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的策略探析
管理
2019/08/05 09:01:48 4169閱讀
管理
2019/08/05 09:01:48 4169閱讀
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是現代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現代企業的一種創新型管理模式。
精細化成本管理是指: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以精細化管理的思想為指導,以細微化、定量化和精細化的成本細分作為理念,以作業成本、目標成本和戰略成本等先進的成本理念和管理方法作為支撐,以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以及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為主要內容,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一種全面的、創新的成本管理活動。
企業成本控制的思想意識淡薄,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片面,生產和經營環節的成本管理中出現了頭重腳輕的問題,單純地關注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問題而沒有對銷售環節的成本控制進行關注,對產品質量問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企業成本管理意識無法有效發揮指導作用,從而影響了精細化管理成本控制對企業作用的有效發揮,企業的成本控制仍舊停留在單一環節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還有許多空白區,資金在一些不必要的環節沉淀,沒有形成有效流動。
企業成本控制缺乏成本目標的導向,根據歷史數據做出成本預算并以此進行成本管控的方式太過簡單,無法適應日益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成本管理方式缺乏精細化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與實際管理相脫節,無法制定科學的成本管理目標,沒有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
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工作,企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沒有切實做到全面考慮、系統開展,缺乏對各個環節成本因素的全面考慮,成本管理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
目前,一些企業在成本控制的管理過程中,出現崗位的職責不明確、不對等,崗位責任落實難、落實不到位等情況.
原因:一方面是企業成本控制沒有實現具體環節和崗位的精細化,另一方面是沒有相應的獎罰機制,沒有完善的績效考核和評價管理體系,這就難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控制范圍過窄、工作缺乏深度,進而影響成本管理的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影響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實際的成本控制管理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無法完全勝任企業的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控制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同時,具有較長工齡、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年齡相對偏高,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在成本控制工作中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的實際運用能力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開展和落實。
在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企業應先對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進行宣傳,使所有員工都認識到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應對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思想培訓,培養和提高員工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意識,只有在思想上重視了,才能更好地在行為中實現。
與此同時,企業管理者也應積極聽取員工對于成本控制工作中的意見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促進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落實,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財務部門在成本控制中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其工作人員應具備精細化成本控制的意識,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應全面考慮,在成本的預算、核算和分析的過程中進行精細化的控制。
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還需要把產出作為成本控制的考慮因素,不應只關注成本的減少,更應關注成本減少過程中成本的最大化利用。
企業必須建立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為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要建立精細化的管理制度、細化管理內容,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通過管理流程的優化,提高其管理效率。
其次,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對成本管理加強內部審核和監督,在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工作過程中實現全員參與進行監督,全程進行控制,在監督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精細化的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第三,建立權責統一的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以及各崗位的職責范圍,實行統一的工作管理和分級負責機制,切實做到誰執行就由誰負責的責任到人機制,促進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工作的有效落實。
第四,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對精細化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月度考核,將考核結果同職務晉升、薪酬待遇等掛鉤,切實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解決目前管理松散和管理效率低等問題。
要做好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工作,就要對企業的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創新,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市場需求,引進新技術,購置新設備,完善信息網絡系統。還需對相關的管理人員做好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指導,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網絡信息系統的構建需要和財務系統的各個環節相結合,對會計數據、生產數據、銷售數據等信息數據進行有機整合,為企業成本控制的精細化管理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
在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優化全面的預算管理。
首先,從實際出發加強預算編制工作,發揮預算管理在精細化成本控制中的導向作用。
其次,加強預算執行工作,避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任意變更”等問題,保障預算的切實執行效果。
第三,完善預算管理機制,從控制成本、提高成本效率出發,保障精細化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實,充分發揮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的作用。
不同于注重運營成本減少、利潤增加的傳統的以節約成本為主的成本管理思想,精細化成本控制管理更加關注:在企業實現相同盈利時,做到成本最低;在成本相同時,實現盈利最大化。
精細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使企業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再單純地實施價格策略,而是利用強大的數據信息使企業的盈利點向服務和業務水平的提高方面發展,企業還在不斷開拓新的盈利點,擴大資金來源。
另外,在做品牌推廣過程中,對推廣成本進行精細化預算控制以及利潤分析,注意規避風險和損失,避免只關注短期利益;對于企業的投資成本,進行項目的全面分析和考核,關注投資效益核算;對于企業的運營成本,進行合理、全面規劃,控制成本支出,避免不合理的開支浪費。
在企業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實行權責發生制,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和權責關系來確定公司的具體成本。發生在本期的全部成本費用,無論在當期支付與否,都發生在現階段,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所有當期的經濟事項都應在當期進行確認、記錄,堅決杜絕誤報上市、隱瞞收入、提前或者延期收費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