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距離2018年還剩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那么,傳統實體經濟在過去的六年時間里洗牌,經歷了互聯網+、O2O、新零售、無人零售等概念的洗禮過后,在即將迎來2018新的一年時間里,實體店又將如何發力呢?
在過去的10年時間是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的時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商的成本已經不低于實體店:人工11%、推廣成本15%、快遞12%、售后2%、財務成本2%、水電房租2%,加上稅務。電商的毛利率不斷被壓榨,如果長時間持續沒有50%以上的利潤可謀,電商可能就無法持續經營下去。而現在來說,零售業的發展似乎又不一樣了,緊隨著“新零售”的概念,各路實體商家紛紛打開市場的新格局,身邊新興的實體店逆襲案例也有不少數,同時也有不少的電商品牌一頭扎進實體經濟這一場風暴當中,諸如茵曼、御泥坊、三只松鼠等。
那么,在2018年未來的一年里,實體店應該如何發力?小寶認為,在2018年里各位實體商家在緊追變革風口的同時,不能盲目效仿,正所謂各行如隔山,適合別人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我們自己,因此需要量力而力,不要盲目跟風。接下來,小寶給大家講講,2018年實體店可以發力的四個地方:
一、消費升級
在2018新的實體經濟樣貌,消費觀念的迭代升級,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購物中的體驗感、參與感、服務等太多,對于金錢的消費影響有了明顯的削弱,高度接受了超前消費,適應移動消費等模式,實體店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專注品質的提升、聚焦商品買點等優化措施無疑是實體店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實體店大力發展的好時機。
二、數據營銷
在過去的傳統零售行業當中,普遍的企業對于硬件的重視往往都大于軟件,而隨著數字運營的概念普及,雖說有不少的企業又開始著手收集、分析數據,但這背后又存在不少的數據孤島現象,如“知道了每天進來多少人,卻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成交了;知道了每天賣出去了多少錢,卻不知道賣的產品是什么;知道了賣出去的產品是什么,卻不知道買走它的是什么人?!弊罱K導致的數據的價值無法被充分發揮,所以在未來的一年里,實體店數據營銷就是要把這些零散的數據集中起來,來更好的指導我們的經營決策。
三、場景體驗
有數據研究表明,人類的行為有75%-90%受視覺主導,這也充分說明了這個時代是一個視覺為上的世界,用90后的代名詞來說,實體店也是需要“顏值”的。所以,在2018年傳統實體店的發力需要向銷售場所進行打造升級,向社交體驗、家庭消費、時尚消費、文化消費中心轉變,給顧客描繪消費場景,同時也要給產品引入故事、情懷等更加可以體驗的場景,這個時代真正應了那句“無體驗則不消費”。
四、線上線下結合
相信大家肯定沒忘記優衣庫去年“線上購買,門店自提”的購物方式:消費者在線上下單之后,可選擇在就近店鋪提貨。采用線上宣傳、推廣、引流最終導入實體門店進行體驗消費,這種做法除了能夠極大加快了商品從下單到達顧客手上的物流時間以外,還可以滿足快時代下消費者便捷購物的需求,先在線上瀏覽下單,再到線下體驗,也大大降低了商家退換貨率,與此同時也是對背后的庫存管理和門店之間的協調能力的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