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18騰訊廣告算法大賽在深圳落下帷幕。全國十強戰隊展開精彩對決,經過成果展示和現場答辯,最終,“葛文強”隊以綜合優勢贏得大賽冠軍和“人氣戰隊獎”雙料獎項,獲30萬元獎金;“三只小蜜蜂”、“SML_21”戰隊分獲大賽第二、第三名,將10萬元及5萬元獎勵收入囊中。“神魔嘞”、“just-fighting”團隊則抱走了另外兩座“人氣戰隊獎”。
騰訊廣告算法大賽已舉辦至第二屆,本屆大賽騰訊社交廣告聯合騰訊大數據、騰訊云、騰訊招聘、騰訊高校合作、T派校園等騰訊各大資源平臺,攜手算法最強大腦與行業內知名學術、技術專家,以社交營銷中最重要技術能力之一——相似人群拓展(Lookalike)技術為賽題,為業界帶來一場廣告算法競技盛宴,助力營銷精準化的同時,也推動行業技術的發展。
大賽自3月啟動報名以來,共有超過17000人報名參賽,其中73%是學生團隊。選手歷經初賽、復賽的激烈角逐,在競技中實現了快速成長。同時,大賽前20強選手還獲得了騰訊社交廣告校園招聘免筆試通關特權,“穩穩地”邁出職業生涯第一步。
(答辯環節評委現場點評)
尋找廣告算法新銳,引領營銷創新升級
騰訊社交廣告總經理羅征出席了本屆大賽的頒獎典禮,并做了開場致辭。他表示,本屆算法大賽Lookalike的題目來源于真實商業實踐中的需求與思考,大賽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參賽者能夠運用數據算法去解決工業場景中的實際問題,這是一種難得的嘗試和體驗。同時,騰訊大數據、騰訊云等平臺也為大賽的舉辦提供了技術助力。
騰訊CDG人力資源中心負責人、騰訊集團組織發展部總經理艾蘭也來到決賽現場,從人才成長角度與參賽選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說過硬的算法能力是大家的支點,那么騰訊的平臺和資源希望成為各位的杠桿,撬動更大的機會,實現夢想。”
在總結致辭中,騰訊公司副總裁、技術管理委員會主任王巨宏表示,算法不僅有商業價值,還有包括公益在內更多應用價值。騰訊在產學研合作中有兩塊:一是做學術基礎研究,騰訊也希望有同學在這條路上深耕;二是對想做產業的同學來說,騰訊歡迎大家一起,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產品的價值。
行業大咖齊聚現場,分享第一手前沿技術
決賽日現場不僅有答辯環節智慧與技術的激蕩碰撞,主辦方更邀請到不同領域技術專家的到場助力,為參賽選手和觀眾們帶來了滿滿的技術干貨。
騰訊社交廣告專家架構師李長城現場詳細解析了騰訊社交廣告的大規模推薦技術。互聯網廣告是驅動工業界大規模 AI 技術研究與應用發展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包括本次算法大賽賽題——Lookalike相似人群拓展在內,多種廣告推薦算法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社交廣告這種非結構化場景,通過向量檢索觸發廣告依舊是主要的推薦算法。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騰訊云AI基礎產品中心產品經理郭律表示,在機器學習時代,AI的核心已變成挖掘大數據中蘊藏的微觀價值。然而AI建模是一項技術門檻高,只有少數人掌握的技能,但好的機器學習平臺,例如騰訊智能鈦機器學習生態服務平臺,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獲得AI能力的門檻,提高建模效率。
在算法大賽決戰日前夕,由騰訊社交廣告特別策劃發起的黑客馬拉松活動聚焦走失兒童尋回議題,這也讓更多開發者將目光轉到了公益上。如何為AI技術賦予更多社會價值?泛化智能CEO兼創始人王漢洋在決賽日現場講述了“帶華北豹回家”的故事——通過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的幫助,讓技術真正為公益加速。
談到算法在營銷商業領域的應用,華揚聯眾數字實驗室總工程師張炎分享道,在廣告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成千上萬的數據點分布、源源不斷流入的各類信息對營銷造成不小的挑戰,從數據連接中挖掘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見證頒獎時刻,獲勝團隊有話說
經歷前期線上成績的積累,以及決賽現場評委團對代碼質量和算法性能、創新和實用性的考驗,每個最終獲獎的團隊都有自己的“通關”感言。
“葛文強”團隊:我們這一個月基本有20天左右的時間是有一個人在通宵的,想盡了所有方案,也非常感謝騰訊能提供這樣的機會,能讓我們的想法借助數據得到實現。
“三只小蜜蜂”團隊:從小白到獲獎,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去鉆研深度學習、怎么處理數據。從隊友的身上也學到很多,成長很多,希望明年還有機會參加這個比賽!
“SML_21”團隊:其實我們很意外能夠拿到這個獎,因為這也是我們的一個課程項目。很感謝能和各位優秀的選手一起參加這樣的比賽,我們可以彼此學習,一起進步。
本屆比賽的第四到第十名的團隊同樣貢獻了精彩的算法演繹表現,并獲得1萬元獎勵。他們是:“just-fighting”、“旁一百”、“最愛呂寶寶了”、“SYSU_至九團隊”、“JNK DOG”、“o98K啊黎”、“神魔咧”團隊。
同樣也祝賀最佳人氣獎的獲獎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