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人最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洞察”。洞察是一切營銷的核心。
按照通用的解釋,所謂洞察就是通過一定途徑了解目標消費者的需求,然后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但這個解釋還是太大太抽象。并且,我們到底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洞察呢?洞察有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套路和步驟呢?
為什么大部分人在股市中血本無歸,但偏有些人卻能賺到盆滿缽滿?
為什么大部分人和無數次創業機會擦肩而過,只能在別人成功之后喲頭嘆息?
為什么大部分人求職失敗,但有些明明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卻成功求職?
因為大部分人只懂觀察,而非洞察。
觀察是:我看到了,我知道了。
而洞察是:我為什么要去看?我該怎么看?我看到了哪些?我沒看到哪些?我該知道哪些東西?我知道了以后那我該怎么辦?
概括一下,所謂洞察,就是帶著目的性去觀察某一事物,推導出事物的弦外之音,為自己的目的服務,進而轉化成行動去達成目的。
所以,一次完整的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目的——觀察——推導——行動
1、目的
確立一個明確目的,才是洞察的第一步。任何的洞察,都是為了去解決某一個問題的,而不是胡亂的觀察。
幾年前,微信公眾號剛剛起步,大部分人是將公眾號當一個日記本去看待,純碎為了記錄心情或者追個流行;而有一小部分人,則是在一開始就帶著商業變現的目的去看待公眾號。因此,這一小部分抓住了自媒體變現的風口,而大部分人則錯失良機。
2、觀察
觀察,是洞察中的重要環節。
觀察的重點在于細節。能否抓住細節,決定了觀察的成敗。
以細節觀察力極強著稱的喬布斯,能夠輕易地看出一個字符的圓角有幾度的偏差,也能夠從消費者臉部的微表情上看出他們對iPhone新功能的接受程度。而喬布斯的卓越觀察力,除了他與生俱來的專注力與偏執性格,更為重要的是他在頂級大學里接受過的系統的字體訓練和心理學學習。
曾經還有個營銷案例,美國一家地產公司推出一個別墅群,邀請一家廣告公司做賣點創意。一位廣告創意總監在別墅的樣板房里住了一周,卻完全無法發現這個別墅的亮點,做的創意屢屢被客戶駁回。后來,廣告公司換了一位有八年地產經驗的創意人員過去體驗,僅僅用一天時間,就發現了這套別墅的賣點: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比周圍的樓盤每天提早30分鐘看到陽光。由此他創作出了廣告文案:每天比別人多享受半小時陽光。獲得一致好評。
由此可見,觀察的重點,在于你需要去學習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其次才是認真仔細。作為一個營銷人,當你在接受某個產品之前,必須花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和學習它,了解整個行業。
3、推導
推導,是洞察中的核心環節。
如何把觀察到細節,推導出不局限于細節本身的結論?這是洞察中最難,也最讓人癡迷的環節。一個牛逼的營銷人,就是一個名偵探,像卷福那樣,從對方的一個眼神,從照片中的一個細節,從音樂里的一個歌詞,推出許許多多不可思議卻又情理之中的結論。
當然了,所有的推導,都是需要和我們的目的相關的,我們沒有必要進行無意義的推導,那純粹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4、行動
一切的洞察必須轉化為行動,不然就沒有意義。
如果你在幾年前,通過洞察,發現了比特幣在這幾年的巨大升值空間,但如果沒有行動,那洞察就沒有什么卵用。
如果你在幾年前就預見共享經濟會火,但你沒有行動,那也沒啥卵用。
最后跟我念,洞察四要素:目的——觀察——推導——行動,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愿你可以早日獲得一雙慧眼,洞察這浮華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