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瑞敏,更為人們熟知的是其海爾集團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張瑞敏以其創造全球化海爾品牌和創新管理模式的卓著成就而贏得廣泛贊譽。但事實上,他同時是十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此次也在企業家十八大代表之列。從1992年參加十四大開始,到現在參加十八大,張瑞敏能參加5屆黨的代表大會并非偶然,他以自身的努力,不僅造就了海爾,也造就了自己。張瑞敏領導下的海爾都隨著國家時代的脈搏而共同飛躍,走在時代的前沿。
??掄錘未嘗不是一種震撼教育,1985年,物稀為貴,國內冰箱更是稀缺產品,而且當時的海爾已經是一個虧損147萬、人人都想離職的破廠,更是雪上加霜,張瑞敏初上臺就接到顧客投訴,信上說不論怎么挑,海爾冰箱都有毛病,只能勉強買走。之后,張瑞敏進行徹查,發現76臺缺陷冰箱,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張瑞敏帶頭,親手砸向冰箱。張瑞敏不是不可惜這76臺冰箱,最終以三年后拿到國內冰箱行業第一塊國家質量獎金而告終。 如果當初沒有這種掄錘,生產者沒有引起重視,引以為戒,不知今日白色家電又是怎樣的格局。
??但張瑞敏抓住了這個契機,海爾領先同行業其他業者一步,創造了海爾的歷史,也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張瑞敏說,海爾如何創業成功將近28年的時間,能夠發展到今天,始終把人放到第一位。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這一思想。任何時候,他都牢記這一點。
??我不是傳奇 只是個不斷追求成功的人
??也許大家已注意到,這些年,張瑞敏刻意逃避媒體的閃光燈,直到這兩年人們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在重塑一個新的海爾,一些做法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昨日發布的2011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海爾集團以1405億多元的營業收入位居第63位,盡管較2010年的排名下滑了16位,但是較2010年500強榜單公布的營業收入1249億多元,增長了150多億元。要知道,海爾是在張瑞敏的帶領下,從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家電第一品牌。
??“海爾的成功在業界是一個傳奇,而您素有管理教父之稱,您覺得自己是一個傳奇人物嗎?”聽到記者這么一問,張瑞敏笑了。停頓了一會,他說:“我覺得自己并不傳奇,只是一個不斷追求成功的人,不要被時代所拋棄就行了,但是這個太難了,因為現在互聯網發展的步伐太快了,而我現在就是在緊跟時代的步伐。”
??張瑞敏說,沒人敢說自己是成功的,如果說自己是成功的人,我看就可能離不成功不遠了。就像奧運冠軍一樣,當他走到領獎臺掛上金牌的那一剎那,他就已經不是冠軍了。”
??只要找到路 就不怕路遠
??他是海爾神話的締造者,亦是中國當代企業家群體的榜樣人物,身為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張瑞敏,不僅將海爾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推向世界,而且身體力行打造出一套海爾模式,管理圣經。
??張瑞敏指出,商業模式對于一個加盟好品牌企業尤為重要,而中國企業到現在為止,沒有屬于自己的管理模式,都是學習西方的,也在一直不斷的探索。張瑞敏稱,不管如何,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因為只要找對路,就不會怕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