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建設和終端掌控一直是國內建材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智能鎖的銷售渠道與建材行業渠道高度重疊,在如今的市場高速發展階段,智能鎖品牌該跑馬圈地,還是深耕細作,其本質是如何處理好渠道建設的數量和質量的關系。
行業發展和品牌發展的階段不同,在渠道建設數量和質量關系處理上的策略會有所差別,完全的“又快又好”不大容易實現,那么到底應該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智能鎖廠家必須深入考慮和做好的問題。
一、行業發展焦灼逼人
科技加速進步,智能家居興起,智能鎖以其便捷、安全、高顏值特性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追捧,明顯屬于消費升級類產品,切中中國經濟消費升級時代背景的發展要求。近三四年來,智能鎖行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國內市場年增長率超過了50%,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在如今不到2000萬把的基礎上達到3500萬把,這種高速增長的規模性需求呈現的商機是整個安防領域難得一見的,行業風口已全面打開是確認無疑的。
如今商機灼灼,智能鎖品牌雨后春筍般涌現,但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還高度離散,市場占有率超過5%的品牌完全沒有,與空調、電視等家電類品牌的市場高集中度不可比較,即使與直接相關的防盜門品牌盼盼、美心、王力等在消費者知曉度方面也差距甚遠。龐大的市場商機,在家電知名企業、防盜門強勢廠家、以及小米生態鏈等強手窺探智能鎖商機的情況下,后續競爭的激烈程度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無疑,現在已經進入了智能鎖品牌打造知名度、搶占市場渠道的關鍵時期,如何確立品牌的市場地位、搶占渠道資源、夯實終端動銷基礎,對絕大多數智能鎖品牌而言都是迫不及待的,機會或許稍縱即逝,厘清渠道上的營銷認識極為關鍵。
二、唯快不破的跑馬圈地
品牌的不同發展階段會對品牌的使命提出不同的要求,拋開趁行業風口謀取短期利益的品牌不講,長期發展的品牌的首要任務就是品牌知名度打造和渠道搶占,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渠道搶占效率和質量,渠道搶占成果促進品牌知名度提升,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智能鎖的渠道規劃從信息傳遞、物流滿足、利潤切割等角度都要求盡可能的下沉,以市級為單位進行代理招商是最為合適的策略,往后可能還會到縣、到區。一些品牌選擇實力省代進行二級分銷、再到終端零售,短期可能會有銷量上的滿足,中遠期卻可能會有渠道無法深耕、丟失品牌形象和市場銷量的大風險。沒有經銷渠道的跑馬圈地,就不會有終端深耕細作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品牌新生到招商的前一兩年,跑馬圈地是非常必要的,根據品牌的市場定位制定代理商和分銷商的選擇要求,先圈代理商,再和代理商一起圈終端分銷商,要點是能快則快,唯快不破,先建立起完整的渠道陣線很重要。
跑馬圈地的過程雖然制定了代理商和分銷商的選擇標準,但無論如何都會存在圈錯對象的情況出現,這是任何品牌和營銷人員都無法避免的錯誤選擇概率,這就需要在渠道的深耕細作中進行優化升級。
三、接踵而至的深耕細作
筆者做過咨詢服務的一家智能鎖品牌,在咨詢項目組未進駐前,一味依賴產品研發優勢和品牌造勢進行代理商環節招商,對終端分銷渠道的建設和終端產品零售缺乏基本的關注,導致大量代理商的市場操作盲目,銷售業績很差,廠家不滿意就換代理商,換了代理商還是回到市場沒有銷量的境況,最終通過不斷切換代理商的首批貨款獲取公司運轉的現金流,長期以往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幸好后期得到了相應的修正,市場也算真正有了起色和底蘊。
毫無疑問,代理招商動作之后就要馬上考慮分銷終端的建設,沒有終端的產品陳列、形象宣傳、銷售培訓、安裝承諾等體系的建設就不可能有產品的真正動銷,深耕細作是接踵而至的基本市場運作邏輯,也只有在這些基本動作完成后才能對代理商的代理能力、終端商的零售能力進行判斷,也才能展開優化升級的步驟。渠道建設是為了搶占市場資源,深耕細作則是為了進行產品售賣,也是為劣質代理商和終端商的淘汰優化提供真實依據,否則所有行為就會變得盲目,容易陷入渠道跑馬圈地的惡性循環。
當跑馬圈地的范圍超過營銷團隊可以服務支持的深耕細作的能力后,就必須放慢跑馬圈地的速度,將工作重心轉向深耕細作的操作層面上來,這樣才能讓圈到的地可以種糧得果實,或者說跑馬圈地并不能獲得持續的果實,耕地才是果實獲得的長期基礎。當市場通過深耕細作有了豐產區的時候,自然會有更多的地向品牌靠攏而來,品牌也就有了更大的圈地議價的能力。
智能鎖行業的叢林作戰實質上已經開啟,誰能突出重圍,產品的重要性將會下降,營銷實力將成為競爭的根本。智能鎖行業的渠道建設是該跑馬圈地,還是深耕細作,其本身有著市場自有的邏輯,認識不清、操作不當將會導致很多的品牌“起了個早床,趕了個晚集”,這也是智能鎖行業如今營銷水平還比較低下的真實寫照。
行業環境會不斷演變,商業機會容易稍縱即逝。叢林作戰時期,跑馬圈地需先快人一步,深耕細作需接踵而至,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筆者辦公室掛有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匾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國經濟的各個行業莫不是如此的淘沙風景;商業風云,營銷寫照,智能鎖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作者:王在春
華夏基石咨詢集團迪智成咨詢資深營銷師
深圳迪智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