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下半生可能無法再次站起來自暴自棄?啃老、乞討?還是結束生命?
抑或是重新站起來……
“殘疾了,就從頭再來!”
我最懂得殘疾人的痛苦與渴望
都是回憶。那是5年前的某一天,我廠里來了一對身高只有1.2米左右且駝背的殘疾人夫婦,他們是從吉林省蛟河市自帶干糧用了3天的時間趕來的,男的名字叫司書田。他對我說:“我們這次來,不是叫你可憐我們,也不是叫你贊助我們,只求你把機生豆芽技術好好教給我們,讓我們也能走上自己的創業致富路子。”【孫繼發告訴我,當時對他觸動特別大,感覺捐款、捐物不如給殘疾人捐技術。】
說實在的,他們這種身體條件,是不適合生產豆芽。但是,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殘疾人特有的精神,覺得他們就是自己學習的榜樣。于是,我用最低的價格賣給他們兩臺豆芽機的同時又無償贈送了兩臺。他倆回去后,把豆芽生產搞得紅紅火火,還注冊了自己的豆芽品牌。
“看到他們走上了創業致富路,我心里格外高興。”科華集團創始人孫繼發回憶道,后來,我就想能不能通過捐技術,讓殘疾人有一技之長,能長流水不斷線維持生活。
因公負傷
1992年的夏天,從信陽陸軍學院士兵預提軍官培訓大隊深造回來后,孫繼發由專業軍士提為上尉軍官,主要負責軍地兩用人才培訓班的教員。在一次軍事訓練中,發生了訓練事故,導致脊椎神經受傷。
孫繼發在醫院醒來的那一刻,他老婆哭著說:“繼發呀!大夫說,你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了,以后……我們咱們怎么辦……。”
聽到這句話的孫繼發愣住了,繼而,他激動地吼了一句:
殘疾了,就從頭再來
成為殘疾人后,我的一家都失去了以前的歡樂。我的父母都年事已高,老人當面鼓勵我,背后卻偷偷抹眼淚。我的妻子在我傷殘那年才24歲,兒子才兩歲多。為了幫我盡快康復,妻子每天給我按摩4個多小時,天天都為我擦洗身體,在我臥床的五年多時間里我從沒生過褥瘡。
當時,我的工資每月才五六百元,加上治療和康復的費用,家中生活非常拮據。后來,妻子用在老家學會的土方法生豆芽,賣給附近的食堂單位。由于老辦法都是人工淋水、攪拌,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生長很難控制好,不是生長慢就是爛芽。
看著妻子忙碌而勞累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孔,我的心里非常難受。【在問及情緒穩不穩定時。孫總說,當時情緒波動還是很大,會時不時的發個脾氣,摔個東西。這個是經常的。】總是在想,從頭再來的第一步該怎樣邁出去?我想來想去,覺得只有坐起來、站起來,再能考慮下一步。經過3年的治療和康復鍛煉,我終于從床上坐起來了,后來在別人和拐杖的輔助下,可以扶著墻慢慢的走一走。盡管步子邁得很小,走得很慢,但我卻覺得能站起來就是最幸福的人。【孫總告訴我,躺著的時候,就像是住在平房里,坐起來的那一刻,感覺就像住在高樓的那種感覺。】
站起來后,我就搞個家電維修部。一來可以發揮自己的一些特長,貼補家用;二來可以多接觸一些人,跟人家聊聊天,心情也好一點。正是有了搞家電維修積累起來的經驗和資金,才為后來創辦濰坊科華機電設備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為了減輕妻子的勞動強度,提高豆芽生產質效,我設計出了能自動控溫控水的柜式豆芽機圖紙,請人幫忙把家里的碗櫥改裝成了簡易的豆芽機,經過試驗后又進行了改進,搞成了金屬材質的自動控制豆芽機。
連我自己也沒想到的是,從此對機生豆芽技術的研究一發而不可收,機生豆芽技術也從“家用”變成了現在廠的主打產品。北京奧運會那年,我萌生了一個想法,用物理的方法去解決豆芽和芽苗生長的問題,徹底解決之前加添加劑的問題。
經過2年的研發,我終于研發出了模擬生態微循環機生豆類芽菜新技術。這套新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豆類芽菜機內,采用微電腦綜合調節控制方法,模擬大自然植物生長綠色小環境,多種生態方式相結合,優化豆類芽菜生長過程中的微循環,為綠色豆類芽菜生產創造最佳條件,充分激發芽豆自身的生機與活力。
我要像顆流星,把光留給人間
有位劉乃輝的殘疾人,他不僅讓我收獲了感動,更讓我學到了殘疾人如何感恩的優秀品質。他是第一期培訓學員,第一次做出了豆芽,首先想到的是回報社會,先送到社會福利院給那里的孩子們吃。
在知道劉乃輝在回報社會,我心里久久難以平靜。我沒想到,一臺小小的豆芽機,不僅能改善殘疾人的物質生活,還能提升殘疾人的精神追求。
他告訴我,自己一歲時得了小兒麻痹癥,跑不了路,無法正常工作,但是有了豆芽機,在家里就能掙到錢,一天能賣一百多斤,一家四口又有了一項新的經濟來源。所以,想著能幫助一點是一點。【孫繼發告訴我,像劉乃輝用豆芽機致富后,回報社會的殘疾人學員還有很多。也是在不斷激勵鞭策他自己。】
“我覺得,把這個創業致富項目放大給別人,復制給別人,幫助身邊的殘疾人也致富了,就會感到更幸福。”孫繼發表示,目前這個項目正在運作之中,為讓公益愛心傳遞下去,每個幫扶的殘疾人每月返還200元基金注入基金池,繼續幫扶下一個殘疾人,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這樣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實現脫貧致富。
下一篇:廣州存錢筒公司揭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