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另一位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雙方分別代表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價值曾經隔空互“懟”。宗慶后認為互聯網擅長炒概念,把實體經濟搞暈了。而馬云則稱,一些傳統企業躲在繭里,遲早會因為落后的思想被淘汰。
兩種品牌的隔空“交鋒”,不上車就喪失了紅利
這樣的“互懟”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頻頻“過招”的今天,已經成為常態。雖然我們不能一面倒地給出“對與錯”的結論,兩者并非完全對立,更不是誰取代誰的關系,但他們背后其實代表的是兩種品牌的“交鋒”,是不同“時空”間的對話。
近年來,各行各業涌現出了一大批諸如小米、三只松鼠、裂帛等典型的互聯網新興品牌,他們高舉著互聯網的大旗,用社交式的玩法,講著情懷與故事,與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系,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有些曾經婦孺皆知的傳統品牌,雖然生活中處處可見,但年輕人對這樣的品牌的認知、認可度并不高。
玩音頻的舍得酒業,很擅長與年輕人“打交道”
拿如今在年輕、中產人群中比較時髦的互聯網音頻平臺來說,相信很多人對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FM等并不陌生,這些平臺動輒有數億的注冊用戶,日活用戶能達到1000萬以上。最近無意間聽到了蜻蜓FM上一檔《舍得智慧講堂》的音頻節目,這檔節目是舍得酒業與蜻蜓FM共同打造的自制音頻節目,由著名經濟學博士馬紅漫擔任主播,分享一些俞敏洪、雷軍、劉強東、董明珠等30位中國成功創業家的智慧人生,節目非常自然地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舍得智慧,以講述故事的方式,融入到了企業家成長史和商業智慧中。這種用互聯網音頻方式娓娓道來的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們特意去查詢了下節目的數據,按對外公布的數字,自從7月份上線以來,這檔節目累計播放量超過4800萬,單期播放量均在100萬以上。其實,與娃哈哈一樣,沱牌舍得酒業也是一家名族品牌,但卻在互聯網的時代活出了年輕態,走到了潮流前沿,搶到了互聯網音頻這一內容消費的紅利。無論是從效果,還是創新意識上,在互聯網品牌與民族品牌涇渭分明的今天,舍得酒業的新玩法,都值得大多數的老品牌學習。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如今新崛起的中產、年輕主流人群,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偏好發生了變化,日常重度使用的應用形態也發生了改變,任何一個品牌都需要洞察受眾需求,并作出選擇。舍得酒業之所以找到蜻蜓FM,首先蜻蜓FM擁有3億用戶,其次,蜻蜓正避開同質化的雷區,在自制音頻節目上不斷發力,最早與歐萊雅旗下品牌合作“寶石電臺”,講述現代女性的故事;去年11月,由編劇史航團隊操刀,知名演員王學兵、張譯用聲音來演繹角色,上線了獨播廣播劇《太平洋大逃亡》;[NextPage] 而后又聯合這幾年火爆的高曉松,獨家上線《矮大緊指北》,據說付費用戶已經超過了10萬人次。
所以說,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今天,本就沒有新品牌與舊品牌之分,只要民族品牌能參透新的消費者關系,重構與年輕人群溝通的通道,與他們打成一片,民族品牌同樣能煥發新活力,玩出精彩,繼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