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雖然好消息在變多,但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冬天”才剛剛開始。
在全民宅家的大潮中,“衣食住行”淪為重災區。比如“食”,在西貝、老鄉雞等頭部公司都撐不過三個月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處境可想而知。
“衣”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服裝是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冬季積壓庫存,春季無法上新,“很多人開門就破產。”
為此,浪潮新消費近日深度溝通了十幾位服裝行業創業者,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線上線下各個產業鏈環節和業態都有涉及,涵蓋了運動、女包、牛仔、漢服等多個領域。
甚至還有一位被確診的受訪者,所幸已基本治愈,即將出院。
“工廠開不了工,基本什么也做不了。”
“電商因為供應跟不上也會收到牽制,如果物流再不能正常運轉,影響還會進一步擴大。”
“線下店基本都停止運營,原來單店一天賣2-3萬,現在只有2-3千。”
整個服裝產業面臨的問題都差不多,但大部分創業者在焦慮的同時,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在積極應對,并且對疫情過后的市場、機會普遍看好。
正如其中一位創業者所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星星之火,讓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然后堅持下去。”
(某女裝品牌總經理 杭州)
1、原來單店一天賣2-3萬,現在只有2-3千
我做了9年的服裝企業,前7年做產品設計、研發貼牌,之后轉型成集設計、生產、銷售和開直營店為一體的品牌。
這3年開了60家門店,做到1億左右年營收,前前后后300多號員工,正處于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
如今卻突然遇到這樣的事情,原來單店一天賣2-3萬,現在只有2-3千。
而且我們大部分門店都關了,還開的幾個店跟著商場早10晚7,也幾乎沒有人,這個影響不是一點點。
過年我們做了兩波產品,原計劃是到3月底賣完,3月中旬上新、儲備的工作都要做起來了,但現在全部都得往后延。
原來我們的現金流很好,但按現在的情況,如果真的還要再持續3-5個月的話,真的有很大風險。
這種情況下,工廠的日子可能更難過,我們不給他下單,中國現在的外貿也不好,整個服裝產業大家面臨的困難都差不多。
2、線上也不好賣,很多人直接開門就破產
所以我們原計劃要做的全渠道,只能往前提,只要能跟人打交道的渠道,比如微信、微博,都會去嘗試。現階段還是要想辦法多銷售一點,做好現金流。
但嘗試了幾天,只零零碎碎賣了一點,還沒有找到很有效的方式。原計劃要新開50家門店的錢,可能就要拿去補發工資了。我認為要丟掉不必要的動作,先撐過去再說。
現在國家動作這么大,我覺得正月十五應該會有個轉折點。
但恢復正常運轉,怎么也得3、4月份,完全恢復應該是在五一左右,因為即使疫情過去了,人們對于出門還是會有一定的恐懼感,所以今年整個上半年應該是完全荒廢掉了。
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中小品牌熬不過去。銷售端比如買羽絨服的,本來去年冬天就是個暖冬,再加上疫情,很多人進了一兩百萬的貨,可能七八萬都賣不到。
冬天的庫存一般是過了正月十五,靠著打折出清才把本錢回來,但今年沒有這個機會,很多人直接開門就破產。
3、最難過的是中型工廠,現在最需要“星星之火”
對于生產端來說,得看他屬于哪個階段。大工廠成本高但一般也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小型工廠就幾十上百臺機器,一年房租幾十萬,不開工損失也有限,最難過的其實是中型的工廠,每天的廠房、設備、工資損耗都很大。
也有好的方面,因為我們也做社群,發現大家都說憋的慌,想買新衣服出去穿。也就是說消費者并不存在恐懼,沒有誰說要留著錢過過冬,消費欲望還是蠻強的,現在恐懼感最強的是做生意的人。
但如果能在這一波疫情下生存下來,且能夠再往前跨一步,就有機會做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新品牌。因為特別小的和一些不符合節奏的大品牌會被洗出去,服裝行業的格局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里面是千載難逢的商機。
現階段我覺得需要一些能夠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而不是天天說誰又破產了,那只會增加恐慌?,F在最需要“星星之火”,讓大家多看到一些希望,堅持下去。
(某服裝面料生產商 深圳)
1、國外的客戶全部不接收,這個問題非常大
我們是做服裝的“生產+貿易”,在深圳、寧波、紹興都有公司,現在基本什么也做不了。因為工廠不能開工,物流不能運輸,客戶不拿貨,連專業市場開市的時間都是待定的。
現在政府要求的開工時間是2月17號,但實際上也是待定,還要看后面的情況,估計得到3月份。
我們本來是打算今年做國際站的,但現在碰到這個情況,海關都過不了。這個有點像當年福島的核輻射,所有的海鮮沒人要,現在國外的客戶全部不接收,這個問題非常大。
今年我們的計劃會全部推遲,最嚴峻的話可能會到4月份才能開始恢復。但你工資還要照常開,不開來年開工的時候,突然招人是招不到的。
但工廠跟貿易端不一樣,我們最多也就虧200來號人的工資,而且我們是做桌布、臺布的,本來年初就沒有太大的量,主要是依賴下半年,所以對我們影響不算太大。
2、服裝社群電商應該會死一半
只不過是計劃往后推了,到時候生產可能會急一點。我覺得這次疫情,在制造業當中,對服裝行業的影響應該是最小的。因為服裝它不會爛,最多就是虧工資,但電子元器件會淘汰換代、食品會過期。
但也沒有那么絕對,一些實力不夠的小廠和貿易商可能就直接倒掉,尤其是做社群的電商,應該會死掉一大半。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沒有交易,社群沒有錢賺他就散了。
電商大部分還是夫妻老婆店,或者是生產式的社群,如果你持續3-6個月沒有任何進項,可能就沒有貨了,沒有貨社群就會散掉。我們也在等待這個時機去做整合。
3、疫情下會是一個不錯的整合機會
所以我覺得這一波疫情,對電商而言可能是一個轉機,尤其是對于原來做得小的,或者剛剛介入的來說,是一個大機會。因為沒有任何壓力,反而可以去做整合。
但前提是要有很強的現金能力,因為服裝制造在產品上沒有太大差異,只要有花色,大家都可以生產,差距就在資金實力,你不能提供賬期就拿不到訂單。
所以疫情對我們來說,反而是個不錯的整合機會,很多倒下的社群電商,它們的客戶正好可以被我們得到。
而且夏季的時候會有一波爆發性的購買,因為那時候疫情應該全部解除了。這個病毒就是溫度越低它的存活率越高,深圳這幾天溫度升到20幾度,就已經得到控制了。
所以廣東這邊,我覺得3月份疫情就會解除,北方的話可能得到5-6月份,因為溫度還沒升上去。其實非典也是從廣東、香港起源的,然后跑到北方大爆發,但只要溫度一上去疫情馬上就解除了。
所以我是不慌的,無非就是原來準備做跨境的,現在收一收我們先做國內而已。而且零售端現在是受到壓抑的,趁著這2、3個月的時間,我們把供應鏈先做好,等到6月份的時候,再開放一下,就可以吃到這一波暴增了。
(某運動服裝品牌合伙人 汕頭)
1、我被感染了,整個春節在醫院度過
12月23號,我被隔離了,整個春節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我們公司在線上做皮具,線下做運動特賣,也有自己的工廠。我本身算是股東,之前都沒管,但去年年底時間空出來了,又恰逢公司開拓北方市場,就接手了這一塊。
所以我是在12月才剛開始接觸,但不到一個月就碰到這個事情,而且自己還被感染了。不過現在已經快出院了,是汕頭第一例治愈。
我自己倒一直挺樂觀的,畢竟年輕,抵抗力各方面都還不錯。對我們公司來說,長期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夏季。
但短期受影響是一定的,電商部分還好,本來大家在這個時間段,就對皮具沒有太大需求,再加上本身的庫存應該可以撐到正月底。這個時候對于電商來說,庫存反而成了一種保障。
2、線上預計減少30%,線下正月基本為0
我們電商一年可以做七八個億,這個時間段預估會同比減少30%左右的銷售額。但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誰也沒有辦法,現在只有客服在那做一些日常維護。
另外就是線下,去年整個正月做到700萬左右,今年到現在為止基本為0,因為線下店基本都停止運營了。
不過整個社會還是共度難關的一種心態,心里沒那么難受,比如萬達很多都開始免租,再加上我們屬于現金儲備比較強的企業,不管怎樣等疫情過去還能繼續運轉下去。
但中小型企業可能會倒很多,再加上這一次之后國民的運動意識、健康意識有所提高,整個運動市場總量增長10%應該沒有問題。至于我們家能增長多少,就得看接下來幾個月如何去開拓了。
目前能做的,就是在銷售端多做一些嘗試,回籠一些現金流。比如直播,已經初步在聯系了,但能不能找到非常合適的直播合作伙伴,還是個難題。
3、線上重新被重視,民族品牌的機會來了
另外,我覺得疫情還會給行業帶來兩個變化:
一是對線上部分的重新重視,這幾年各行各業都在從線上逐步轉到線下,這個趨勢不會變,但節奏會變慢;
二是民族自信心會暴漲,帶來的結果就是民族品牌的銷售了大幅增加,比如漢服應該非常有機會。
(某休閑牛仔生產商 廣州)
1、先集中把人這方面搞好,只要一人感染,損失就沒法計算
我們公司在廣州,以生產牛仔和休閑褲為主。廣州這邊疫情也算比較嚴重,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上不了單,有幾個客戶已經在問貨期的問題了。
而且我們是以出口為主,雖然不至于完全不接受國內的產品,但國外的客戶看新聞也有點擔心。
好的方面是,我們按訂單生產,不會向國內這樣存在壓貨,而且外單在過年后一個月本來就不會有很多,所以現金流倒沒什么影響。
我們原計劃是元宵節過后再上班,現在這個情況應該可以正常復工,只不過清潔衛生方面要很謹慎才行。我們兩百多工人,只要有一個感染了,基本整個工廠都不用開工了,那損失就沒法計算。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做好防護,測體溫、口罩、手套,通過公司的規章制度來要求他們少一點接觸。但能管到的范圍還是有限,現在最怕菜市場這些地方,生產型企業還是要買菜。
所以這個階段可能人比企業要更危險,面臨的未知數太多了,現在還沒有到大規模返工潮就已經這樣了,后面更沒法阻止人員之間的接觸了。
很多做生產的朋友跟我的想法都類似,先集中注意力把人這方面搞好,就已經不錯了,因為我們連自己都無法保證不被感染。
2、這是一個埋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時機
現在最難受的應該就是面向國內消費市場的上游供應鏈了,比如面料生產商。但如果你主要出口到東南亞,那反而會是這段時間的最大受益者。
因為去年貿易戰會影響出口的匯率,匯率貶值10%,你出口東南亞的利潤就增長了10% 。
另外就是一些大型,以及一些平時不是很規范的企業會比較難受,小型企業相對還會好一點。17年前那一波洗出去了一批企業,同時也有一堆很牛的企業走出來,這次也是同樣的機會。
對于我們來說,現在一方面要把渠道先打通好,另一方面傳統企業最關鍵的還是產品,這段時間我們剛好可以把注意力放到產品的研發上面去,把產品質量和產品研發做好。
這是一個埋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好時機。
(某潮流服裝品牌主理人 上海)
1、上半年跟以往相比,新品會少很多
我們是做電競方向的潮流品牌,以服裝為主,同時也會幫一些電競俱樂部或者游戲主播去做商業化變現。
這次疫情對我們最大的影響,一是工廠可能要延期開工,導致我們一些新品不能及時面市,二是年前的庫存可能會滯留。
另外,我們大部分計劃、訂單都會延期,但取消的還沒有。有一些合作的產品考慮到時間問題,可能需要在面料、設計上做一些調整,因為到時候溫度可能已經很高了。
但上半年跟以往相比,新品肯定會少很多。而且按以往的規律,這兩天各種倉庫、工廠應該都開工了,銷量會有一個回升,但現在因為疫情,很多都還處在停滯狀態。
另外廣告收入也占我們營收挺大的比重,上半年很多品牌肯定會削減廣告投入的預算,所以對我們的影響還蠻大的。
2、輕化整個成本架構,在內容上會投入更多
我覺得實體行業承受的壓力還蠻大的,因為服裝產業做實體的,大部分都是本身已經足夠大,或者成熟了,才會去開線下店。這次突發的疫情,沒人能想到,對未來發展的影響也不可估測。
但也不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服裝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還是要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生活需求去動態調整。
現在只能先壓縮各種成本,至少要把現金流控制住。無論有沒有疫情,服裝產業最重要的都是現金流和供應鏈、庫存。另外管理上也要把不必要的成本減掉,提高員工的工作狀態。
特別是這兩天,我們已經線上開工了,但跟平時在辦公室上班的狀態完全不一樣,效率也有差別。
這次疫情也給我們敲響了一次警鐘,需要控制好支出,輕化整個成本架構,所以未來我們在內容上會投入更多。我覺得,2020年整個態勢都不會特別好。
(某女包品牌營銷負責人 廣州)
1、受淘寶影響,我們整個節奏也要調整
我是在廣州做女包的電商,屬于獨立設計師品牌。雖然我們是線上零售,但如果物流不能正常運轉的話,對我們影響其實也蠻大的。
另外就是我們的上游供應商和原材料工廠,他們的開工也推遲了很久,所以供應上也會受到一些牽制。
但現金儲備還算充足,支撐3-6個月應該是沒有大問題。
其實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已經做了今年的大致規劃,因為淘寶的營銷活動是有節奏的,我們通常按照他們的整體節奏走就可以了。但現在淘寶也受影響,2月份和3月份的很多活動都取消了,我們的節奏也肯定要調整。
2、社群、直播、短視頻,如果布置得特別完整,現在可做的事情就多了
營銷方面,我覺得這個階段最好是盡量獲新客,當然老客也要維護好。當然,現在全國人民都很敏感,肯定不能再用賣貨的形式去操作,所以我們準備搞一個項目募捐,比如出一個疫情特別款的女用帆布包,然后跟粉絲一起去搞跟疫情相關的公益活動。
在活躍老客戶的同時,再去獲取更多的新客。原本2月份應該是要開始去釋放了,過年期間已經積累了一批用戶,但現在這個情況,只能延長計劃,繼續做客戶積累。
樂觀地看,其實這次疫情也能幫我們認識到一些不足。比如社群,我們淘寶店鋪現在是90多萬粉絲,但實際上我們拉到微信群里的只有一萬多,也沒有運營好。
還有就是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渠道,包括直播、圖文等內容渠道的布局,其實過去都想推,但都沒有布置得特別完全。如果這些東西我們之前都準備好了,現在可做的事情就多了。
所以短期內,我會推動團隊盡可能地把注意力放到社群上,未來直播、短視頻也會重點再抓一抓。
打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 浪潮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