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布局中的逆向思維,聯想打造出新4S核心優勢
終端
發表時間:2018/2/2??
終端
發表時間:2018/2/2??
18 年前,馬云、馬化騰剛剛創業一年,劉強東創業一年半的時候,聯想發布了第一款互聯網電腦「天禧」,當時中國網民只有 2000 萬。
18 年后,聯想再次讓「天禧」這個品牌綻放,而這次綻放則是在聯想另一大擅長領域——零售。 1 月 28 日,聯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也是聯想智生活首店在位于西北三環的金源燕莎開業,其背后公司正叫天禧傳奇,是聯想集團在新零售領域傾力培養的子公司。
新零售風口全面來襲,聯想或第四次引領IT零售變革
按照摩爾定律,IT行業每隔兩年(18- 24 個月)左右就會有一次大躍遷。如果風口也有周期性定律,中國科技領域大概每隔 10 年就會有一個歷史級風口,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曾說過: 1998 年到 2000 年開啟了PC互聯網時代; 2008 年到 2010 年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2018 到 2020 年,極有可能會開啟智能物聯網時代。
之于下一個時代風口,如何搶占觸達用戶的渠道,培育用戶市場,樹立品牌先行者形象成為各家必須面對的難題,此時新零售成為了各家科技巨頭的首個主要戰場。
無論是阿里、京東自建店面,還是騰訊投資布局,零售對它們來說是新戰場。新零售之所以是「新」,關鍵在于互聯網巨頭是從線上到線下,而線下實體店的運營和管理,與互聯網產品的運營和管理千差萬別,所以互聯網公司做新零售有流量勢能,也有認知盲區。
但對于聯想這家超過 30 年歷史的科技巨頭,如果說有一件事,聯想持續做了 20 多年,那一定包括零售。
作為世界頂尖的IT巨頭,聯想首先在業內創建代理分銷制,這是IT零售的第一次變革;在 1998 年,聯想推出了「1+ 1 專賣店」,當時就包括基于店面位置的上門服務,后來這種模式被叫做O2O,這是第二次變革;第三次變革是布局電商營銷,聯想目前已經是各大電商平臺IT領域當之無愧的流量霸主;而從 2012 年開始,聯想進入了線下實體店的第二個階段:4S店體系。僅僅 2017 年,聯想就在全國 60 多個城市開了 140 多家4S店。此次全球首家新零售店「智生活店」的開業,則被認為是過去 20 年聯想在零售業態上的第四次迭代升級,也是聯想全面進軍新零售的標志。
新零售布局中的逆向思維,聯想打造出4S核心優勢
當天出席新店揭幕剪彩儀式的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如此定義聯想新零售的「新」——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互聯網工具與人工智能技術,重構人、貨、場關系,整合改造線上線下零售,進而實現零售業提速,從而降低零售成本、提高零售效率、提升用戶體驗。
以消費者為中心,說白了就是服務人、跟人溝通的能力。聯想目前在國內擁有超過 1 萬家線下門店;擁有 2400 多家線下服務站、超過 1 萬名的專業客服人員,甚至通過引入AI技術,提供機器人7× 24 小時在線服務。這是 20 年的積淀,不是能在短時間內通過砸錢砸出來的底蘊。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消費業務總經理張華說,電商向新零售的進軍方向是從線上到線下,聯想是反過來,從線下到線上。「新零售很重要的是零售陣地的管理,這是很核心的能力需求。」
在4S店體系下,聯想曾提出零售管理的4S理論:智能設備銷售(Sales)、親民IT服務(Service)、尊享會員權益(Super VIP)、線上線下一體化(Seamless)。而在新零售的背景下,4S理論也在進化:精品智能設備銷售(Sales)、親民IT服務(Service)、黑科技產品展示(Show)和更開放的社群化體驗(Social)。這也是聯想在新零售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前后兩個4S,唯一不變的是親民IT服務(Service),而變化的 3 個S中,精品智能設備銷售(Sales)和黑科技產品展示(Show)以及更開放的社群化體驗(Social)這三個維度也體現出聯想新零售與其它新零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