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依托于互聯網在線技術的在線教育平臺,近些年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平臺正在成為資本關注的重點對象。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科技創新環節不容忽視,其核心創新能力是平臺得以持續運營以及吸引到投資的關鍵。
新技術結合教育成關注熱點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教育行業融資總額達147.1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天有0.81個教育項目獲得融資。在消費升級、政策利好、技術驅動等原因下,2018年上半年我國教育行業VC/PE投資十分火熱,消費升級、教育前置、政策、技術、內容驅動成為影響投資的關鍵。
真格教育基金副總裁姜敏表示,二級市場對教育企業的看好,刺激了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助推了此輪在線教育領域投融資的火爆。然而,在線教育行業在資本助力下高速擴張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說部分企業估值偏高,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一些企業盈利能力仍需要時間檢驗;以及如何在高速成長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也是一大難題。
2018年的新技術教育趨勢主要有6項。
第一,智能手機上的課堂,移動學習將是教育的下一個大趨勢。第二,大數據,其有助于分析大型數據集并揭示重要的模式和趨勢,幫助教師有效利用數據。第三,云存儲,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學習,教師也可以逐個課程對文件進行排序。第四,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定制學習會得到突出重視,并有助于按照學生的強弱領域改變培訓。第五,學習中的游戲化,使用視頻游戲并將其他游戲元素納入教育可以激勵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在考試中表現良好。第六,AR/VR,這些解決方案可以讓學習變得有趣,并且可以改善課堂上的交流和互動。
不過,其也指出,對教育行業來說,企業能否盈利的核心在于最終教學效果有沒有交付,如果沒有很好的交付,就很難實現客單價值,平臺也很難做出利潤或者很難做很大的營收。
“近年來,在線一對一類型的項目比較火,這些項目中,重視課程效果和線下體驗的機構能做出利潤。但這些項目能實現規模化擴展的核心在于有沒有付費、有沒有口碑。純技術類的項目如果脫離教育本質,則會走向概念路徑。最后,要強調的是互聯網和教育,互聯網是工具,教育效果才是本質。”IT桔子特邀分析師博實如是說。
也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教育界對新技術的追捧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新技術的使用可以迅速提升學校的外在形象,獲得家長的好感,因此也就成為學校首選的“包裝紙”和“門面工程”;另一方面,在使用新技術的過程中能夠自然引發教學模式的變化,成為所謂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目標。
而網絡技術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優質教育資源的空間局限性,使得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共享成為可能。但是教育的目標不只是向學生傳遞知識,網絡上優質資源的普遍共享,并不能代替課堂教學。
在其看來,技術革命固然會帶來人類文明的一些根本性改變,但這些改變在教育中應該是相對滯后的。
文章來源 證券時報
上一篇:沃爾瑪上線“掃瑪購”告別排隊結賬
下一篇:決定連鎖企業成敗的八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