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冰,一面是火?很多餐飲人可能都穿不透眼前的迷霧,明年餐飲業到底會發生什么變化?
趨勢1
餐飲開始邁入低利潤的成熟期
一方面是有關部門對餐飲的管控不斷加強,一方面是食材、房租、人工、管理、裝修、營銷等成本不斷上漲,不少餐飲老板抱怨,餐飲利潤越來越低。
但食干家餐飲品牌咨詢機構董事長曾暉卻指出,目前稍微規范餐企的基本利潤率在15%-20%(部分品類和城市會略低或略高)。
從整個商業來看,是超過大多數行業的,而且餐飲又不是一次性投資的行業。
“那為啥會怨聲載道?因為5年前的餐飲實在太賺錢了?!痹鴷熣f,而今天定價跟5年前沒多大區別,甚至許多中高端還降價;
但5年前的綜合成本幾乎只有今天的50%,甚至更低,而現在還能有15%-20%利潤率(你說幾年前多賺錢)。
再看看香港、日本、臺灣等地,餐企大多數利潤率不到15%甚至低于10%。在當地,餐飲屬于中長期投資,而不像今天有些老板,恨不得三五個月回本。
綜合成本上漲,行業各項制度監管規范,也代表了餐飲開始邁入成熟期,也是每個行業都必然經歷的商業規律。
“行業成熟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結束暴利,回歸常利。客觀估計,再過3~5年,餐飲凈利潤應該在10~15%?!?
內參君認為,合理利潤跟性價比其實是異曲同工,這也是今年年終采訪時,內參君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云味館遲煥濤、樂凱撒陳寧、豪蝦傳蔣毅等,越來越多餐飲老板開始踐行這種經營理念。
趨勢2
餐飲經營越來越規范化、職業化
如果上個五年,餐飲難做的最大源頭是“變革和競爭”。那么,下個五年的最大挑戰就是“規范和成本”。
“劍已出鞘!”一位餐飲老板說,前一段時間,北京市海淀區稅務部門發布《終止定期定額征收方式公告》,自2019年1月1日,個體工商戶征收方式轉為查賬征收。
“規范經營的成本越來越高,餐飲個體戶會被淘汰或者邊緣化?!?
多位餐飲老板都預言,未來將是專業選手的時代。堅守美食的手藝人依然存在,反而會越來越出色。但主流市場一定是公司化、連鎖化、品牌化專業選手的賽場。
“餐飲會越來越職業化。”鄭州本味鮮炒雞創始人李少輝深有感觸,雖然只有6家門店,但所到區域已經擠垮了不少黃燜雞夫妻小店。
“一個人怎么能跟一個團隊抗衡?我們食材統一標準、統一配送;公司有采購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等,雖然有的部門只有一個人,但明年我們的團隊會更完善,分工更明確,確保店面品質服務的提升。”
餐飲行業已經開始由曾經的“產品驅動”時代,進入現在的“營銷驅動”時代,接下來,一定會進入“管理驅動”時代。
什么叫管理驅動?就是依靠精細化服務來贏得客人的反復消費。
就像內參資深主筆道哥總結的,目前,餐飲業已經從做經營、打品牌,走向了拼管理的新階段。
精益思想才是幫助企業度過這個冬天的《易筋經》。
沒有精益管理做支持的品牌,再怎么做,都是在用自行車妄想跑出高鐵速度。
而這也是大多數散戶所不具備的專業生存技能,離場將不可避免。
曾暉說,創業者對項目需要有個長期理性的規劃,預估一年回本期,就計劃一年半,追求合理利潤,規范企業,安全經營。
“對于致力干場大事業的創業者來說,未來是最好的時代?!?
趨勢3
跨界餐飲人將攪動繁榮行業
與看衰者的判斷不同,有一些餐飲人對明年持樂觀心態。
豪蝦傳蔣毅就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餐飲業將迎來興旺發展的時機。
“明年餐飲會繼續延續增長勢頭,甚至速度會更快,因為其他行業的艱難會‘擠壓’出很多人,這些人找不到其他去處,他們看到能做的,確實能賺錢,覺得搞得定的,可能就是餐飲了。因此,進入餐飲的新手會更多?!?
蔣毅認為,競爭更激烈是可預料的,亂象也會更多,但亂象之中必有新現象,這不是餐飲業值得期待的嗎?
第一個方面,從人才的角度,大量其他行業的精英進入餐飲業,高素質、高學歷從業者越來越多,對餐飲業整體來說肯定有好處。
第二個方面,中國前20年是互聯網經濟時代,已經把人的注意力從線下吸引到了線上,然后形成了阿里和騰訊兩大商業集團,線上流量紅利基本已經被吃光了。
那么接下來必然的一個轉折,就是怎樣把線上的客流往線下引,這種情況下就會大量反哺線下的實體行業。
“餐飲無疑是線下消費頻次最高,黏性最強,承接消費需求最好的行業。所以說,目前的經濟環境會導致流量和科技公司關注到餐飲?!保ㄗ罱Ц秾毻瞥龅摹肮戏?5億紅包”活動,不就是反哺實體商業嗎?)
第三個方面,相比其他行業,餐飲還屬于高利潤行業。比如家具、服裝行業、制造業等,凈利潤率只有6%左右。所以說,餐飲業還有大量競爭空間,容納足夠多的競爭對手進入這個市場。
餐飲業接下來的艱難是相對的,是從縱向來看的,但橫向來看,接下來反而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來源: 聯商網)
下一篇:2018中國消費十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