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一部3分40秒的微電影《不必偽裝,你本來就很美》在微博、今日頭條等引發熱議,并迅速登頂當日話題榜,全網總閱讀量超過1000萬。
一批隱匿在各個城市的電臺主播轉發了此條微博,青島交通臺陳勐在評論區留言:喜歡這個片子不精致的制作,粗得就像異鄉人不精致的生活,粗得如此真實。音樂體育廣播靜姝則在轉發時寫道:愿你找回你自己,這段視頻真的扎心了……精神饑餓時,你會吃什么?當我們打開手機,不自覺滑動屏幕,發呆超過半小時,是否在默默期許“發現一點光”,點亮心底里最深沉的小執念與小希望。
這則短片,不斷從各種手機端流出,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梨視頻、短褲視頻,以及朋友圈,產生了驚人的轉發量,而短片原作者竟是一個企業媒體——少海匯。少海匯是中國智慧住居行業的引領者,秉持讓生活更智能更美好的理念,選在315推出這段視頻,是想輸出一種價值觀:關愛自己,年輕的心應該更關注幸福本身。
職業不止一面。每天到處跑新聞的記者,也可能是拯救世界的超人;永遠泡在實驗室的學者,也可以用綠拳頭砸碎壞蛋嗎?超級英雄,日常也不過是個平凡人。生活不是電影,但這樣的反差也同樣存在,只不過有時我們隱藏起來的不是超能力,而是真實的自己……這是一個辦公室的三個故事,他們臨桌而坐,下了班各有自己的生活。而面對孤單、壓力、困難的時候,他們都選擇了掩藏住自己的內心,收起各種情緒,讓自己看上去很好,賣力表演也變成了一種努力。這是不是一種對生活的妥協?
故事一
聚光燈打在身上,敢不敢做回真實的自己?
深夜回到一個人的住所,安靜,白天也是如此。作為一個碼農,常常像釘在座位上一樣,加班是常態,待在辦公室里的時間很長,但與同事的距離總是隔得很遠。我覺得自己缺乏幽默感,聊得來的少,私下里有交情的更少。
我的桌前有一盆綠植,每天早上,我都花一點時間澆水、培土,然后認真地擦拭每一片葉子,它欣欣向榮的樣子,是我心里的一縷陽光……身邊的人都覺得,我的背影都很安靜。
晚上,下班回到家里,完全是另外一個我。撕下安靜的面具,“我是一名抖音大V,還算小有名氣一點,回復、互動還是很大量的,氣氛很嗨,我喜歡這種被信息包圍的感覺。”
即使“白天更符合我的性格”,但是晚上“是我釋放的時間和空間”,“一個是讓我變得快樂,一個是我生活下去”。雖然碼農的工作會比較枯燥,但是“真實的我就是這樣的我”。
故事二
赴一場精致的約會,可以去往你心深處嗎?
我是一名大齡單身女青年,長相平凡,收入普通。不到幾個月的時間,我約見了幾個人,設計了不同優雅的出場方式,當然,一見傾心者了了。外貌吸引力只是一方面,要在陌生的關系里掌握主動權,所有細節都要謹慎把控,包括發什么朋友圈,聊什么話題,該問早安,還是吃了嗎?
于是,我開始塑造一種討喜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都要保持最好狀態,從不蓬頭垢面出門,精致的妝容,衣服、鞋子、包的搭配,香水的味道,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但,其實,我自己的時候會不洗臉、不洗頭,愛看綜藝,會哈哈大笑……
“有沒有考慮精致出場,但把自在的狀態呈現在對方面前?”
“因為怕別人欣賞的是修飾過的自己,不是(喜歡)真正的自己,但是大家呈現給別人的都是包裝好的自己,第一印象會比較重要,如果我也像在家里那種狀態的話,會不會把對方嚇跑……
故事三
那些留在夜晚的時間,能否匯聚成光,照亮通往未來的路?
現在是凌晨十二點,不經意間,諾大的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在加班。兩個小時前,我的Boss打來電話,PPT、會議紀要還沒做好…“不敢拒絕”變成了超負荷的工作,每天加班,12點之前沒有睡過。
可是如果換一種狀態,Boss會接受嗎?
如果我拒絕的話,他會不會覺得我難擔大任,如果不再積極,領導還會把重要的工作再交給我嗎?上班、下班完全是兩種個性,我常常錯位,但也確信,這就是職場對新人的考驗。“所以,我常常告訴自己,就算再忙再累,我也會,咬牙堅持下去,
因為,我想在別人眼里我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在生活里或者朋友圈里,你辨別不出誰孤單,大家看起來都不錯,這就是傳說中的正能量吸引法則?當你有幸福的能力時,好運就會向你走來?可是,一旦有了人設,365天都要努力維系,累吧?
此處播放視頻
有時,你會不會也好奇,做真實的自己,有沒有人會路轉粉?僅3.15這一天打倒假人設,做回自己!
“貼標簽”換來關注?起于誤解,終于隱藏。
“撕標簽”換來自在?接受自己,與美好不期而遇。
因為你本來就很美。
看完視頻,收獲最多的反饋是:你害怕被人看輕、被人誤會、不被喜歡、孤軍奮戰,于是,你急著表達自己,絞盡腦汁告訴別人:我是這樣一個 #正直# #可愛# #文藝# #品位優雅# #審美高調# #智商非凡# #情商超人# ……的人。可是,你為什么要那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你是否有在乎過自己的感受?
最近,方太、攜程、阿里、華為都會趕在某一節日,推出一部精致短片,無論文案、畫面,十足打動人心,網絡對于企業微電影的期待也越來越高。其根源在于,盡管營銷手段與媒介形式在不斷變化,但消費者們對好內容與好故事永遠抱有期待,大家總希望用在身邊的品牌更愿意去關注人以及人的需求。作為一個企業媒體,需要有一個記錄、關注、捕捉美的鏡頭,情懷發生在時時刻刻。
上一篇:“除了上帝,什么都能制造”的公司
下一篇:通往財富自由路上的5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