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為
零售業創新提供了最佳土壤,各種精彩的嘗試讓人目不暇給。
5月20日,法國超市連鎖集團家樂福全球首家智慧門店“LeMarché”在上海天山開業。該店的面積大約4,000平方米,主打餐飲、生鮮和進口品牌,試圖吸引年輕一族與商圈白領消費群。
上海家樂福Le Marche
對于不知情的群眾而言,這只是家樂福對原先上海天山店的簡單升級,而其真正意義在于:這是家樂福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于今年1月23日簽署戰略協議后的首個合作成果,也是騰訊對傳統零售的數字化改造的一個樣本標桿。
LeMarché的法語原意是“集市”,在法國文化里,集市是人們開啟美好生活的場所,充滿法式美食的想象力與鄰里之間互相問候的人情味。從新店命名所寄托的涵義可得知,騰訊聯手家樂福賦予該店以革命式實驗使命,冀望這是通向未來零售業的探索“一大步”。
零售業的轉型創新將是一個十年甚至更長維度的變革——現在可謂處于各種試錯迭代的“嬰兒期”。無論從零售業革新歷史長河來觀察,還是從騰訊在智慧零售業布局中來考量,都值得認真了解Le Marché的嘗試。
智慧設計師
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與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余瑩
6月20日,戛納創意節,面對來自全球的營銷人士與觀眾,騰訊展示了其與家樂福合作推出Le Marché的創新之處,依靠在家樂福位于戛納Carrefour City的門店,讓到場人員體驗騰訊為家樂福嵌入的“掃碼購”、并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會員人臉識別等人機交互技術。
這是騰訊“數字化”賦能零售商的一部分,“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林璟驊在現場告訴《快公司》,“接下來將有更多的創新做法出現。”林璟驊是騰訊公司副總裁,分管集團戰略發展、社交廣告和智慧零售。自負責智慧零售版塊以來,已與沃爾瑪、步步高、萬達、海瀾之家等擁有線下實體店的企業達成合作。
消費者可以通過移動支付完成購物
LeMarché最耀眼的創新體驗之一當屬騰訊的自助收銀技術,即小程序“掃碼購”(Scan and Go),在使用微信支付后消費者即可得到相應的離場碼,可在賣場兩層的出口驗證離開;而會員人臉識別支付則允許消費者通過“刷臉”完成會員注冊和綁定,以及免去結賬輸入密碼的步驟。
林璟驊表示,這些不過是騰訊介入家樂福實體改造的顯而易見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數字化工具,騰訊為家樂福帶來的除了便利性的用戶體驗之外,還為其改善CRM(客戶關系管理)運營,將家樂福中國的會員與微信打通對接,實現了會員系統數字化、完善了會員體系標簽。
在微信支付、小程序以及公眾號之外,騰訊為家樂福設計的“智慧零售”框架里,還有社交廣告、騰訊云、泛娛樂IP等組成部分。“我們為零售商大大節省了諸如海報支出等營銷成本,” 林璟驊如是說道。
在騰訊助力的數字化升級后,家樂福2.0——也就是Le Marché——還整合了騰訊的內容資源,把《斗羅大陸》、《魔道祖師》等二次元IP以及騰訊視頻推出的《創造101》等綜藝IP融入門店。這一創新之舉為Le Marché的“智慧設計”添加了對年輕消費者而言更大的吸引力。
一旦Le Marché的“智慧零售”模板理順之后,新店的增加以及舊店的改造,將會駛進加速車道。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余瑩表示“用家樂福在零售業的專業經驗,加上騰訊的先進技術,我們可以打造一個偉大的智慧零售項目。”雙方的首次順利合作有望加速更多Le Marché的落地。
據招商證券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許榮聰透露,阿里巴巴在盒馬生鮮項目成立初期就投入了4億元的試錯成本,而盒馬鮮生這種幾千平方米的新型超市單店的開店成本就達數千萬元,還沒計算背后的系統研發成本。眾多平臺為搶占零售先機使出了渾身解數,包括亞馬遜的Amazon Go能節省消費者付款流程時間就是其中一個亮點。
類似地,面積也達數千平米的Le Marché,也是一個“砸了重金”的嘗試性探索,其意義不僅在于此項目本身,更為騰訊接下來的各種技術迭代提供先行之鑒。
超級連接器
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在戛納現場進行演講
對于未來零售業革新,目前各界形成的共識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把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和現代化的物流進行深度的融合。
在此過程中,不同的主導者選擇了不同的路徑。隨著阿里巴巴、蘇寧、小米等公司紛紛在零售創新土地上插下旗幟,騰訊——此前主要以投資扶持沃爾瑪等企業染指線下零售——似乎也在這條路上找到了更適合切入這一場景、符合其基因和氣質的方式。
與阿里巴巴大規模收購線下商超資源和自建品牌和門店的模式不一樣的是,騰訊選擇了一條相對“輕資產”的路徑,并不持有或運作自己的品牌,而是“開放平臺,做連接、做工具、做生態,將零售業要發生的質變交給零售企業自己去完成。”林璟驊介紹道。
例如,在Le Marché的“智慧零售”建設上,騰訊更多是扮演著“智慧設計師”的角色,為家樂福搭建智慧化框架,將其平臺與工具開放給家樂福,助力該零售商實現數字化升級,提高運營效率和收益增長,而門店選址、空間設計等工作則主要留給家樂福親自操刀。
之前,騰訊提出做零售的“工具箱”,基于自己現有的技術、流量資源等向零售企業進行賦能輸出,改造仍以零售商為主導。從騰訊目前入股或者合作的多家企業所呈現的案例來看,騰訊“智慧零售”打法核心是基于小程序+微信支付的會員運營和多場景貫通,輸出大數據、云、人工智能等技術。
“可以看到在騰訊的零售體系構想中,騰訊只是作為一個資源和技術輸出者,給零售商的改造提供更先進的工具,而如何改怎么改主要還是零售商自己說了算,騰訊的零售體系可能是一個弱連接弱邊界體系。”許榮聰如是認為,騰訊是以零售商作為改造主導,這種模式更適合自主意識強的零售商。
這符合騰訊一直所堅持“連接一切”的理念,包括人與人、人與內容、人與服務、人與商業等的連接。騰訊期望能做到連接社會生產與生活里每一個環節,依托著騰訊生態所連接的超10億用戶(并仍在增加),其滿足著用戶的基本日常需求(社交、娛樂、協作、采購等)。
如今,“連接一切”的雄心被延伸至追逐線下資源、打破線上線下界線的競賽中,騰訊力爭創建“超”鏈接,一方面為商超等零售商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另一方面是通過合作,讓其互聯網平臺與數字工具發揮更廣泛的商業價值。
“智慧零售的發展趨勢是推動零售商家與用戶之間實現更高效率的連接,”林璟驊稱,騰訊的連接器效應,在于能幫助零售商從在線獲客到廣告推廣到提升轉化,甚至到售后運營全面提升全鏈運營效率,最終零售商能實現與用戶及其生活方式的最緊密連接,真正打通線上線下并實現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
“連接一切”的野心不只在于和家樂福的合作,也不局限于線下零售拓展。“我認為技術應該不僅改變互聯網服務和零售。我們應該開放連接,將云計算應用到教育、醫療保健部門、慈善和政府機構。”林璟驊說,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將臉部識別技術與其他即時通訊應用程序一起使用,可以通過識別124名失蹤數十年的孩子的面部特征,并通過社交網絡的力量找到他們。
在未來,零售行業一定能做到線上和線下的“全平臺服務”,并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
邁向未來這一大步,其中有著Le Marché這探索性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