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百雀羚、回力等一大批“國貨老字號”憑借獨具特色的懷舊營銷,重回大眾視線,也讓企業看到了懷舊營銷的巨大商業價值。這說明了,懷舊是營銷中的常用手段。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懷舊營銷好像只適合“老品牌”,因為似乎只有老品牌才有“舊”可懷。如果你也這樣認為,那么請問,為什么推出僅僅 5 年的年輕品牌“江小白”也能靠懷舊文案迅速圈粉呢?
或許你覺得,這是個例,不好意思,國外有學者對 1000 個以上的商業廣告樣本進行內容分析, 發現大多數廣告主題都蘊含著懷舊元素,其中使用懷舊的平均時間達到全部廣告總時間的 10% 以上,這充分說明了,懷舊是營銷中的常用手段。
我們為什么會懷舊?
想要知道如何有效挖掘品牌的懷舊意義,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們為什么會懷舊?
懷舊是指個體對過去的渴望,渴望對象可以是過去的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個地方,更多地是和溫暖的過去,快樂的童年等相聯系。
雖然,一些開心的時刻,比如紀念日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會觸發我們的懷舊傾向,但大量研究表明,壓力、恐懼、不滿等負面情緒更容易引發懷舊,即逃避型懷舊。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過大,非常需要這種短暫的逃離,以舒緩壓力。《那些年》、《致青春》等懷舊電影就是因為滿足了人們的這類需求,從而大獲成功。
老品牌如何懷舊?
老品牌的懷舊通常有 2 種:1.以消費者為中心,回憶過去該產品的使用場景,增加親切感;2.以產品為中心,展現品牌歷史,增加信任感。
1.以消費者為中心
真實懷舊
對于過去曾使用過該產品的消費者而言,回憶過去真實的使用場景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并不是單純的懷念產品,而是和產品相關的情感,營銷的落腳點要在“情”上。
比如,南方黑芝麻糊 1990 年的經典廣告中,“小時候,一聽見芝麻糊的叫賣聲,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勾起的是消費者對童年,對親情的懷念。
模擬懷舊
模擬懷舊是指消費者通過歷史、文學等渠道間接懷念過去。
比如,鐵達時手表的《天長地久·空軍篇》廣告,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說的是一對剛新婚不久的夫妻,因為戰爭的原因,即將生離死,臨行前,丈夫送給妻子一塊刻有“天長地久”的鐵達時手表,同時,整個廣告唯一的一句文案響起:“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文案也成為大眾傳頌的經典。
雖然消費者大都沒有經歷過二戰,但電影般的展示手法,使得消費者可以產生很強的代入感(和我們平常看小說、電影會產生代入感類似),對這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感同身受,進而把產品和“愛情”聯系起來。
2.以品牌為中心
集體懷舊
集體懷舊是對文化、國家、某段時期的懷念,國內老字號品牌非常適合用這種方式激發大眾的民族情節,
模擬懷舊
和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模擬懷舊不同,以產品為中心的模擬懷舊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品牌和產品,消費者的代入感不及前者強,一般在品牌周年紀念的時候使用。
代入感不夠,就只能靠創意來湊。比如奧利奧100年周年紀念廣告中,奧利奧用自己的產品(奧利奧餅干),創意地展示百年里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里程碑事件,既展示了產品,又勾起了消費者的記憶,并且,通過極佳的創意設計促使消費者自發傳播。
老品牌懷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將老舊的形式和和現代化元素相結合,否則,很容易讓人產生“土”的感覺。
比如,回力鞋之所以能重新大火,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歐美時尚達人和國內一線明星對它的喜愛。回力自身對品牌的升級也非常成功,產品的展示模特都采用了時尚的年輕人,文案中也出現了許多網絡流行詞匯,比如“悶騷”、“宅”、“浪”、“調調”等。
百雀羚的“年輕化”更為徹底,對于年輕人感興趣的創意類型,百雀羚廣告幾乎都有涉獵,比如惡搞型的《俗話說得好》,一鏡到底型的《和時間作對》《生活像個盒子》,動漫型的《漂亮面對》,甚至在二次元聚集地“嗶哩嗶哩”開設了自己的專題主頁。
新品牌如何懷舊?
新品牌利用懷舊營銷的難度相對較大,因為品牌本身無“舊”可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也無“舊”可懷。
不過,新品牌可以借助懷舊營銷增加自身的情感價值。比如,誠品書店(雖然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但其懷舊營銷的方式也適合新產品)的文案就透露出濃濃的懷舊氣質,鼓勵人們放慢生活節奏,回到過去的簡單生活:
這樣的營銷方式使誠品書店獲得了“簡單快樂”的享樂價值,不再只是單純的售賣圖書的地方。
江小白早期的文案通過對青春的懷舊,成功打造了“青春小酒”的形象,同樣使得自己的產品獲得了更豐富的情感價值:
小結
一些開心的時刻,比如紀念日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會觸發我們的懷舊傾向,但大量研究表明,壓力、恐懼、不滿等負面情緒更容易引發懷舊,即逃避型懷舊。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過大,非常需要這種短暫的逃離,以舒緩壓力。
老品牌的懷舊通常有2種:1.以消費者為中心,回憶過去該產品的使用場景,增加親切感;2.以產品為中心,展現品牌歷史,增加信任感。
新品牌利用懷舊營銷的難度相對較大,因為品牌本身無“舊”可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也無“舊”可懷。不過,新品牌可以借助懷舊營銷增加自身的情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