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門店”的場景價值
從“喪茶”“分手花店”到“知食堂”,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開設品牌快閃店來實現品牌內容和營銷活動立體可視化,走進消費現場,營造營銷話題,吸引到店流量。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亦或是認同效應都表明了環境或群體對一個人產生的強烈的暗示性和影響力。快閃店模式也是利用了人們的心理狀態,選擇人群密集的商業中心,激活圍觀參與的欲望,加強品牌曝光;用戶群體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預設;營銷痛點切中消費者的心理痛點,觸發共情;創新的活動形式也激發了分享,形成二次傳播。
2科技賦能的新營銷形式
新技術給傳統門店注入了新生,借助科技手段吸引到店流量,豐富用戶體驗,促進消費增長。
一是科技給產品賦能。如《神偷奶爸3》上映期間,麥當勞聯合《神偷奶爸》制作小黃人周邊玩具,并將小黃人圖案印在新品爆漿芝士雞排堡的漢堡頂上,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只需用手機QQ的AR掃描功能去掃堡頂的小黃人圖案,就能捕捉一只小黃人并實現自拍分享。又如支付寶的AR掃福活動,三星的Gear VR(虛擬現實頭盔)提升用戶玩手游的場景體驗,VR演唱會的沉浸式觀感等活動都吸引了用戶流量,贏得話題效果,促進銷售。
二是科技給銷售賦能。優衣庫的VR試衣間與戶外運動品牌諾詩蘭(Northland)都在銷售環節賦能科技。基于產品特性,戶外運動品牌基于使用場景,利用VR技術開展體驗場景營銷。在新款旅行沖鋒衣上市之際就在自家的門店配備一款VR一體機和VR眼鏡,播放以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的旅行視頻《天生旅人穿越甘南》,用VR技術讓消費者即使身處視頻營造的虛擬環境中也能得到真實感,實現互動觀影,通過視頻激起用戶去旅行的沖動,促進了購買的欲望,產品的原生植入也實現了品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