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媒體又將面臨新一年的困境,新媒體的風會往哪個方向吹?新媒體人如何才能在新一輪的危機中絕地求生?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談2019年的新媒體趨勢判斷以及應對策略:
一、2019新媒體的趨勢
1短視頻鏖戰
5G時代的到來,更是讓短視頻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內容視頻化也勢不可擋,時長控制在1分鐘內的視頻繼續實現增長。可見,2019年,短視頻的風還將繼續吹,且吹得更猛烈。
2社群電商高漲
2018年,拼多多的上市神話刺激了眾多電商人的心。微信群里頻繁出現的砍價鏈接,在各個熱門節目中常看到拼多多Logo和“拼多多。更是讓人看到了社交電商的無限可能。
社群電商替代的是曾經如火如荼的微商群體,因為社交電商是通過人的影響力,互相傳播,推薦商品。打通了產品上下游,節約了中間環節,就可以讓價格更便宜,質量也更有保障。而且熟人之間的信用關系,可以降低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的擔憂。
2019年社群電商還會繼續發展,只是風口可能很短,而且需要投入的社群機器人或運營人員是非常巨大的,加上電商本身的高投入高風險的特性,進入要謹慎。
3“內容為王”依舊不變
一個新趨勢,比起單純的流量,更注重的是內容性。什么樣的內容才算合格的內容呢?什么樣的內容才算好的內容?
對于很多人來說,做內容不是難事,難的是做出客戶滿意、讓用戶有共鳴的內容。真正的頭部品牌在投公眾號廣告時,已經不全看閱讀量和傳播量,越來越注重內容創作者的優質內容創作能力。甲方爸爸都不傻,單純靠流量取勝的時代過去了。
因此,新媒體必須想方設法發掘更多的優質內容,通過加大投入來發掘、購買、聚合更多的優質內容,通過“優質的內容”獲取穩定增長,才是王道。
4垂直KOL受青睞
2019年,品牌方會增加對垂直KOL(即特定領域中的專家)的投資,因為垂直KOL的用戶粘性更大、信任度高,而且定位清晰、調性固定,在其專業領域中帶貨能力比大眾紅人更強,更能幫助品牌做好用戶定位。比如,KOL營銷在美妝、母嬰等行業已經是主流手段,成為繞不過去的品牌渠道。
2019年,相比頭部自媒體而言,垂直KOL會有更多機會,越聚焦,越垂直,越有可能成功。且垂直領域的自媒體已逐步打開發展空間,做好了,潛力不可估量。
5小程序告別野蠻時代
小程序作為2018年的熱門概念,“目前超過150萬開發者加入到了小程序的開發中,小程序應用超過100萬,已覆蓋200多個細分行業,日活用戶超2億”。
2018年初,“頭腦王者”“跳一跳”等爆款小程序一夜成名,就此開啟小程序的野蠻時代。利用“抓眼球、求爆款”的運營手法,打造一個百萬級小程序往往只需要一個月。到2018下半年,依靠引導分享的博眼球式小程序,常被官方警告或下架。
但臨近2018年尾聲時,有許多品牌通過小程序做到了裂變營銷,實現了到店引流。例如肯德基、喜茶等。雖然裂變玩法離不開補貼,但是實際收益卻大于成本。因此在2019年,如果你想要在小程序發力,你的目光要放在如何通過小程序解決到店引流、裂變獲客、線上吸粉、線下對接等營銷需求上。
6監管越來越嚴
新媒體內容紅線緊縮,一方面新媒體從業者會提高底線意識;另一方面,更多內容團隊會建立類似傳統媒體的“三審制度”,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所以,今年不管是新媒體大號還是小號,都要加強對內容方向的把握,若出現偏差,倒下的幾率會增大。另外,不僅圖文內容監管嚴,短視頻內容的監管同樣嚴格。
7版權意識增強
如今許多行業都開始重視版權,原創作者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版權將成為未來眾多新媒體人最為頭疼的版塊。運營者除了增強原創內容的版權意識外,如何避免“踩雷”也是未來需要學習的一門功課。因此,原創版權內容將會是未來極具紅利的一個方向。
8盈利模式多樣化
在當今這個“關注力稀缺”的時代,微博、微信、今日頭條以及各種新的社交APP,都在設法滿足用戶獲得信息、消費內容的需求。那么,用戶在這里停留時間長了,在別的地方,停留的時間就短了。
提高粉絲的活躍度,從現有粉絲、社群里挖掘更多的商業價值,積極、快速地進行流量變現,是每個新媒體人都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大部分訂閱號的頭條閱讀量在5%以內,甚至有些在0.5%,如果找到合適的方式,能提高用戶的活躍度,那么盈利模式自然也更容易摸索出來。
你可以看到這是個大趨勢,比如一條、十點讀書、日食記等越來越多自媒體線下店落地,線下紅利正成為公眾號追逐的變現模式。
二、2019新媒體如何順應潮流?
1運營角色IP化
千萬不要將你的IP定位為客服的角色,這個IP應該是公司創始人、明星員工、達人、網紅等,以增加用戶的信任,吸引用戶前來關注。
清晰明確的IP形象可以讓別人快速認識到你,并且吸引過來的人都是和你有相同興趣、愛好或特長的人;或者對你的產品、服務感興趣的人。如果運營母嬰類產品,那么可以定位成年糕媽媽那樣的母嬰專家,經常為你的粉絲分享母嬰相關專業的知識。
2做好矩陣化布局
在流量為王、渠道多樣的情況下,大小品牌的新媒體運營怎樣能跟上步伐不掉隊?那就要做好矩陣化布局。
以往做新媒體“抓住一個上升期的平臺,就可以抓住流量”。但在2019年,你要做的不是抓住抖音或微博而已,還要把你的內容發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知乎、喜馬拉雅、愛奇藝等多個平臺。
舉個栗子:品牌在今日頭條、微博、豆瓣等開放平臺與粉絲的關系屬于弱關系,而在微信公眾號上獲取的粉絲則是初步建立了強關系。在開放平臺廣泛圈粉后,通過互動活動、交流干貨等方法,將目標用戶引流進微信公眾號,進而發展至微信群、QQ群,由推廣、客服人員親自下場交流互動,將這一波粉絲穩穩圈住,培養為品牌的忠實用戶,無縫銜接完成引流。
3關注下沉用戶
如今,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滲透率已經觸及天花板,呈現流量困境的態勢。但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農村地區的用戶需求還遠遠未被滿足,市場空間還比較廣闊。北上深廣司空見慣的項目,在三四線還是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時三四線消費者也具有消費動力和購買力。
企鵝智庫的研究報告稱,“在廣大的鄉村人群、中老年群體和低學歷低收入人群中,他們對內容消費的需求遠未飽和。”在這個后流量時代,過往的經驗也許不再那么奏效,新媒體行業或將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被重構。
4提高業務能力
新媒體領域對外界變化感知最為明顯,也將最快做出反應的群體。所以作為一名專業的新媒體的人,要依據環境的變化做出調整。例如,近幾年圖文慢慢冷卻,短視頻不斷興起。這時候,做好新媒體除了能生產優質內容,還要懂點短視頻的傳播套路。(來源微信公眾號huodongheziy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