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2019 MWC的新品發布會,不僅引起現場媒體的轟動,其幾十個平臺向國內觀眾直播,也曾一度引發部分直播平臺卡頓,用戶對華為新品的關注熱情可見一斑。然而,除了折疊屏手機、5G戰略之外,MateBook系列新品也讓我們看到華為的“不簡單”。華為發布的不是簡單的一款創新產品,而是通過這個產品的創新完成智慧全場景生態的閉環。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似乎在重新定義PC,作為PC創新踐行者,讓PC這個老物種有了新氣象。
一、PC創新踐行者,讓老物種煥發第二春
過去數年,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移動辦公更多的是用手機來解決。而對于90、00后們而言,離不開手機的他們,天然對PC無感。除了每天八小時必須坐班使用電腦外,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隨時隨地的移動辦公需求中,PC的角色頗顯尷尬。
然而,用戶能完全離開PC生活和工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僅每天坐班期間電腦是基本生產力工具,而且如果PC能變個樣子,為消費者帶來花式體驗,我們應該相信,這樣的PC其實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PC了。
這一點,在此之前,其實沒有太大的想象空間,因為各大PC“元老”雖然連年發布新品,但新瓶裝舊酒,PC的玩法始終無法打動90、00等年輕新生代。
不過,歷史是在進化的進程中,當破局者闖入,事情可能就會發生變化,甚至是質的變化。
在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期間,華為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了兩款MateBook筆記本新品。這其中,就包括了智慧升級、續寫全面屏旗艦經典的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以及集合科技、智慧、時尚的主流全面屏輕薄性能本HUAWEI MateBook 14。
當余承東手持新品華為筆記本亮相時,臺下是驚呼,背地里實則是消費者的熱情。因為,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對傳統的PC已經忍耐了若干年,他們需要的是像一臺足夠創新的智能手機一般的、有“花式”的新概念PC。
一如華為消費者業務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所言,面對整個消費者筆記本的大轉型,華為要去做一個全場景、智慧生活的體驗。
尤其是基于手機的體驗,華為一直在考慮的是能不能把筆記本體驗帶動起來,這樣消費者能夠非常輕松的用各種各樣的設備,這就是華為目前重點在做的工作——全場景體驗,讓消費者能夠更好的使用華為的筆記本+華為的手機。
以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為例。在延續華為筆記本系列高端設計語言的同時,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采用了超輕薄金屬一體化設計和整體CNC工藝,渾然一體又高度精致。值得注意的是,這款PC“新物種”四邊超窄邊框鍛造出了91%超高屏占比和3:2黃金比例,搭配3K炫麗全面屏,不僅引領了全面屏風潮,還以更人性化的交互設計,讓人與PC之間不再是冰冷的。
例如,13.9英寸高清顯示屏的背后,支持的是高精十點觸控,能讓消費者真實感受手指觸控帶來的全新交互世界。而華為自主開發的三指下滑截屏,快速手勢截屏,則為移動辦公需求的用戶提供了高效、快意的全新概念的生產力工具。
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最初華為涉足筆記本業務時業界的不解,就是華為要做“PC創新踐行者”,讓老物種煥發第二春。
二、全場景智慧生活:用戶感受到的是體驗,戰略引領的則是未來
最早的PC是足夠笨拙的,記得當年為了在移動和性價比之間尋找到一個賣點,有不少廠商甚至推出了所謂的“移動PC”。再后來,在PC價格戰時期,上網本則成為了PC廠商要市場、要份額、要利潤的新噱頭。
然而,時間總能證明一切。那些已經隨風而去的產品形態,已經在用戶的記憶中消逝。而對于作為事業頂梁柱的80后,作為職場新人的90、00后,他們到底需要怎樣的生產力工具呢?
這個問題其實頗有思考的價值,如果仍然是讓他們面對冷冰冰的無任何交互體驗的PC,這實在是對不起科技進步對人機生活的顛覆和改變。尤其是,現在的用戶不僅僅是坐班,還有更多有著充分、高頻移動辦公需求的消費者,這時候,其實就目前來看,市面上的筆記本,即便輕薄,待機續航也不錯,但還是有一個突出的問題—與手機這一使用更高頻的帶有體溫的人類新“感官”之間,PC實際上是缺位的。
也就是說,在移動辦公、娛樂等多場景中,如何與手機高度和高效融合,如何讓PC不在消費者的背包里壓箱底,并且可以隨時拿出來與手機交互,進一步提升移動辦公或娛樂的體驗與效率,這是一個全場景智慧時代,對各大PC廠商和新玩家們的拷問。
而華為給出的答案是,從性能到智慧連接到唯美全面屏,將PC予以重新定義。即,延續華為PC“唯美、創新和智慧”的基因,不僅擁有生產力全面屏、輕薄便攜、品質工藝、時尚外觀等,同時在交互體驗與卓越性能方面煥然升級,為全球主流消費者帶來不同于以往的“智慧與連接”新體驗。
王銀鋒在專訪中表示,“華為做筆記本的初心就是做唯美、科技、體驗這三個基因,一個是產品要美,第二是要有科技創新,第三個體驗好。我們希望讓消費者的學習成本低一些,這方面我們會去做更多體驗上的創新?!?
以HUAWEI MateBook 14為例,作為新一代華為家族全面屏力作,其采用的是14英寸3:2生產力屏和“四面微邊框”設計,最終實現的則是90%屏占比,這對于視覺體驗、娛樂和辦公來說,可以說是打破了原有PC的“老厚重”。
而性能上,作為生產力工具,不玩虛的可謂是華為做筆記本的一條軍規。再以HUAWEI MateBook 14為例,其最高搭載第八代(Whiskey Lake)英特爾? 酷睿? i7-8565U處理器,以及高性能NVIDIA? GeForce? MX250獨立顯卡,并采用仿鯊魚鰭設計,散熱更高效,靜享舒適體驗。懂懂筆記常年外出采訪,對PC續航能力可以說是近乎苛刻的。而華為這款新品,則通過搭載57.4 Wh大容量電池,配合華為智能省電管理方案,讓懂懂筆記有了換機的理由。
PC在智能手機世界被年輕人視作“老物種”,但其實,只要是辦公,幾乎沒人能離開筆記本。而華為恰恰為不愿意用PC的用戶尤其是小美女、小鮮肉們提供了一個用PC彰顯時尚、以PC視覺觀感和全場景智慧交互體驗帶來十足的換機熱情。而對于行業來說,華為也正以大力度的創新引領甚至說是“復活”PC產業。
三、“三聯接”背后的場景與生態
今年的巴展,毫不夸張的說,華為的展館面積仍然是最大的,而從華為筆記本系列新品來看,其實未來何止于大。因為,華為MateBook新品的面世,讓我們看到以移動辦公為核心的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而且,這其中并不是虛幻的概念把玩,而是華為正在定位做 “全聯接時代” 唯一具備全場景布局能力的廠家,誓要引領PC行業為全球消費者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
華為終端的使命是三聯接:聯接移動辦公(PC),聯接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聯接人與人(手機)。華為的手機業務已經非常成功,現在隨著PC與智能家居的加速發展,一個完整的智慧生活場景正在形成。而華為 MateBook作為一個新物種,在這三重聯接當中都起到了新的作用。
懂懂筆記的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作者,他在過去三年使用過兩款筆記本,一款是小黑,一款是MacBook,他經常向懂懂筆記吐槽的是,在電腦和手機之間傳輸文件、拷貝剪貼板信息等作業時,效率低下,體驗糟糕。他甚至不得不在電腦和手機上同時登陸QQ,使用QQ的“我的設備”、“我的iPhone”來傳輸文件和發送剪貼板內容。
這是辦公場景中種種痛點的縮影,而華為的“一碰傳”則在PC和手機之間打通了辦公場景的隔閡,甚至可以說意味著萬物互聯體驗將帶給人們生活和生產方式的極大便利,用戶溝通和分享的方式也將產生革命性的改變。
PC本屬生產力工具,但是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背景下,PC則不僅僅是坐班辦公、移動辦公等場景的打通和融合,還有望在PC和家庭之間建立新的智慧場景連接,而且不僅僅是讓家庭娛樂多一塊屏幕,更重要的是將MateBook、智能手機和家庭的大屏連接起來,形成一種多屏融合、跨屏聯接的全新智慧聯接場景。
懂懂筆記認為王銀鋒舉的一個例子很有代表性:“以前我們做筆記本之前,把手機上的照片移動到PC是非常痛苦的,連根線,有時候驅動又不好,裝一個驅動,所以說傳一張照片可能需要10分鐘、5分鐘的時間,但是華為筆記本現在幾秒鐘就搞定了。華為整體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消費者得到一致的體驗,這是我們的初衷?!?
而在智能手機成為人與人交互溝通的主力神器之際,實際上MateBook也在探索人與人的聯接,無論是像PPT等文件的傳輸交互,還是在手機與MateBook之間人與人的融合互動,效率得到了提升,并獲得了傳統PC無法做到的智慧場景聯接體驗。
而如果說巴展從面積和氣勢上都像是華為的主場,那么,除了諸如首款5G折疊屏手機等技術創新外,新MateBook也稱得上是華為巴展之旅的開路先鋒,甚至在日后的市場發展中,有望打破傳統PC同質化的藩籬,將PC從生產力工具升級為全智慧全場景體驗的“新物種”。(來源:微信公眾號dongdong_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