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戰略規劃”這個詞比較熟悉,對“戰略管理”這個詞也許沒有那么熟悉,其實戰略管理是涵蓋戰略規劃的整個核心的流程,華為現在叫DSTE,后面我們會把整個戰略管理的定義展開來講。
華為的戰略管理2個顯著特點,一個叫以客戶為中心,另一個叫以目標為導向。
一、以客戶為中心
我相信所有了解華為的人都知道這是華為的魂,但是我想分三個層次來展現一下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魂,具體在業務場景中,它具體是怎么對應的。
第一層次:客戶界面的以客戶為中心
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我曾經帶過一批法國的客戶,有一個四五十歲的女士,我帶她來中國拜訪上海移動和江蘇移動的老大。我們飛機大概是早上5點鐘左右,很早就落地,這位法國女士跟我說:很不好意思,我沒有帶名片。
如果見華為的人也沒什么,但她是見上海移動和江蘇移動的老大,沒有名片是蠻失禮的。我說沒有關系,我盡快幫您解決這個問題。
大概到下午3點鐘左右,我們的客戶部門帶來一個精美的名片,給到這個法國的女士,名片上有法文也有英文,當時那位女士就震驚到了。
其實這件事可以響應一句話——用規則的確定性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法國女士發生的情況是不確定性的,但是我們之前肯定碰到過這樣的場景,我們用規則的確定性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本質上是我們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我們讓客戶在我們每個觸點上保持敬畏的心,讓客戶有非常好的感受。當然這件事情講起來應該說算是做的蠻好的,但是這個在華為算是最基礎的以客戶為中心。
第二層次:內部流程以客戶為中心
這個非常關鍵,在整個華為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這個是最核心的、能夠實操落地的以客戶為中心。
華為有一個產品線的邏輯,所有的產品線應對的客戶是直接應對客戶的,跟客戶的交易是不需要經過其他方的。很多公司設計的產品線其實跟客戶沒有辦法做直接交易。
我在英特爾待了兩年,英特爾的產品設計跟華為的產品設計邏輯一樣,它是直接面對著客戶需求的,基于客戶需求設計產品線。如果客戶需要解決方案,我們設計解決方案產品線,是完全基于客戶需求的設計。
當然淺層次的你會看到一個產品線的設計,那么再拉通這個管理體系,比如華為當年從問題到解決(ITR)的流程,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來設計的,設計的直接邏輯就是:基于這個問題在客戶那里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來確定這個流程。我們先不管這個問題對公司、對產品有什么價值,先看對客戶的影響,看客戶基于這個問題有什么反饋。
第三層次:文化上以客戶為中心
最本質的是文化以客戶為中心,再舉個例子:
產線和銷線的“以目標為導向”是華為戰略執行的中軸,在上面協同兩者的就是戰略規劃。如果沒有戰略規劃,產線和銷線之間的協同、未來的方向、自己的路徑都會成為問題。
我們講一下開篇的問題,什么叫戰略管理?戰略管理不是戰略規劃,戰略管理的范疇本質是管理,戰略規劃更多的是講的對行業的理解。戰略管理其實跟行業并沒有那么強相關,本質是管理。
戰略管理是指公司確定愿景和使命,通過外部的戰略洞察,自身能夠確定戰略目標(剛才講以戰略目標為中軸),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指三到五年的戰略規劃),再完成年度業務計劃(就是指第二年的戰略規劃或者叫年度業務計劃),并推進資源的配置落實執行,監管、監控目標完成的動態管理流程。
戰略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讓你資源配置最高效,讓你的投資回報最高。這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
我把整個戰略管理流程大概講完了:
第一個流程叫戰略洞察;
第二個叫戰略制定,就是制定三到五年的中長期戰略規劃;
第三個叫戰略解碼,或者叫戰略展開,就是制定一年的業務計劃;
第四個是戰略的執行與監控,這個部分就是最后對整個戰略的落地實施進行監控和管理,這是一個動態的流程。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lanxueyan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