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區團購,未來幾年社區團購和電商的發展動態會走向哪里?
仔細思考后,有以下9點:
1. 未來的社區團購應該會去微信群化
隨著社區團購競爭足夠劇烈,團購公司會逐漸培養起消費者在公司微信小程序上面去下單的習慣,當足夠多的消費者知道了社區團購和團購小程序,可能最后的購買場景不再是微信群,而會直接遷移到某個社區團購公司的小程序和平臺上去。
而團長,主要精力不再是維護群,最終可能會演變成周邊社區生活店整合者或者店長。
2. 消費渠道和消費形態會多樣化
社區團購可能只是眾多消費形態中的其中一種,甚至會演變成類似Costa會員制的消費渠道;消費渠道和消費形態會越來越多樣化。
消費者除了到店場景,到線下門店 到店體驗和購買,未來還可以坐在家里,到家場景。
通過外賣渠道和傳統搜索式電商渠道,還有基于社交和內容分享推薦的社交電商渠道,還有各種團購渠道、小程序渠道,都可以購買。
消費渠道會越來越分層和個性化。
3. 向供應鏈演變
部分社區團購公司可能會演變成一種供應鏈,給外部門店和渠道供貨和配送。
作為一種渠道的創新,社區團購的選品,其實更適合的商品應該是偏向新奇特,非標準化的產品,因為這樣的商品,才會有可以把控的毛利和增長空間。
4. 電商渠道越來越下沉
包括倉庫渠道和店面越來越下沉,商品和服務離用戶越來越近,離社區和三四線城市越來越近。
而社區店正好有離用戶近的優勢,所以社區經濟和社區店會有不錯的挖掘增長空間。
5. 店倉結合的模式
在消費者體驗和效率成本均衡考慮的基礎上,最好的零售渠道是線上線下結合,店倉結合的模式。
在離用戶一定近的地方,既有線下門店可以切身體驗,又可以通過就近的倉庫將產品和服務快速配送到家。兼顧用戶端體驗和供應端效率成本。
6. 新型的會員制電商平臺
國內的團購公司和團購平臺,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新型的會員制電商平臺。
美團團購目前可以看作是0會員費的線下會員制電商平臺。以往的會員形式,往往是先購買會員卡,然后消費時享受一些特別的權益,更多是價格上的折扣優惠。
而團購和拼團,是一種不需要辦會員卡,低門檻就可以享受的會員優惠,也算是一種會員權益,而且,團購除了一起集中參與帶來的會員折扣,還具有社交的溫度和樂趣。
7. 價格越來越透明
隨著商品流通越來越快,標準化產品價格會越來越透明。
消費渠道里,商品和品牌的個性化和獲取服務的便利性,會越來越成為商家和零售渠道的核心競爭力。
而消費渠道越來越多,消費信息不對稱越來越小。反而是那些提供個性化產品和快速方便觸達服務的公司和渠道,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
同時,人以群分,消費人群和消費渠道的分級會鮮明化。
8. 社交式電商渠道比重加大
基于內容和訂閱的互動式,社交式的電商渠道,未來存在比重會進一步增大。
社交可以讓購物變得有溫度和樂趣,而社交電商的本質是通過分享和互動帶來的共識和優惠,是自下而上,由下游的用戶驅動上游的供應端,是C2B模式。
而傳統的搜索式,人找貨這種貨架式的電商平臺,會逐漸引入會員制和社交化。
9. 基于同城的物流和同城電商會越來越多
隨著倉庫和店面渠道的下沉,消費者對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商只有基于同城和社區,才可以足夠快捷和方便的觸達并獲取商品和服務。
更好的團購/電商模式是怎樣的
基于社區團購延伸,更好的團購模式或者電商模式是怎么樣的?
電商的趨勢一定是離用戶越來越近,快、好、省。
有沒有一種基于社區團購來延伸和升級的電商模式?
我們可以來討論下:
社區團購的未來方向,不僅僅是生鮮,可能是社區周邊生活服務的入口,現有的部分社區團購,已經切入到一些社區服務:收發快遞、洗衣代收、家政服務、教育培訓等;
那么,基于社區團購的升級,在社交和交易基礎上,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一開始給團長統一供貨,物流。
到后階段形成一定粘性后,可以把足夠多周邊社區團購的團長和本地服務店家,聚合到一個平臺和小程序上,團長和店家進行認證,認證后團長可以自主來發布商品并交易。
基于交易,還可以在小程序上以社群貼吧和魚塘對話的方式進行互動,讓足夠多的社區人購物的同時進行社交互動,有足夠多的團長和本地商家主動開團;
基于本地同城,延伸出離用戶足夠近的一種社區、社群、社交的電商平臺?
比如:以小區附近3公里為邊界,想買水果時候或者理發服務時候,直接上這個平臺,就可以看到附近3公里內的認證團長,或者店家提供的團購水果和生活服務;只要發布商品和本地服務后,附近社區的人就可以參團,可以直接到店自提,享受團購價。
這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
1. 有社區和社交的氛圍
可以看到附近3公里內的社區用戶,可以看到同城附近誰誰也正在購買同樣的商品,附近誰誰也加入了拼團,可以發購物和美食帖子,類似小紅書模式。
甚至加入某個社區魚塘,類似閑魚的魚塘,進行微信群一樣的互動和聊天,不再到滴滴答答比較吵鬧的微信群里,拼團后可以通過和附近社區的人直接進行分享和互動。
2. 享受折扣和優惠
量變產生價變,參與就可以享受折扣優惠和互動樂趣。
人越多,優惠越大,前5名和后5名加入的人群享受的階梯折扣力度不一樣,量變產生價變,一個人也可以成團直接購買,但是折扣力度會相對小點。
同時,團長和店家可以建立附近的魚塘,通過上社區魚塘,不僅僅可以認識更多周邊社區的朋友,還可以享受一起參與帶來的團購優惠,讓本地社區生活和電商開始變得更有溫度。
3. 降低商家資金和庫存風險
通過預售+到店自提和的模式,降低商家的資金和庫存風險。
比如:可以上午提前預售水果,下午就可以到店自提,也可以提前2小時開團預售周邊美容理發或者餐飲服務,預售結束就可以直接上門消費。
以上,基于社區團購延伸到的這種新電商模式,且把模式和項目的名字,叫做:藍社區。
定位:身邊3公里的社群社交社區電商。
使命:茫茫城市,讓社區和電商變得真實有溫度。
模式:線下社區店+線上社群+線上社交= 鄰鄰社區。
產品達成的要點是:
1. 讓平臺認證的團長樂于在上面開團,因為可以基于社區吸引周邊3公里粉絲,搭建比微信群更大的活躍社群。
2. 基于線下同城附近社區,構建一個有溫度的,個性化和透明互動的購物方式。
3. 基于拼團的參與和產生的量變,構建一個高性價比和可信賴的實體社區交易方式。
4. 擺脫社區團購微信群太吵,效率低這樣的購物方式和場景。
5. 構建一個去中心化,從商家和供應鏈端到顧客的直接溝通和互動的社群社交社區。
可以類類比目前阿里的盒社群,開始的時候也是基于微信群,現在直接轉移到app上面的盒社群。
而社區店最大的優勢,就是離用戶很近,近意味著獲取服務非常方便,無論是自提還是到家。(來源:微信公眾號qqchuang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