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在“2018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分論壇“新工科產業學院建設研討會”上,微軟中國、慧科集團等多家
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北京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覆蓋“985”、“211”、普通本科、高職等多層次多地區的30余所高校,以及“高等教育新工科發展基金”,多方共同發起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創新加速計劃(AITalents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Program,簡稱“TADI 計劃”)。該計劃立足《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
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
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的通知》等文件有關完善
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體系的要求,用探索校企合作、踐行產學融合2.0模式、應用新型能力培養框架、借助資本加速資源整合、混合式教學、結合行業認證體系等多種創新手段,加快
人工智能及“
人工智能+X”人才培養為目標,促進高校在原有基礎上拓寬
人工智能專業教育內容,逐步完善
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布局,推動新工科建設,加快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新動力。
“TADI 計劃”以高校、企業與高等教育新工科發展基金共同打造
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為共識,面向“智能+”產業發展升級所需,深度踐行新工科背景下的產學融合2.0模式,主要開展推進三個方面內容:共同制定涵蓋專業規劃、能力模型、教學設計、教材開發、課程設置、項目實踐、實習實訓等內容的
人工智能及“
人工智能+X”人才培養體系,滿足培養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方向的跨領域人才需求;共同探索基于多層次培養體系、多領域內容、多元化教學手段和多主體治理模式的新工科
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建設,以助力高等教育混合所有制探索;共同推進產學融合模式下的
人工智能領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及創新創業。
在未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方面,微軟早在2016年就全球首發了“微軟專業學位認證計劃”,推出的包括
人工智能(AI)在內的多門課程,這些程均是由微軟研究院從事專業領域研究的研究員與哈佛大學等美國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的教授、專家,根據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
人工智能等領域最尖端的研究成果,結合未來的技術和應用發展趨勢,開發定制的高端專業技術課程。通過在線培訓平臺和線下實訓課程,構建完整的大數據人才培訓體系,幫助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創新發展,歡迎與廣大院校合作、交流。
此外,微軟亞洲研究院聯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四所國內頂級院校,共同建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科研教育平臺,以助力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科研成果的迸發,促進高端科技人才的培養及共享科教生態的建立。正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所說:“我們的愿景在于進一步將微軟的技術優勢付諸平臺實踐,提升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能力,為中國構筑人工智能發展先發優勢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