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一款知識付費產品,需要有很多條件:獨特的內容視角、優秀的主講人、大量的用戶基礎、高效的產品體驗、足夠好的運營陪伴……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前提——要尊重用戶的需求,絕對不能是覺得用戶需要就可以,要切實深入到用戶當中去,去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與反饋,才可能做出好的知識付費產品。
1. 內容方向足夠大眾剛需
一款好的知識付費產品,必然要求有好的銷售數據,好的銷售數據的基礎就是要有足夠大的用戶基數。這點上,基于微信生態的千聊和荔枝微課就做的很到位,所有的內容都是基于微信生態內的用戶數據來決定的。
要通過數據、用戶、市場洞察來找到合適大眾的內容策劃點。可以通過網絡數據的分析,比如百度指數、微信指數;同類知識付費市場的調研,同類產品分析;用戶訪談和用戶調研的方式,找到足夠大眾剛需的內容。
2. 內容價值有稀缺性
有了大眾剛需的內容方向后,還必須讓知識付費產品的內容有不可替代性。
比如大家都在講職場求職,你的主講人是否很特別,是行業的大V、行業達人,還是企業新秀?主講人是否有獨特的故事能夠帶動用戶的消費?市場上是否找不到同類型的內容?或者是這個知識付費產品有獨特的附加價值,比如買課送線下咨詢付費等?
總結來說,有了內容方向后,要確認內容的稀缺價值,或者是主講人的價值稀缺,或者是內容體系的稀缺,又或者是附加價值的稀缺。這些都可能是用戶埋單的理由。
3. 產品要友好且高效
一個好的知識付費產品,必須讓用戶用最低的使用成本獲得足夠好的體驗。
比如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產品形式,是音頻、視頻、圖文還是直播等;內容長度和內容周期如何選擇,是8分鐘還是15分鐘,是一年更新完畢還是一個月速成,不同的內容有不一樣的選擇方式;包括內容制作的精致程度,都會影響用戶對于產品的體驗。
4. 運營注重陪伴與完聽
知識付費產品的運營不能只是一次性的銷售,更多的是讓用戶在內容中有所得。
目前知識付費中,一種比較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打卡、簽到等工具,提醒用戶完成學習;還有一種是建立線上的社區或者社群,讓用戶之間、用戶與主講人之間可能有持續的交流;同時除了課程以外,運營還應該關注的是知識付費產品的后向運營價值,比如線下活動,甚至是一些線下課程等這些都可以進行嘗試。
對于知識付費的用戶來說,陪伴或者是最好的動力。
知識付費產品作為用戶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雖然很紅火,但是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用戶更多關注的是實用性的內容。要做好一款好的知識付費產品,需要從內容選題、價值體系、產品交互與運營方式都有所側重。未來,一定會有更加友好、高效的產品體系來承載知識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