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計劃是企業的戰術計劃,營銷戰略對企業而言是“做正確的事”,而營銷計劃則是“正確地做事”。在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中,營銷計劃往往碰到無法有效執行的情況,一種情況是營銷戰略不正確,營銷計劃只能是“雪上加霜”,加速企業的衰敗;另一種情況則是營銷計劃無法貫徹落實,不能將營銷戰略轉化為有效的戰術。營銷計劃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是正確的戰略,一個完美的戰略可以不必依靠完美的戰術,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營銷計劃的正確執行可以創造完美的戰術,而完美的戰術則可以彌補戰略的欠缺,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戰略。
一個有效的營銷計劃,是怎樣的?
1,解決企業“看不見”的資產
既然“計劃”的本質是“針對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那么“市場
營銷計劃”是什么?
市場營銷計劃其實是:針對顧客認知問題的解決方案。
我們假設企業有兩種資產,一種資產是企業內的資產,比如:辦公室、公司現金流、產品、團隊等。
另一種是看不見的,存在于眾多顧客大腦認知中的資產,
比如:“顧客覺得我們產品質量好”、“顧客在購物時想到的第二個品牌是我們”、“顧客會在某個場景想到用我們的產品解決問題”等。
如果說財務計劃、運營管理計劃是用來解決企業內部資產的問題。
那么市場
營銷計劃就是為了解決企業外部“顧客認知”這項資產的問題。
比如:
“消費者不懂紅酒并不認為自己需要一瓶真的紅酒,我需要讓他們意識到紅酒的故事和價值,我們的品牌會給他帶來什么價值。”
“本地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去電商購買此類產品,我們要扭轉他們的態度,更愿意按照我們的引導去選擇。”
“消費者現在傾向于有活動才買,我們還要讓他們開始習慣日常消費紅酒。”
......
總之,你要“改變一些消費者的想法、態度和行為,從而讓情況對你更加有利”,為了做到這一點,你才需要制定一個
營銷計劃。
一系列“標準動作”的完成,才能練成“強體”
2,應該有4個關鍵點
營銷計劃,就是“為了解決顧客認知問題而設計的一連串行動”,那么比起現在很多企業通行的“大綱式計劃”,一個“方案式計劃”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它應該至少符合這些關鍵點:
1,明確你要解決的問題
2,更注重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達成目標
3,針對用戶設計行動,而不是自己
4,符合經濟性原則,配置資源
1)明確你要解決的問題
任何的計劃,必須說明“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如果問題并不明確,那么任何的任務清單就毫無意義。
比如,我們的
營銷計劃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要讓新顧客能買,第二個是讓老顧客多買。
對新客戶解決什么問題呢?對新客戶要幫他最快地發現你們、了解你們、有購買理由,然后決定去購買。
對老客戶解決什么呢?要解決他的體驗和復購問題,就是他買的時候要舒服,喝的時候要痛快,然后下一次他還能再來。
那好,我們解決這兩個新客戶和老客戶的問題,需要什么樣的方法?這樣的方法為什么比其他方法容易實現?實現這個方法需要做到那些清單任務?
這樣的話,我們的計劃才是有行動和結果意義的。再回到開頭,我們舉的那個例子,就更加一目了然。
很多時候,我們用鍵盤隨手一敲,就在短期
營銷計劃里寫上了“增加品牌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傳播最大化”,就在長期計劃里寫上了 “持續引流”、“加強轉化”等,但是都忘記搞清楚到底想通過這些計劃解決什么問題。
所以,任何的市場計劃,必須在開頭說明:我們現在面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我接下來要說的計劃能夠有效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每一個動作,都蘊含機會和方法
2)更加注重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達成目標
最重要的是實現目標的方式,而不只是目標本身。
比如當你寫“傳播最大化”這個目標時,就要寫出類似的想法:
要善于利用我們企業的自媒體。店鋪招牌、杯子、海報、派送車、廠房、酒莊里的液晶屏,都是我們的自媒體,把LOGO和品牌名都印上去。顧客看到它們一次,就相當于你做了一次免費廣告。CEO出去演講,胸前一定要印上我們的LOGO和品牌名,CEO的胸是絕佳的廣告牌。
比如當你寫“忠誠會員享受折扣優惠”時,還要進一步想想方法,比如:
我們會經常使用積分卡方式,購買我們的產品,只要買夠10瓶就可以免費獲贈酒莊品鑒酒1瓶。
但是我們會遇到積分卡換購的問題。我發現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然后就不會再去買了,怎么提高他的使用效率呢?我想采取這樣的方法:在第一次給新顧客積分卡時就累積進去5瓶酒(贈給他消費記錄而已),然后他就發現,“哇,我已經完成任務一半了,只要再買5瓶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心理在學術上叫做損失厭惡,因為我已經擁有一半了,你想剝奪我那一半不行,我還要再去買5瓶,就是這樣)
把“增加品牌公信力”當做傳播的計劃方案,就跟把“做一道好吃的菜”寫進廚師菜譜一樣無用——“做一道好吃的菜”無法為廚師提供任何實質性指導,還不如簡單說一句“少加鹽”。
所以,計劃應該更加注重過程,應該是對“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的描述,而不是簡單描繪美好的愿望。
從忠于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你就能收獲成功;
從讓消費者忠于你出發,你會徒勞無功。
3)針對用戶設計行動,而不是自己
大部分大綱式
營銷計劃,往往是從企業自身行動出發(我們要做海報、我們要做活動),而不是從用戶的行動出發(我想讓用戶產生什么想法)。
就像戰爭上的作戰計劃更多地需要包含“敵人的行動”而不是自己軍隊的行動一樣,市場
營銷計劃應該更多包含的是用戶的想法和行動。
為了做到這一點,一紙真正好的
營銷計劃需要回答類似以下的問題:
1.如果用戶怎么想,情況會對我們更有利?(比如“真正逛一次酒莊”:帶給用戶怎樣的體驗和想法,會對認識一瓶好紅酒更有利?)
2.給用戶施加什么信息刺激,會讓他們產生這種想法?(比如:告訴用戶“ 逛一次真正的酒莊”并體現吸引力,會讓他們在日后的什么場景想到我們的產品?)
3.這種信息應該如何最有效傳達到目標用戶?(比如:路牌廣告好還是自媒體平臺好?)
4)符合經濟性原則,配置資源
什么是“經濟性原則”?就是你做這件事比其他人做這件事“更合適”。
比如:你是一個賣“收藏品”的人,那么日常微博活動的作用可能就很低(收藏品是低消費耐用品,不是像紅酒是日常消耗品,不能依靠每天的互動來刺激重復性購買),你就不如紅酒做微博活動合適。因而集中精力做一次性大范圍傳播的作用可能就很高。
實際上,如果我們把計劃當做“解決方案”,任何解決方案都需要重新考慮“經濟性”——為了解決我的問題,有哪些價值被高估,有哪些價值被低估?
比如:我們的
營銷計劃中,必須要有一個出色的設計來擔當很多創意工作。有一些企業想要招聘設計師,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去4A公司找優秀的設計師。
這個方案會被我們否決了,因為不符合經濟性:4A公司優秀的設計師固然不錯,但其實有浪費——他們有一些能力,我們并不需要(比如把圖片做的非常復雜、華麗和精致的能力),而企業客戶目前的狀況推品牌是以內容為主,要求圖片清晰突出文字,不需要更高級修圖水平。同時有一些企業需要的能力,他們可能并不具備,比如偶爾幫忙剪輯微視頻、做互動圖文設計等。
這就意味著,他們并不比這些4A公司更適合雇傭這些人才。假設這個人的薪水是3萬,那么至少有1.5萬的是用來支付我們并不需要的一些能力(比如高超的修圖能力)。
最終他們應該選擇在其他渠道找到更合適的人,去完成這個任務。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無數解決方案,而做方案的人必須說明為什么這個方案比其他方案更加合適,為什么自己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更適合這個方案。
方法可以換,邏輯不能亂
來源:思成營銷(sicheng7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