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這個城市的年輕人眼看要焦慮死了”、“離職大廠2年,我靠創業有車有房”、“高中肄業的XX做主播買了房,我還在格子間做PPT民工”……
毒雞湯、喪文化、偽成功學、焦慮販子、消費主義陷阱、偽佛系.....販賣焦慮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為了打破來勢洶洶的毒焦慮,6月23日到24日,網易LOFTER聯合kinbor、日食記、二更視頻,在重慶龍湖北城天街,打造了一場只在晚上8點后接受參觀的“城市晚安帳篷”晚安后生活藝術展,為那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入睡或者不愿意入睡的年輕人,帶來一次獨特的晚安后治愈體驗。
只在晚上8點開啟的晚安帳篷展 探討年輕人為什么不睡覺
據悉,此次LOFTER不打烊展覽館出品的城市晚安帳篷,高度提煉和抽象還原當下年輕人多元的睡前生活,以“帳篷”作為展覽核心載體,將夜晚這一“社會生活與個人生活的分界點”作為展覽的觸發點,也因此,這一展覽也僅在晚上8點后開放,迎接那些不睡的年輕人。
此次展覽以投影和互動裝置展結合形態,以“年輕人你為什么不睡覺”作為發問起點,以帳篷將晚安后的個人空間具象化,設置了六大年輕人晚安主題,分別為發呆主題的“放空洞”帳篷,音樂主題的“癮音室”,游戲主題的“玩物吧”,加班主題的“無底洞”,夜宵美食主題的“味覺屋”,空白主題的“晚安放映廳”,全景式展現了年輕人不睡覺的多元生存狀態。
在展覽創意上,網易LOFTER還加入了投影技術,六頂帳篷對應不同的主題以投影的形式,將對年輕人的鼓勵金句投射在帳篷上,如加班主題的“無底洞”帳篷對應的態度金句是“知道自己在哪條路,所以凌晨三點也并非殘酷”,游戲主題帳篷的則是“無法游戲人生,但可以在游戲里過另一種人生”,用戶可以從外側看到每頂主題帳篷所代表的人群及態度,直擊年輕用戶的情緒點。
LOFTER不打烊展覽館:“晚安”是對焦慮生活的自我修復
據悉,這個只在晚上8點以后開放的“城市晚安帳篷展”,提供免費參觀,每個參觀者可以進入到不同主題的的帳篷中,感受不同的晚安后生活,“無底洞”展示了年輕人因為工作奔忙產生的迷茫;“癮音室”“玩物吧”則強調了因為熱愛的興趣而發光的生活狀態;“味覺屋”則闡述了年輕一代對于食物的治愈理解;而放空洞則代表了抵抗當下生活的逃避與放空,展覽并不提供具體解決方案,而是將多種晚安后生活的可能性全面展現,鼓勵和激發都市里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入睡的年輕人,通過對自己說一句“晚安”,來化解焦慮,在晚安之后這段完全自我的時間里,找到喜歡的事情與方向,尋找到熱愛的初心,以此迎接紓解后的坦然。
LOFTER不打烊展覽館聯合kinbor、日食記以及二更視頻策劃的展覽,正是洞察了“晚安之后”的年輕人生活狀態——晚安之后的時間,不僅是年輕人一段預備入睡的過渡時間,更是年輕人一天結束前屬于自己的最完整的時間。不為繁雜打擾,年輕人得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事情,在自己的興趣愛好的陪伴下放松休息,從而完成自我修復和焦慮紓解。晚安后的生活,則構成了年輕人真正興趣所在,也讓這些處于焦慮洪流中的年輕人,能夠真正思考工作、生活以及興趣的多元意義。
關注焦慮灌注的年輕人 LOFTER嘗試戳中他們的心
作為國內領先的年輕人興趣社區,網易LOFTER一直致力于以多元形式,探尋與展現青年圈層文化與興趣生活狀態,希望以多元形態,戳中當下年輕人的心。
去年LOFTER和joydivision跨界合作了不尬帆布袋,以不尬聊、不尬有趣、不尬被定義為主題,激發年輕人活出個性;通過洞察青年社會病癥和步履不停推出了“我們有病”系列的T恤;LOFTER六周年時又提出了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個性標簽“不正經青年”;LOFTER自有IP項目“LOFTER不打烊展覽館”則在去年夏天聯手奧妙推出“她說”女性肖像展,以肖像展+眾創行為藝術承載,邀約張鈞甯、趙奕歡等新一代的年輕女性,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鼓勵年輕一代女性的生存狀態的多元可能,鼓勵年輕一代的女性用戶活出多元性。
縱觀網易LOFTER的一系列與年輕用戶群體的互動,與其說是給出解決方案或者放任年輕人負向橫行,倒不如說是通過對當下生存困境的表達,啟發鼓勵年輕人在各種抽象焦慮中,找到一種具象解決和紓解的可能,或許是獨立生存狀態,或許是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標,或許是一種讓自己變得更加豐富的深度興趣。
網易LOFTER作為網易旗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興趣社交平臺,囊括了包括二次元、攝影、繪畫、娛樂、旅行等多個興趣領域,超過5000個高水平興趣LO主(LOFTER站內對優質創作者的昵稱)在這里創作。無論是攝影、旅行、美食、游戲等大眾興趣,還是COS、BJD、手賬等小眾興趣,都自成興趣社交圈,用LOFTER記錄自己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