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茅臺的市值超越了帝亞吉歐,成為全球烈酒第一品牌,茅臺的股價也不斷攀升,屢創新高。茅臺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地位也越來越牢不可破。面對這樣的大好局面,茅臺集團領導卻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不但沒有趁機擴張勢力,反而加強了品牌管理的力度,一舉砍掉了近八成的子品牌,力保茅臺品牌的高標準、嚴要求。9月26日,茅臺集團舉辦新《品牌管理辦法》發布會暨宣貫會,宣布對集團旗下子公司品牌運營提出更為嚴格的管理規范,涉及產品審批、品牌使用許可、廣告宣傳、首席質量官設立等新規則。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瘦身行動,號稱“茅臺集團反復醞釀了一年多的時間,并成為集團今年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以及茅臺集團各職能部門、子公司運營商首腦齊聚一堂,足見對本次發布會的高度重視。
1品牌產品大瘦身
茅臺集團旗下曾經有多達214個品牌、2389個產品。據茅臺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除貴州茅臺酒外,茅臺集團各子公司共清理品牌155個、產品1983款,清理后剩余59個品牌、406款產品。品牌瘦身超過七成,產品瘦身更多,超過了八成。
過去茅臺集團下屬的保健酒公司、技術開發公司、習酒公司等都存在品牌較多的現象。而此前這些公司開發各種貼牌產品,旗下很多的品牌產品價格很低卻打著茅臺集團出品,這對茅臺的品牌價值造成了一定的犧牲和傷害。
從今年年初開始,茅臺集團就下大力氣壓縮開發品牌數量,這次提出的《品牌管理辦法》更加明確地提出,要求每家子公司保留的品牌數不超過10個,每個品牌的條碼數不超過10個。
2品牌使用規范深化細化
茅臺現行的《品牌管理辦法》發布于2006年,在2015年曾進行過修訂,對推動茅臺品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但從當前客觀情況來看,國家品牌工作總體戰略、政策環境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茅臺對原《品牌管理辦法》進行了適時的深度修改。
這次提出的《品牌管理辦法》,要在9月26日到12月31日期間,在集團成員及品牌運營商中全面貫徹。在落實上,茅臺集團將會成立品牌管理委員會。該舉措就是為了強化茅臺品牌管理工作,提升茅臺品牌整體形象。
除了品牌和產品之外,《品牌管理辦法》的內容已經細致深入到了方方面面,不僅對茅臺集團各類商標、專利、榮譽,乃至廠歌、廠旗、茅臺酒裝潢等制定了嚴格的使用規范;同時對專賣店申請、開發品牌和定制酒管理、采用“窖藏”等通行詞語命名等進行了詳細規定;甚至對于微博、包材和信箋紙等使用茅臺標識的情況都有規定,明確了定位準確、合理使用、誠實守信、優勝劣汰的品牌管理原則。
3從產品思維到資本思維
市場競爭的法則已經越來越明白地昭示,只有優秀的品牌才會獲得市場認可,才能贏得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茅臺集團對旗下品牌進行了大浪淘沙式的洗禮,成效顯著,但仍有諸多環節的工作需要理順。茅臺希望通過加強品牌管理,各個子品牌能夠嚴格產品品質、夯實市場基礎、樹立消費口碑、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和鞏固講良心、品質好、守信用、守底線的優秀品牌,形成強大的品牌集群,為集團公司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為品牌瘦身,并非茅臺集團的創舉,事實上,近兩年來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西鳳酒等知名酒企都在“瘦身”上大動干戈,品牌的精品化、聚焦化已經成為白酒行業的大趨勢。
據財經評論家分析,太多的子品牌運作,會在食品安全和經營管理上制造更多的風險。從長期來看,對于茅臺這樣的價值型白酒并沒有太多好處。為了長遠的發展,“聚焦”和“瘦身”是價值型白酒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有股市支撐的酒企。從經營方面、產品盈利方面、資本盈利方面都需要這樣做,過去僅僅是產品思維,現在還要疊加資本思維。在這條路上,明智的白酒企業都會殊途同歸,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