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 Stephy Liu,贊意互動CEO。曾任明思力中國MSL China(法國陽獅集團) 全國數字營銷總監。12年數字營銷經驗,曾帶領團隊獲得2011年全球商業大獎“International Business Award IKEA”。2012年,成立贊意互動,贊意互動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公司,尤為擅長娛樂營銷,致力于幫助品牌連接中國的年輕消費者,目前贊意互動服務的品牌客戶包括OPPO、美團外賣、騰訊、優酷、滴滴、OFO小黃車、伊利、北京現代、可口可樂、杜比、愛錢進、華三等。
在這個喧囂復雜的信息時代
任何行業的成長都已經離不開娛樂的要素
甚至在很多時候娛樂化已經成為
“產業升級和品牌轉型的重要因素與方向”
所有行業都是娛樂業
這句話毫無疑問需要注入
所有企業決策者和營銷人的大腦
…
而在贊意互動CEO劉蘇看來,娛樂化早已是詳熟于耳、爛熟于心的營銷利器,在這個技術顛覆歷史的萬物互聯階段,娛樂正在深刻重構行業規則, 從娛樂化的角度、用娛樂化的方式、到娛樂化的目的,一步一步重新定義你的產品、你的用戶、甚至你的世界。
娛樂,改變營銷的邏輯
對快樂的追求
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除了吃飯、睡覺之外
“娛樂”或許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而對品牌來說
新時代的互聯網特性正在改變品牌營銷的邏輯
……
今天的消費者更喜歡網絡與娛樂結合的營銷模式,因為他們對廣告有天生的“免疫力”,對傳統營銷方式有固執的“抵抗力”。相反,趣味性、體驗性、互動性的娛樂營銷活動更能打動他們,更能激發他們的參與度。
恰如劉蘇所言,娛樂營銷并非新生產物,它早已存在、早已成型,但以往每每提及之時,大多局限為品牌所做的節目冠名與廣告植入,新時代的娛樂營銷,從本質上的最大不同則在于讓明星親身參與其中,直接一步拉近明星與粉絲之間的距離。
(贊意互動×愛錢進:這三年,你變了多少)
從大環境而言,以微博、微信、直播等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出現,整體上打破了以往明星高高在上與粉絲默默崇拜之間的溝通隔閡,實現了明星與粉絲直接交流的可能。
歸結到具體方式來看,品牌簽約代言人之后,除了常規的TVC拍攝、平面廣告拍攝、參與線下活動,更多的是在預算范圍內,盡可能地充分利用代言人本身所擁有的社交媒體資源、影視綜藝資源等,將品牌代言與藝人作品之間形成深度捆綁結合,同步宣傳同期推廣,實現品牌與明星互惠互贏的同時,又可以把明星的微博、粉絲團、貼吧當成一線營銷陣地,從而形成有機生態閉環。
同樣,在劉蘇看來:“放眼國內娛樂市場,除了電影、電視劇之外,網絡播出平臺同樣占據了關鍵一席,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視頻網站的自制網劇、網綜層出不窮,不少作品也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在此背景下誕生的娛樂營銷方式更加多元化,以《火星情報局》、《吐槽大會》、《奇葩說》為代表的花式口播廣告完全顛覆了以往品牌營銷的傳統觀念。”
今天的品牌,如果不能和消費者玩起來,讓消費者“嗨”起來,未來將很難捕獲消費者的芳心。
(贊意互動×美團外賣:趙瑞龍獨家幕后)
坦白來說,娛樂化營銷就是借助娛樂的元素或形式與產品有機結合,讓用戶在娛樂的體驗中,對企業以及產品或服務產生好感,從而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觸動消費者的心靈,以促進產品銷售的營銷手法。但事實上,隨著電影票房的井噴之勢和娛樂節目的高速增長,娛樂營銷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有時甚至會被當成品牌傳播決定性環節,不少企業也越來越不能理性看待娛樂營銷的價值。
對此,劉蘇也毫不吝嗇的向我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多年行業摸索過程,早已讓她對娛樂營銷路上的各種“坑坑洼洼”擦亮了雙眼,總結下來大抵有三:
首先,品牌必須要認清自己的傳播目標是什么。比如以提升短期銷量為主的快消品品牌,參與制作周期漫長的電影植入事倍功半,等到全部的電影制作流程完成后,產品早已更新迭代到下一款新品。
其次,目標人群是否符合。如果產品的主要受眾鎖定在中年人群身上,那品牌再參與到腦洞大開的二次元綜藝中則不甚合適,這是最基本的傳播原理。
最后,應該根據品牌自身預算合理安排。相對而言娛樂節目的冠名贊助費用價格不菲,企業更需謹慎評估投入風險與產出回報等相關事宜。
所有營銷,都要不遺娛力
娛樂營銷是現代人追求“3E主義”,即娛樂(Entertain)、體驗(Experience)和享受(Enjoy)生活狀態的需要。
在互聯網社會高強度、快節奏的環境中,普羅大眾都需要背負巨大的生存壓力,娛樂內容對于更多的人而言,是當前面臨社會壓力下的“消遣”型消費。而且消費者在接觸娛樂信息的時候,心理較為放松,因此更容易接受品牌的信息,這種心態集中體現了都市生活方式的特征,也造成了今天娛樂化流行的現狀和趨勢。
作為國內領先的整合互動數字傳播公司,贊意互動始終堅持以創意內容、傳播引爆、創新技術為驅動,在數字傳播領域為品牌客戶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創新玩法。其中,娛樂營銷成為贊意互動為客戶進行“品牌年輕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IP營銷、明星代言人營銷、粉絲團營銷以及品牌客戶的IP植入營銷等,也使得贊意互動成為娛樂營銷的先鋒者。
踏踏實實做好營銷工作的同時,劉蘇還向我們透露了一套關于“傳播前置于產品”的營銷秘籍。“當一檔節目或者一個品牌已經確定好整體架構時,首先其自身會有大致的執行策略與實施思路,基本環節設置完畢以后,我們也會直接參與其中,把一些當下消費者比較感興趣或者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的傳播點提前預埋到環節設置中去。針對不同的品牌或節目調性,制定專屬媒體傳播方案,發揮自己在整合傳播方面的優勢所在才是重中之重。”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于娛樂營銷來說,不論是接受信息、產生興趣還是直接互動、實時參與的主要受眾皆為年輕人,站在高處做決策的高層領導盡管經驗再豐富、觀點再復雜,但因為年齡限制對于整個主流娛樂人群的內心活動了解始終是片面的。
贊意互動最大的優勢在于一支年輕的團隊,他們不光是傳播者,還是實際觀看者,不光是推廣者,還是實際使用者,真真正正站在娛樂營銷的風口下,更能清楚地感受到風是從哪里而來,又往何處而去。
寫在最后:
時代需要娛樂,人們需要娛樂
品牌需要娛樂,傳播需要娛樂
這是一個娛樂橫行的時代
未來的商業終將屬于
那些能夠為人們創造歡樂、創造價值
將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感知、感受
與其產品、服務進行完美結合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