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容營銷越發被各企業重視,他們看到了“內容”的力量,比如:和優質微信公眾號合作的原生廣告。但是,在企業主追求“內容營銷”時,也越來越陷入了一個大坑:將“內容”和“營銷”剝離;只有“內容”,沒有“營銷”。具體癥狀列舉以下三點,你們感受下:
1
追求所謂的病毒內容,要引爆全網。
但是結果呢?
——內容很吸引眼球,但內容和產品的目標用戶、品牌形象、甚至品牌認知度的提升,都沒有粘性關系。
2
逢熱點必追。
但是結果呢?
文案勞心勞力寫的“借勢內容”牽強附會,就是打水漂。
3
過度追求單篇微信文章的閱讀量。
但是結果呢?
一篇篇“10萬+”應運而生(手段你懂得),但評論、轉發率卻屈指可數。
看了以上三點,你是不是正暗自流汗,原來自己正在“只有內容,沒有營銷”的坑里越陷越深。
那么,“內容營銷”為什么會出現“只有內容,沒有營銷”的坑呢?根本原因是:不少從業者對“內容營銷”的認知誤區,他們把“內容營銷”變質為“內容銷售”。
到底什么是內容營銷?有很多種定義。在研讀了不少相關的書、內容營銷案例后,我認為理解“內容營銷”的一個很重要的點是:
內容營銷:營銷是根基,內容是一種整合性的溝通手段。
“內容營銷”要遵從“營銷”的本質。營銷就是:為顧客者創造價值,從而滿足他們的需求,并管理有價值的顧客關系。那么,“內容營銷”也一定要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不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內容,就是在耍流氓(浪費自己和消費者的生命)。
但是,不少從業者卻分不清“營銷”和“銷售”的區別。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先生在這方面的研究堪稱精辟。德魯克認為:銷售就是把你已經生產的東西,千方百計地賣給別人;不管這個人有沒有這方面的需求。營銷則是:先弄清楚客戶需要什么之后再生產。如果營銷工作做得非常完美,銷售就不必要了。他還毫不留情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說法,即營銷與銷售不一定是互補的,甚至有可能是沖突的。所以,那句“能將冰箱賣給愛斯基摩人的推銷員,是世界上最好的推銷員”就是典型的“銷售”,因為愛斯基摩人根本不需要冰箱。
理解了“營銷”和“銷售”的區別,你會發現:“內容營銷”也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即:不要想當然地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我只創造內容給那些愛我的人。但是現實中,太多從業者卻不能理解內容的商業價值,根本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只是隨大流地生產他們認為的“病毒內容”,強行發給大眾,試圖將內容銷售給他們,還夢想著“引爆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