被譽為“下一個阿里巴巴”?
Snapdeal由KunalBahl與兒時好友RohitBansal在2010年共同創立。兩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Kunal Bahl畢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Rohit Bansal畢業于印度理工學院。
目前其電商平臺上已有超過15萬商家和2500萬個注冊用戶,總部位于新德里。這家混合Groupon與亞馬遜模式的公司既面向消費者提供超低折扣團購服務,也是一個網購交易平臺。如今其員工超過1400人。是印度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每30秒就有新商品上架并且售出一雙鞋;每兩分鐘就售出一支手機和一件Saree(印度傳統服裝);同時是印度第一家在網上銷售車輛的電子商務平臺。
據2014年7月Business Today的一篇報道,Snapdeal的一位早期投資者、美國頂級風險投資商BVP的管理合伙人Subramanya S V非常清楚地記得2011年12月11日那次董事會。當時,Kunal Bahl和Rohit Bansal剛剛從中國訪問回來,而Snapdeal還主要是團購網站,為顧客提供餐館、酒店、電影院之類的場所消費的折扣,在印度團購市場占有70&份額。
在中國,這兩位聯合創始人感受到了中國在線交易市場巨頭——阿里巴巴的運作模式,因此也希望在印度建立這種模式。Subramanya說:“他們有很多選擇,最終選擇做一個在線交易的平臺。”
除了eBay,當時印度沒有一個在線市場交易平臺。像Flipkart這類的公司,是純庫存導向型的自營電商——他們從其他地方買進商品再拿到平臺上賣,他們不允許其他人在平臺上開店。直到2013年,隨著亞馬遜進入印度,Flipkart才慢慢轉型成線上交易市場。Subramanya眼中的Kunal Bahl,“總是能激勵別人”。盡管很多人當時并不完全理解,但還是遵從了他的想法。
這是一個非常前瞻性的決策,后來事實證明了它的成效。到2014年7月,Snapdeal已經成為繼Flipkart之后的第二大線上零售公司,擁有5萬商家,銷售超過5百萬種商品,并且每30秒種增加一個商品。過去12個月,Snapdeal的商品銷售總額(GMV)增長了超過600%,當時的年GMV已超過20億美元。
相比之下,Flipkart依然保持著自營為主的模式,僅引進了2000名賣家。與Snapdeal最為相似的一家公司則是ShopClues,一家主打二三線城鎮的在線交易平臺。ShopClues聯合創始人Radhika Agarwal說他們也有大約5萬賣家。eBay在印度有45000名賣家,但是,eBay還向個人店鋪開放,Snapdeal則只面向中小企業,有點像中國的天貓店鋪及淘寶企業店鋪。
“那時候有大概900家電子商務公司,但是沒有一家跟我們走的路一樣,”公司聯合創始人Rohit Bansal說。他們很清楚地知道,他們絕不會復制Flipkart或者亞馬遜的庫存主導型模式。“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消費者應當有權以最合適的價格買到想要的商品”,他說。
有意思的是,包括Flipkart在內的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學習Snapdeal模式,許多投資者也以實際行動表達了認可。風投機構NexusVenture Partners聯合創始人Suvir Sujan認為,比在線市場的模式顯得更加靈活。
Snapdeal平臺上的商品和服務比較豐富。2014年,Snapdeal和印度的知名集團Tata合作,在該平臺上銷售不動產,預訂公寓的客戶可以獲得優惠。Snapdeal還和一家位于德里的科技公司Mapmygenome建立合作關系,提供消費者DNA測試服務。
在提供多樣化的商品和服務之外,Snapdeal也不忘讓支付過程更加便捷,于是推出Snapdeal Plus,在印度十五個城市建立了超過四十個支付中心,幫助許多自身能力不足的小企業覆蓋印度全國市場。
下一篇:受歡迎品牌廣告10大致勝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