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用年齡標簽定義消費族群,這件事情在現在的時代可能變得“不切實際”。因為互聯網的賦能,大家對更多的資訊有消化、吸收、參與的能力,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講,選擇更多了。
創新決定高度
過去傳統的營銷方法有定位理論、區隔理論,在某些層面來講是不嚴謹的,因為在一開始就已經把可能潛在的客戶給局限了,在一開始就已經把你的客戶制式標簽化,反而看不到顧客可能被開發的需求和潛力。
舉一個例子,在開放多元、參與至上這件事情上,大家都覺得,好像微信微博發些內容,抖音做一些視頻就可以了,很多時候人們傾向把年輕人想象得太表面!
我們開發的平臺讓年輕人自己出來用服裝表達態度。很多很有創意的年輕人在這些平臺創造很多的內容創意和體驗,不亞于一個藝術家或廣告從業人員,這就是品牌賦能消費者創意,啟發藝術全民化的實踐。
人類智慧加上創造力超越人工智能
人類最偉大的智慧是老天爺賦予人類的智慧,透過過去的經驗,這個經驗可能不是只有大數據可以賦予的。透過情感、人和人認知的感受,看到大數據或者機器看不到的洞察。
未來誰能夠掌握洞察?誰能夠用智能或者大數據加上創意,誰才能夠真的決定未來價值。大家在講智能的時候,不要忘記人類智慧的啟示。
前幾天我朋友推薦我一部電影,叫《憨豆特工3》,電影在講一個主題:有時候大家把科技想象得太厲害了。電影中的特工是一位老派的007,他通過很幽默的方法,做科技能做到的事情,雖然科技可以預測未來發生什么,但可能預測不到一個“傻傻的”人、很有想象力的人突然會出什么招,這是大數據預測不到的。最后取得勝利的是那個傻傻的人,他用了很多傳統的方法,用了很多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默契、信任和情感,打敗了冷冰冰使用高科技和大數據來控制城市電腦系統運作的壞人(互聯網的首腦)。
品牌智慧需要贏得消費者的“心”和“腦”
帶出一個有趣的思考:一個品牌、一個企業,怎么樣是有智慧的?怎么樣能夠贏得群眾信任?
我覺得有兩件事情。首先是“心”。因為我們的心會決定我們看到什么資料,看到什么東西,怎么去解讀這個資料。“心”更多的是我們講的情感,這時候一個品牌的價值就很重要。
就像兩個人談戀愛一樣,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兩個人的趣味不在一個點上,就算兩個人的條件再怎么好,大數據再怎么好,還是沒有感覺。
其次是“腦”。腦是一個很有趣的結構,它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創造過去的歷史、文化、創意,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神經元的回路。所以不止是要有數據,如果頭腦里是老數據,就會變成老化的頭腦;如果不停地給它新的刺激、體驗,有一些創新的東西,就會形成新的回路。
和談感情一樣,戀愛的時候談得很好,但是再久就發現沒有趣味了。怎樣在共同學習的過程里,透過技術、科技、想象力創造新的體驗,兩個人才能走得長久。簡單來講,有很多是科技做到的事情,有很多是科技做不到的,透過想象力和智慧結合普及,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
要用更高的視野檢視技術和平臺真正帶給人類的價值和力量
和大家分享的第三個觀點:我們需要用更高的角度重新審視技術和平臺如何被運用,如何開發真正的創新和帶給生活的價值。技術和平臺雖然是一種力量,但是有很多事情是超越平臺和技術的。
相信各位都買過優衣庫的UT,UT雖然是一件印花T恤,但它做了一件事情,在小小的一件T恤上,從過去到現在,有上萬種不同的設計和創意,有動漫、二次元、藝術、文創、卡通、電影等,怎樣在這個平臺讓大家能夠參與進來?我們做過很多的調查,很多學者、媒體告訴我們,UT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個性。
大家以前從來沒有想到一件99元、79元的T恤可以這么酷,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一個文化藝術的載體,服裝可以超越我們的想象力,超越我們的力量。
每個人都想要保持年輕的情懷,這個大數據可能不會告訴你。大數據只會講UT只有年輕人會買,它無法想象60歲、70歲的人也會買。文化、藝術和創意,不止是少數人擁有的,一個好的品牌可以透過科技讓全民擁有,這就是品牌智慧的力量。
善用藝術文化和科技修煉品牌智慧
我們講品牌智慧時,希望思考兩個主題:藝術文化、科技。
剛剛講了智慧和藝術,現在來看一看科技。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只要買貴的,就是好的科技。
優衣庫有一個產品是HEATTECH保暖內衣,三種纖維混合成的纖維,簡單講就是能夠把人體散發的濕氣轉化成熱能,保持身體溫暖。為什么講它是科技?因為真正的科技是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就像智能手機改變了今天互聯網和消費者的互動方式。如果把這個優衣庫HEATTECH纖維加起來,可以繞地球超過8圈,所以大家可以想象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在用這個改變他的生活。
另外,每個人冬天身上可能都會穿一件羽絨服,如果早在十幾年、二十年前看羽絨服就是很厚很保暖,現在的羽絨服可以做到很輕還非常保暖。除了防風、防雨,還有一個是一件羽絨服可以卷到一個小包里拎著。透過很多面料、版型、纖維的設計,把這么保暖的東西壓縮到一個很輕的羽絨,這就是科技。
科技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難,科技要怎么運用在生活里,才是真正需要Smart的地方。
去年9月底,優衣庫在巴黎國家博物館舉辦了全球針織系列展覽發布會,講述一件衣服是怎樣從紡紗做出來的。羊毛衣自古就有,但是沒人研究一件好的羊毛衣是怎么做的。
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注意兩個字:工匠。他們會從這些原料的取材以及做的過程是否環保決定他們是不是要信賴一個品牌和品質。一根線可以透過電腦3D技術,把一根線一筆成型,這是現在很高端的3D技術,如果利用在高科技上,衣服可能要上萬塊,可是在優衣庫的店里,幾百塊就可以買到3D的衣服。
科技的智慧,是透過賦予全民更多可以改變生活美學、力學、功能學、情感等價值,提升人們生活的質量,和更多可能生活方式的選擇。
一個品牌之所以會有智慧,并不是因為它運用了很多數字化或者高科技的東西,最主要的是它有品牌的力量,它的力量來自三個方面:品牌理念、好的產品和內容、帶給顧客超越驚喜的體驗,再透過平臺讓更多的人能夠享用到這種體驗。
所以我們講品牌的智慧時,特別希望能回到基礎的一些想法和實踐。因為很多時候,大家反而忽略了這些最基本的,只是透過數據改變一個品牌的價值很難,一定要堅持品牌自己能夠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品牌智慧,成為人們美好生活和創造力的終身伴侶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作為品牌智慧的總結:用品牌智慧,每天帶給人們生活更多美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就像我們為什么需要看電影,為什么需要娛樂一樣,我覺得生活需要的不止是衣食住行娛樂。如果一個品牌,通過衣食住行娛樂,能夠更好地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品質,和更愉悅的生活選擇,這個品牌就會真的變成人們追求“生活智慧”的一個終身伴侶。
300年前的古典浪漫派音樂家肖邦,很多人都聽過他的音樂,只是可能不熟悉他的歷史。如果300年前的肖邦遇到優衣庫,他的生活是怎么樣的?肖邦自幼身體不好,他之所以創作這么好,是因為每天都關在房間里透過他的想象去想象這個世界,創造出很多百年后仍然非常感人的經典音樂。
如果他今天穿著優衣庫,身體變得健康,在這樣零下十度的天氣跑跳,會不會創造出更偉大的音樂?也許是有可能的!?