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金蘋果導致眾女神垂涎,從而引發了史詩般的特洛伊之戰一樣,如今的蘋果也正成為多個產業的金蘋果,它十年時間顛覆三個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它一躍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霸主,這都引來眾多對手的嫉妒和無數公司的仰慕與模仿。
在很多人心目中,蘋果仍然是依靠產品創新成功的,只不過蒼天對于蘋果這個幸運兒太過眷顧,蘋果竟然連續拿出了3個足以翻盤的產品。
蘋果產品的唯美設計更助長了這一想法:消費者發瘋地購買蘋果的產品,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設計做得太好了,簡直讓人無法拒絕。因此,如果要打敗蘋果,只要拿出一個殺手級產品和應用就可以了。
但迄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公司靠模仿蘋果成功。蘋果的成功就像夜空中的夜明珠一樣,灼灼逼人,但沒有一個凡人能將之握在手中。
山寨之潮
蘋果的成功經驗在試圖模仿蘋果的企業看來,可以歸結為三個:
第一是移動互聯網終端延伸戰略。在這方面,最大張旗鼓的是中國的聯想。
柳傳志和楊元慶在并購IBM 的PC 業務部門之后,已經篤定了繼續走IT 終端制造的道路,但幾年時間內有點創新乏力,甚至在至關重要的手機業務上差點認輸。最后,柳傳志終于找到了蘋果這個學習的好榜樣。在聯想看來,蘋果的成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市場蘊含著巨大的金礦。聯想正在試圖復制蘋果成功的路線,瞄準蘋果公司,全力加速向移動互聯網進軍。
2010 年4 月19 日, 聯想集團宣布正式啟動移動互聯戰略,并推出樂Phone、Skylight、ideapad、U160 等移動互聯終端。其中,樂Phone最是引人注目,因為這款產品基本上是以iPhone 為假想敵設計的,在功能和外觀上十分相似,但價格卻比iPhone 便宜一半,試圖與去年攜手中國聯通進入中國市場的iPhone 一較身手。然而,效果卻不佳:根據媒體有關數據,iPhone 雖然價格比較昂貴,但因為品牌堅挺,目前銷售量已經超過100 萬臺,這還不算中國市場上流通的水貨,而水貨的比例一般被估算為與正品一致;而樂Phone 這個翻版iPhone 雖然價格便宜量又足,但他們只能期待到2010 年底銷量達到100 萬臺。
第二是產品設計。蘋果產品的經典設計被認為是其成功的法寶和品牌高端形象的基礎,于是,山寨蘋果產品的浪潮高企。在蘋果2007 年推出iPhone 之后,幾乎所有手機品牌包括諾基亞、黑莓、三星、LG 等,馬上擁抱了觸摸屏,而且其產品設計無論怎么看都怎么像iPhone在中國,蘋果設計的模仿者中,最明顯的是魅族和OPPO。
2009 年2 月,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智能手機——魅族M8,這個外形與iPhone 相近的國產智能手機,迅速登上了熱銷手機排行榜的首位,并被廣大網友譽為“國產機皇”。M8 被稱為“最像iPhone 的山寨機”,比iPhone 晚上市的M8,在硬件方面,幾乎都有對標iPhone 的、針對性的提升,因此一直被指責抄襲iPhone。OPPO 手機則堅持用戶界面、外觀獨立設計,同時重金開設專賣店和專柜,大力進行廣告推廣,試圖像蘋果一樣塑造OPPO 時尚和相對高端的品牌形象。然而,這兩位模仿者被認為是“酸蘋果”,產品仍然停留在山寨印象之內,脫不了抄襲的名聲,更不要奢望借此樹立高端品牌形象。魅族高配置的MP3 不敵蘋果iPod 就是一個證明,最后魅族不得不開始做手機代工。
內容之風
硬件拼不過,對手們試圖從軟件和內容上抄小道,但他們沒想到,這更是蘋果的強項。蘋果在渠道平臺方面的優勢如今已經超過硬件的設計,其商業模式創新就是以硬件為誘餌和平臺,主打軟件+ 內容(平臺應用)。
對于蘋果公司來說,AppStore 的成功不僅本身能帶來銷售收入,更為關鍵的則是其能夠推動手機產品的銷售。iPod 和iPhone 的成功誤導了很多智能手機廠商,蘋果AppStore 瘋狂的下載量和開發者的趨之若鶩讓他們認為智能手機的成功應該在軟件平臺上想辦法,于是各大競爭對手爭相開設軟件商店,一時間各種新鮮名字讓消費者無所適從。諾基亞推出了自己的應用軟件商店Ovi,谷歌推出了自己的AppMarketplace,摩托羅拉也有Shop4Apps,號稱操作系統開源和兼容性強;MTK、天宇、宇龍酷派和康佳通信等國產品牌手機也學習諾基亞,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手機應用商店,而宇龍酷派更是采用了免費下載的模式。
這些模仿者雖然出盡法寶,有的甚至收費比蘋果還便宜許多,但都無法趕上蘋果的勢頭。目前多家應用商店,只有蘋果仍舊強勁,下載總量達65 億,應用總量超過13 萬,平均每天新增應用幾百個;緊隨其后的Android Market,盡管應用總量超過2.5萬,日均應用增長已達到100 款,但由于開展收費模式較晚,終端的市場數量仍舊不足,開發者很難盈利,甚至連Gameloft 這樣的企業都已經暫時退出Android 游戲的開發;終端巨頭Nokia 的OVIStore,覆蓋用戶遍布全球,但在發布后3 個月內,應用下載量僅為1000 萬,而且雖然諾基亞擁有市場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Symbian 和智能手機用戶群,但是在游戲、音樂、商務應用等方面都沒有突出的競爭力,并且它的終端消費者中習慣消費應用和內容的比例并不高;谷歌雖然通過將Android系統對外開放,得到了不少終端制造商和運營商的支持,但是目前用戶數量仍很少,每天新增應用程序也僅為15-20 個;至于中國移動的MM,由于覆蓋終端繁雜、開發人員有限、用戶消費習慣等諸多原因,業務推出至今沒有出現井噴式的增長,今后一段時間仍將保持平穩走勢,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