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相互協作、工業機器人被放出“籠子”與人并肩干活,批量生產的商品也能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訂制……這些曾是“工業4.0”描繪出的未來圖景和挑戰,但隨著2015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拉開大幕,不少企業直接用成果亮出答案。
??
從悶頭研發到跨界合作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技術博覽會,被稱為“世界工業發展的晴雨表”。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融合的工業—加入網絡”。在“工業4.0”推動下,許多公司不再悶頭研發產品,跨界合作,尤其是與互聯網“嫁接”成了常態。
??微軟公司首次亮相工業展,就聯合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展示了一段生產環節,機械手臂將一段軟管插入洗碗機背面的小孔中。以往,這類工作無法由機器人完成,其一成不變的運動軌跡很容易損壞器件。如今,新型機器人加裝感應裝置,通過微軟的云計算平臺,其運動數據及在車間感應到的信息,能夠即時上傳到云端。
??無獨有偶,菲尼克斯電氣公司也攜手電子機械技術公司威圖Rittal、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EPLAN 建起一張智能設計生產網:一個零件從虛擬的設計方案到工廠生產流程進而成為產品,不斷會有數據產生,將其生命周期里所有數據按照統一標準收集整理,并附著在產品身上成為“個人檔案”。菲尼克斯電氣公司執行副總裁羅蘭德·本特表示,“通過跨部門和跨體系的合作,工業生產未來能變得可視化。”
??
從“籠中人”到人機協作
??在“工業4.0”的構想中,與人協作的智能機器人將有重要戲份。YuMi聽起來像“玉米”,這款擁有雙臂的工業機器人能在電子工業等諸多領域實現小件裝配,從手表到手機、平板電腦等都能勝任。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佩爾·韋高·內塞斯告訴記者,人機協作時能完成更為復雜的操作,而YuMi的編程又非常簡單,即便不懂技術,也能很快上手操作。
??在汽車制造等流水線上,傳統工業機器人都在“籠子里”工作,而YuMi能和工人并肩工作。精確的視覺系統、觸摸感應傳感器以及集成的安全組件,確保它不會給工人帶來危險。
??
從批量生產到私人定制
??家中隨處可見的燈具開關也能個性化訂制?德國塑料加工注塑機制造商阿博格(ARBURG)在展會上給出了40種選擇。在平板電腦上打開控制軟件,選擇心儀的圖案,無線發送確認信息到3D打印機,5分鐘后,記者拿到了私人定制的開關。公司負責工程和技術的執行董事海因茨·高博告訴記者,“通過互聯網和3D打印機的完美配合,批量生產的產品,也能在未來實現私人定制。”
??專家樂觀地認為,3D打印技術為新型商業模式和跨企業間協作創造了無限可能。譬如,分包商未來可能無需向下游的制造商出售成品,只用提供3D打印的數據及原材料,制造商可以將所需部件打印出來。這一新商業模式還獲得了德國工程師協會最新報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